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舒卷任天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以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其实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性地处理,就单篇的文章而言,主要表现在剪裁处理:可以是补白,使文本的意蕴丰满、充实、拓展;可以是推敲,对文本的遗憾进行弥补、加工、锻造;可以是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也可以是另辟蹊径,进行必要的增删与重组……对文本创造性地处理,是教师的智慧所在,匠心所运。精彩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教者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
  我们不妨以《生命的林子》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一、柳暗花明——对本真价值观的回归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生命的林子》在阐述“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哲理的同时,却又在无意间步入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尴尬境地,忽视了对另一些正确价值观的把握。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矣。”对于文本中价值取向的偏颇,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引领学生回归本真的价值观。
  
  1 成为太阳还是蜡烛
  当玄奘意欲离开法门寺的时候,方丈说:“你愿意做烛火还是愿意做太阳?”这是方丈对玄奘理想的探求。玄奘郑重地回答:“我愿意做太阳。”是的,每个人都应该胸怀远大的理想,成为太阳。但是,事实常常是有多少人能成为太阳呢?鲁迅说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超越现实的企求,好高骛远,结果常常会变得目标遥不可及,最终成为一场梦。
  作为芸芸众生,我们更多的人将会成为蜡烛。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太阳值得仰视,但蜡烛更值得尊重。平凡的人生,绝不是平庸的人生,正如林清玄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能成为太阳最好,但甘为蜡烛亦佳。与此类似的问题。在文中还有一处:那就是“薪柴”和“栋粱材”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栋梁,当一回薪柴,燃烧自己,在光与热的洗礼中涅槃,生命同样有意义。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做出杰出的贡献,平凡的生活也一样能多姿多彩,平凡的人生也一样能璀璨夺目!要知道:平凡也美丽。
  
  2 竞争和合作
  在谈到松林中的松树为什么这么修长、挺直的时候,方丈说到这些松树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方丈的话,旨在揭示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就不能成材的道理。但是,细细读这段文字,我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一个词语一残酷。一缕阳光、一滴雨露,何其少,何其贵!群松奋争,何等激烈,何等残酷!这就是我们所要让学生学习的竞争吗?其实,我们不要忘了,成材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松林中的松树,有竞争,更有合作。当狂风袭来的时候,松树们组成一堵墙,齐心抵抗;当山洪肆虐的时候,松树们牢牢抱成团。咬定青山不放松;当暴雨倾盆的时候,松树们伸展的枝叶,成了一把大伞,抵挡暴雨的冲刷。这些正是对面山冈上的“薪柴”所缺少的。因为不能抵挡风雨,所以更容易“乱枝纵横,枝干又短又扭曲”。所以,在法门寺这片林子中,既有竞争,更有与大师对话、同高手切磋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利于玄奘的成材。当看到松林中竞争的活力的时候,我们更不能忘记松林中合作的坚实。
  
  3 灌木丛和松树林(小寺和名寺)
  文章名为“生命的林子”,虽然中心词是“林子”,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生命”这个修饰词。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林子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厚实土壤。松树林是“生命的林子”,难道对面的“灌木丛”就不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吗?每一粒种子、每一个生命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不管你落在松林中也好,长在灌木中也罢,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都一样会充满生命力。在名寺能够成才,但是,在山野小寺,从基层一路走来。更值得喝彩。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难道在作者的眼中,那山野小寺就不是社会的一部分吗?如果人人都争入名寺,惧怕到山野、下基层,那边缘的穷地区就一点希望也没有。名寺成就人,但小寺更能锻炼人。成为灌木也不必哀叹,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灌木也能发出大的光和热;在小寺也不必悲伤,因为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二、删繁就简——对冗余文本的放逐
  
  林清玄在谈到作家应该有“读者意识”的时候指出:“读者并不是三岁小孩,你给他一颗糖,他就被讨好了。他要的更多,他要的是作家的诚恳,他要的是可以提升或触动心灵的东西。”什么是可以“提升和触动心灵的东西”呢?我想。主要是来自读者对文本把握基础上的感悟。
  很可惜,在《生命的林子》中,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袭用白居易“卒章显志”的套路,把学生都当成了“三岁小孩”,塞给了读者一颗糖:“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颗糖。吃起来是那样的乏味。当下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说教、灌输。这种说教、灌输,不仅是教师,很多时候,作家、文本也在充当帮凶。听到的,容易忘记;自己悟到的,却可以终身难忘、刻骨铭心。因此,文章的结尾完全可以去掉。教师所要做的,是让学生玩味课文的前面部分,有所感悟,自己去发现作者所要传达的意蕴。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提升和触动心灵的东西”。
  
  三、查漏补缺——对文本疏漏的补正
  
  《生命的林子》在结尾冗余的同时。恰恰又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内容:文章最后对于玄奘留在法门寺的生活,仅仅用“潜心苦修”一带而过,难道原先的玄奘就没有“潜心苦修”吗?有,文章的开头就讲道“青灯黄卷,苦习多年”。因此,如果仅仅是“潜心苦修”,如果仅仅有了成为“太阳”的理想,环境没有改变,依然是“晨钟暮鼓,法事应酬太多”,那玄奘还是不能成功。玄奘的成功,除了“苦修”之外,更主要的是他有了忙中偷闲的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就“玄奘为什么会成为高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这一内容的发掘,不但能弥补文章的缺憾,同时时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无论多么繁忙,做学问的时间总是有的,正如鲁迅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会有的。
  当然,文本解读,对教材的处理是永无止境的,正如孙绍振教授说的那样:“要解决这些微观的问题,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夫。这种工夫,不是一般的,而是过硬的工夫。而这种过硬工夫的特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很惭愧,我显然还缺乏这样的过硬工夫,所以只能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学期到了尾声,又是复习时分。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复习课难上,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短短的几周时间,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到,是不可能的。因为语文的知识点包罗万象,题目灵活多变,我们往往在拿到最后的考试试卷时,都会有这样的感慨:“语文复习课简直像在大海里捞针,捞得上来的太少了!”复习课难上还在于复习课已经没有新授课时的“新鲜感”,学生们做习题也做厌烦了,没有“成就感”了,因此上课时教师往往声嘶力竭
笔者近日观摩了特级教师闫玉良借班给五年级学生上的一堂习作课。先呈现如下:  师:你们说说看,我为什么来这儿?  生1:上课、交流……  师:我来这儿是为了交朋友。(板书“友”字)朋友有很多种,“友”可组成什么词?  生2:“故友、驴友、好友、战友、男友、网友、牌友……”  生3:“笔友”“书友”。  师:什么是“书友”?  生3:一起看书的朋友。  师:我就是你们的书友。  评析:以谈论朋友的种类
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对话、合作、共建,师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功能的最大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山城的雾》(人民教育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书籍品种不断丰富。孩子们已经不必为缺书而犯难了。然而,众多图书中良莠难辨,低俗之作并不鲜见,如若缺少精神引领,阅读就像大海中盲行之船,最终会偏离航道。因此,对今天的儿童,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我们认为,现在的儿童不缺少阅读,真正缺的是“有主题的阅读”。主题式大量阅读是基于课堂,围绕主题,在教师组织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互助的方式开展大量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没有语言表达训练的阅读教学课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语言的表达训练更有实效,仍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下面是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案例,这是教师在教完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语文》(二下)的第三小节后,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咯咯,咯咯,蝈蝈为盲婆婆唱着歌。歌声还会领着盲婆
【缘起】  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
《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上册中的一首小诗,它的语言基调比较活泼、清新。此外,这也是一首感情细腻的小诗。“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 小诗从一开头就提到了抒发浓烈情感的对象,但是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诉说对老师浓浓的情怀,而是通过一株紫丁香来诗意地传递的。这株紫丁香蕴含了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深深的问候与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可以说,这是一首体现师生绵
教学中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渴望解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设悬念的教学策略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的心理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导入悬念,先声夺人激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因此,设置悬念,
目前,作文教学备受关注,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用不同的声音,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阐述作文教学的理念,描述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否则,再好的理论、方法,也仅仅是空中楼阁。  建构学生需要的作文教学,是一切作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写作内容是学生心灵上的一棵树    考察学生作文中所遇的困境,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无话可说,要么不会说。“无话可说”摆在第一,属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古老而又亮丽的风景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朗读,与文本不断碰撞,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读的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