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对血吸虫病肝微循环的影响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在透射电镜下发现:慢性血吸虫病兔(n=10)肝细胞间有大量淋巴细胞,肝细胞膜及超微结构受损。肝窦壁及门管区小血管壁粘附有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窦内皮破坏,血管腔狭窄,窦内红细胞淤滞。巨噬细胞亦增生、肥大。白细胞内胞浆肿张,富含溶酶体,微胞饮泡活跃。表明粘附、嵌塞和聚集在肝微循环内的白细胞可损伤肝实质及形成血吸虫病性门脉高压症。
其他文献
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我们对明确诊断的31例肺结核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得到了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及血浆粘度值.并进一步研究了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红细
12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研究王学德*本文观察124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改变,并与100名正常人对照,旨在探讨本病RCD改变的发生机理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
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综述/佟松审校/金永娟,陈文杰淋巴细胞与血管壁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是淋巴细胞进入组织的关键第一步。淋巴细胞不仅与炎性内皮细胞粘附极强,在免疫反
血管运动文/常立功微循环是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等微血管网,毛细淋巴管等淋巴系及细胞组织所构成。这些血管的内径在100μm以下,用活体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其状态。在生理条件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占人体总抗凝血能力的50%~60%.本文采用凝固时间法测定几种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正> “静脉性疾病与微循环障碍”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月16~18日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是由新加坡医学会外科分会(Chapter of Surgeons Academy of Medicine,Singapore
期刊
本文通过对8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病期226次甲襞微循环连续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微循环血管的外形、流态、管袢状态等形态功能的改变,在发热期就有不同程
冻伤微循环研究概况杨增仁*综述杜桂仙*审校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1]。因淋巴液和组织液无色透明,不易直视,故活体可观
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局部点滴3&#215;10^-4g/L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的方法对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制作进行了探讨。
34只小鼠经快速低气压性缺氧处理,引起肠系膜微循环明显损害。包括:1.微血管轮廓及分支状态改变;2.血管管径粗细不匀;3.微小动脉细直;4.血管内红细胞聚集;5.血液流态改变;6.血管周围出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