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引发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积累建模经验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不单单是每个章节的综合与实践,还需要我们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成一个可以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
  关键词:创新意识;质疑意识;反例;易错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創新意识的核心;通过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并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一、问题提出
  创新是一种勇于开拓、探索、进取的精神,是一种敢于向自我挑战、向权威挑战的理念.创新意味着不受束缚、不墨守成规,勇于质疑,相信自身的力量,坚持自己的独立与创造.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意识的培养呢?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引发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积累建模经验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不单单是每个章节的综合与实践,还需要我们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成一个可以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
  二、创新意识
  创新就是要能对原有的状态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因此创新能力的高低起源于质疑意识的强弱,所谓质疑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敢于质疑权威(包括教师和书本知识),敢于向它们提出挑战;其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途径
  1.发挥完整知识体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信息浪潮汹涌澎湃,鱼龙混杂.要找到正确的信息,需要一定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必须意识到质疑意识和批判意识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质疑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帮助自己做出对信息的理性甄别和取舍,促进个人的发展.
  【案例一】
  “用评价引导教学关注学生质疑意识的养成”
  素材内容
  2014-2015学年厦门市九年级(上)市质量检测第23题: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原题:如图1,已知AB是的直径,点D在上,C是外一点,若,直线BC与相交,判断直线CD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如图1,已知AB是的直径,点D在上,C是外一点,若,直线BC与相切,判断直线CD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由于现有的练习题大都关注最特殊的相切,教师不假思索地使用成题,破坏了知识的整体性,在无意识地对这种习题的反复练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都被淹没,使得教师最终丧失了教学的活力,学生丧失了思维的活力.本案例中,题目的条件明确提到“直线BC与相交”,学生需要反思,为什么题目要给出这个条件,从现有的练习题看,每个条件都要发挥相应的作用,没有多余的条件存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读出每个条件背后的“潜台词”,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要积极反思尚未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提高举反例策略的应用,促进学生批判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针对举反例提出了明确要求,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能够区分一个简单命题的真伪,能够用反例来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3.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学生质疑意识的产生和质疑精神的发展是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的基础.
  4.易错点纠正分析,提高学生思维严密性训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如果能以初中数学易错题为出发点,对初中数学易错点进行分析和正确的解析思路,将迅速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5.鼓励求异多解,强化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求异思维得以强化训练.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花时间去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多角度思考,多方法求解的例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达到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励学生要做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启发他们多角度、多方位的大胆想象,勇于尝试,能极大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推进其创新意识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新课标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一般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开放型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因此,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和产生,质疑精神的形成,质疑能力的塑造,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才能够实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 张志聪
其他文献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纵向看发展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
期刊
摘要:当今国内外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产生重要变革。“云端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智慧发展”,对于我们智能信息化英语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极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教学互动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智慧课堂,采用“三环互动”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多元互动、自主合作进行深度英语学习,创新现代化英语课堂实践,在明确学生的认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一道抛物线问题的求解中引入数学实验,增加了学生的数学活动体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抛物线  (3)验证结论  上述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检验。一是从曲线上任取一点显示坐标后带入上面的参数方程进行验證:二是先做出参数方程的图象,再检验其是否与已知曲线相符。  著名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过:“逻
期刊
摘要: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小班幼儿倾听的现状与成因分析,研究了小班幼儿倾听能
期刊
追求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历史教师永恒的主题。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如今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无论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如何更新,我们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号召广大教师要做“四有”的好老师。在此我先谈谈“四有”之一的仁爱之心,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仁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高尚人格,关爱学生发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的崇高人格,就像一丝丝春雨
期刊
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学校进行了许多实践,在生活区也开展了“小厨房”活动尝试,四年多的时间里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平日的一些做法:  一是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将活动按难易程度划分到小中大班,小班幼儿进行简单的动作,如:倒水,夹豆子,剥花生,捣碎,简单的清洗等;中班幼儿在小班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些动作难度,如:煮蛋,打蛋,切易些的蔬菜、水果,压果汁等;大班幼儿做更难的动作和复合动作,
期刊
教改创新背景下,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点培养策略。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创新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对于教育事业也具有启示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
期刊
摘要:时代在发展触动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小学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让教学活动丰富了,课程设计优化了,教师的学习行径得到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了。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教育、小学教育  一、信息技术是什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
期刊
多媒体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从《汉语拼音方案》推出并编入小学课本以来,汉语拼音就成为小学生入学后的重要学习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反映汉语拼音的教学难以顺利展开。有的教师提出课本内容比较枯燥,很难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认为拼音内容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复杂,难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多媒体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课本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