应运而生与时俱进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日报》创刊整整三十年了。《中国日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与时俱进。经过三十年风风雨雨,《中国日报》羽翼渐丰,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群体的一支劲旅。《中国日报》的创刊在我国外宣史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事件。
  
  中国要办一份英文日报
  
  在旧中国,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曾先后办过英文报,但都是由外国人创办和经营的。上个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曾在上海办过《大陆报》,存在时间很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曾短期出版过《上海新闻》,北京也相继推出《人民中国》、《中国建设》、《北京周报》等英文刊物。但作为全国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是首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大批外商和旅游者涌向中国。出版一份中国人自己办的英文日报,准确快速地传递中国信息,满足英语读者的需求,变得十分紧迫。创办英文日报的方案由人民日报社、外文局和新华社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策划,报请中宣部批准,最后由胡耀邦同志一锤定音。
  1979年6月25日,英文日报筹备组成立,成员来自外文局和人民日报社,包括:江牧岳(外文局副局长),汪溪(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冯锡良(北京周报社副总编辑)、安文一(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日报社对筹备组的工作非常支持,提供了办公楼、印刷厂和食堂等设施。
  筹备组从三个渠道物色人才。一是在中组部、中宣部支持下,从国内各地调来十余名长期从事英语新闻、英语翻译、英语教学的高级人才,构成英文日报的业务骨干框架;二是在媒体刊登广告向社会公开招聘,应聘人员包括翻译、教师和外事干部等,其中不乏自学成才者;三是根据推荐、自荐线索,到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商调工作人员。
  英文日报筹备阶段,曾得到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纪报》、英国汤姆森基金会和美国巴文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他们或邀请报社领导前去考察,或协助报社选购照排设备,或派专家前来报社指导编采设计工作,或为报社培训编辑记者。同报社建立业务联系的外国同行还有《曼谷邮报》、《檀香山星报》、《波士顿环球报》、《圣何塞快邮报》、《昆赛爱国报》、《西雅图邮报》、《韦纳奇世界》、《今日美国》、《日本时报》和《新加坡海峡时报》。
  1980年5月,江牧岳和冯锡良率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墨尔本世纪报》的采编、摄影、印刷、发行、广告等部门,并着手选购计算机和电子照排设备。1981年1月,于友何廷庆、邓爱珠一行三人赴泰国考察《曼谷邮报》及其设在清迈和帕塔雅的办事处,回国后提交了一份重要的考察报告。
  作为非英语国家创办的英文报纸,《曼谷邮报》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包括:重视经济新闻但不忽略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和国际新闻;每天都有社论,而且不止一篇;直接采用外电;重视新闻图片;正版广告、增刊广告和分类广告各占广告收入的三分之一;创办《经济增刊》和《学生周刊》等等。
  从1980年6月11日到1981年4月29日,经过19期内部不定期试刊,英文日报的框架基本形成。1980年12月3日,胡耀邦等领导同志正式批准将英文日报定名为“中国日报”,英文为CHINA DAILY。1981年5月,又完成了13期正式试刊,一切运转正常。1981年5月12日,报社在全国记协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江牧岳郑重宣布:《中国日报》将于1981年6月1日隆重推出。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1981年5月30日上午,报社全体人员在人民日报礼堂开会,庆祝《中国日报》于6月1日正式刊。会后,老老少少相拥着到礼堂门口的台阶上合影,主要领导和外国专家站在前排。礼堂门前很窄,为了让每一个脑袋都进入镜头,摄影记者们抢占“制高点”,有的甚至爬上了树。一位穿高跟鞋的澳大利亚专家夫人挡住了背后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女记者急得直叫,善解人意的专家夫人连忙脱下一只高跟鞋,让这位中国同事露出了幸福的笑脸。这是中国日报社第一张“全家福”。
  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于1981年6月1日潇洒亮相。珍贵的创刊号:英文报头CHINA DAILY,字体独特,庄重稳健,由领导班子集体审定。中文报头“中国日报”,乃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笔墨饱满,花团锦簇。创刊初期的《中国日报》,每周5期,对开8版,黑白印刷,国内印数为26,000份。版面安排:头版,要闻;二版,财经;三版,国内新闻;四版,评论;五版,文教;六版,人物/生活;七版,体育;八版,国际新闻。
  《中国日报》的办报方针是:大胆、活泼、全面、及时。读者对象主要是外国人,首先是在中国的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各国驻华经济组织、民问工商贸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外国记者、科技人员、专家、留学生以及临时来华的外国贵宾、官员、学者、商人和旅游者。海外读者主要是经济界人士、政府工作人员、高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口号是: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
  1981年6月6日,中宣部任命中国日报社委会。社长:江牧岳;总编辑:刘尊棋;常务副总编:冯锡良;副总编:张则孙,李伯悌,郑德芳,罗清,于友。6月13日,刘尊棋正式来报社主持工作。出任中国日报社总编辑时,刘尊棋已是七十高龄,鹤发童颜,德高望重,全社上下皆以“刘老”尊称之。
  江牧岳是中国日报社第一任社长,也是唯一社长(1984年7月13日,中国日报社领导班子由社委会改为编委会)。江社长精神矍铄,平易近人,虽然不懂英文,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日报》主要创办人。第一,他有长期的新闻实践;第二,他尊重人才,冯锡良就是他在业务上依靠的“第一能人”。
  冯锡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在外文局期间曾先后参加创办《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等英文刊物。在中国日报社,无论是外国专家还是中国同事,都为冯的才华而折服。在整个创刊过程中,冯是实际上的“乐队指挥”。1984年7月13日,冯锡良成为中国日报社第二任总编辑。
  1981年8月,报社派出六名年轻记者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新闻系接受培训。一年后,他们带着崭新的理念回到报社,很快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六人中的朱灵,热爱新闻事业,从普通记者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2004年10月14日,朱灵被任命为中国日报社第五任总编辑。
  为《中国日报》创刊做出贡献的人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创业者”。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不求名利,只讲奉献,同心协力,为中国新闻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
  
  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外传播刊物一直采取中文定稿制度:一篇文章先用中文写稿、中文定稿,然后再从中文稿翻译成外文稿,再定外文稿,以求“正确表达原意”。
  这种做法耗时费力,而且外文稿很难达到和中文稿同样的精确流畅。《中国日报》筹备阶段提出的第一项改革,就是为读者着想,直接用英文写稿,英文定稿。此方针一直延续至今,深得读者认可。
  创刊初期,江牧岳社长亲自抓发行。他要求发行部门一定要在每天清晨将第一批报纸及时送到各个星级酒店、驻华使馆和外国通讯社驻京办事处。从1983年开始,国内各个涉外宾馆酒店给每个客房配送一份《中国日报》,作为服务项目之一。《中国日报》的发行量稳稳上升,很快突破了10万大关。
  《中国日报》创刊时,国内大多数报纸刊登广告较少,而且大多是些公告、启事之类。为促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中国日报》辟出四分之一版面刊登商业广告,并定期增出特刊。1981年10月15日,第一份特刊(秋季广交会特刊)出版,共16版。特刊融编辑与广告于一体,满足了读者与客户双方面的需求。
  1990年6月15日,在第三任总编辑陈砾主持工作期间,中国日报社由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搬迁到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6月17日零时,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幢完全按编报需要布局的现代化编辑大楼正式启用,《中国日报》终于有了自己温馨的家,开始了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
  
  责编:贺潇潇
其他文献
如何在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中有所作为,这是每一家城市电视台都亟待破解的课题。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广西正在经历全面快速变革,这将长期成为东盟国家关注的焦点,也给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合办综艺晚会    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跨国文化交流和更为有效的对外宣传?2006年起,我们开始尝试与东盟国家广电媒体合作开办大型综艺晚会,探索这一课题。  2006年10月,南宁电视台与越南
期刊
安德烈·基里洛夫,历史学博士,俄罗斯资深媒体人,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生于1955年,大学时期开始专注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197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俄通社一塔斯社(以下简称“俄塔社”)工作。1986年到中国人民大学留学,继续研究中共党史。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1988年,回到俄塔社工作。1998年至今,一直担任俄塔社驻北京分社社长。  基里洛夫在中国生活和工作
期刊
今年2月,法国《世界报》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EricIzraelewicz)出版新著《中国的傲慢》(Arrogance Chinoise)。该书在法国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各界围绕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展开了一场讨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该书作者与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问的一场对话。对话全文发表在2011年3月的法国《新观察者》杂志上。从这场总统与主编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
期刊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全球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框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Michael Schudson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Leonard Downie在一份题为《美国新闻业重组》的报告中认为,传统媒体在“已经出现和依然快速发展的数字新闻业中”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媒体的采集方法、传播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全球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采取各种措施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
期刊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做记者要善于交朋友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诸有钧发表过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成功的独家报道,他认为采访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和被采访对象打交道。如果被采访对象接纳了记者,记
期刊
目前,我国电视财经报道的国际传播力还非常有限,为此,我国媒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形成了提升我国电视财经新闻国际传播力的一系列有益经验。本文以央视《直击华尔街风暴》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此类财经话题提高我国电视新闻的国际传播力。    促进媒介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内容覆盖率    (1)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形成国际新闻网络  在《直击华尔街风暴》相关报道中,央视记者站发挥了举足轻重
期刊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用好汶川重建这个生动案例    为此次采访,外文局领导研究策划了很长时间,反复论证选题方案。外文局总编室还
期刊
人生因经历厚重而精彩,这一点在朱穆之身上体现得很透彻。当我们品读这位将近百岁老人的人生阅历时,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不断感受着历史的心跳和激荡。同时,朱穆之作为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开拓者,让人感觉他就是一部展开在眼前的外宣史书。阅读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外宣事业脉动过程中处处闪烁的穆之同志的勇气、智慧与风采。  1916年,朱穆之出生在战祸频仍的北洋军阀时代。1931年,朱穆之来到北平,投奔当时已是北京
期刊
把外宣书做好,这是一个外宣图书编辑的工作要求,也是天经地义的责任。  笔者曾编辑一本《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以下简称《印章》),包括中文、英文两个文版。其中,中文版是笔者所在出版社十分重视的一个项目,英文版更是入选为新闻出版总署主持的首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之一。这更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因此,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竭尽所能,花上一点“笨功夫”,力求能达到“好书”的要求。    不能太相信自
期刊
半年前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速首度破4(2010年10月CPI增速为4.4%)时,同事们一时惊呼。有同事干脆把MSN签名改成了“CPI增速4.4%!!!”以示惊愕。后来11月CPI增速达5.1%,12月为4.6%,2011年1月和2月均为4.9%,3月为5.4%(创32个月新高),均在4%以上,大家逐渐习以为常,再也没大惊小怪过。  “涨价”已成为日常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从“豆你玩”、“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