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大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全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然而深入剖析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如下问题:一是从中小学教师队伍来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科教师较为紧缺。以音乐学科为例,许多学校中从音乐学校毕业的老师往往只有一两位,有的学校甚至一位也没有,而面对全校那么多班级,学校只好安排一些具有一定特长、“半路出家”的老师教学音乐学科,此种情况尤为居多。二是从中小学各类课程实施教学的模式来看,存在着教育结构不合理、缺乏均衡性的现象。仍以音乐学科教学为例,由于音乐专职教师较少,许多教师不仅要多班任教,而且要跨年级任教,因此造成了课时量的繁重与备课量的增加,极大地削减了教师所拥有的课余时间,部分教师犹如上课的机器一样,进行着机械重复式的教学,课堂教学毫无创新可言。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问题,我校特开展了音乐学科“大课堂教学”的实验构想。
  二、“大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所谓音乐“大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学习人数等情况,改变过去单班授课的形式,将自己所任教的同年级的多个班级的学生合在一起进行授课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1.打破传统,激发兴趣。
  由于“大课堂教学”是对多个班级的学生同时教学,这在教学人数上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为此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打破固定的教学板块,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实施教学内容。如在新课教学的导入上,常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切入点,积极采用游戏、互相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能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同学们能够快乐自由地表现音乐、演唱音乐,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范围认领域有了较大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有所增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更加充分地调动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潜能,我们将大课堂之中的学生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需要有秩序地进行活动。我们通常采用“课下搜集—课前交流—课中展示—教师指导”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如此“集思广益式”的教学使得课堂信息量变得更大,有力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更为充分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知识的动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合作展演,增强自信。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而在大课堂的音乐学习中,学生的自尊心更强,自信大胆地表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大胆自信表演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给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音乐才能”展示计划,要求每位学生定期将近一段时间以来在音乐学习中的收获进行全班展示。如此展示,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本班同学,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甚至是全年级的同学。学生在学习展示的过程中,能够更大范围地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促进合作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在众多人面前进行大胆自信的表演。
  4.以学促教,共同成长。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随着实践的深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大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求:首先,更加深入地熟悉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其次,在教学的内容设计上,应注意与其他姊妹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最后,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能在课堂教学时围绕诸多学生的学习及时调整内容,融会贯通。
  三、“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学习、思考、成长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逐步走向成功。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知识能力方面。
  由于诸多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大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顾及到能力不强的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个性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对待音乐的学习态度不太一样,从而导致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参差不齐,增加了具体教学活动的难度。
  2.场地设施方面。
  音乐教学除演唱外,还有表演等活动,需要多数学生参与甚至全体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由于场地的关系,全体学生无法同时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果都要活动,就会浪费时间。因此这项活动不宜经常进行,也就减少了多数学生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
  四、“大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进行如下一些改进。
  1.充分了解个体,对能力弱的学生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他们划分到每个学习小组之中,采用小组互助、讨论等方式,逐步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跟上全班正常的学习水平,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多听、多看有关音乐方面的内容。通过音乐小故事的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增强大多数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在音乐活动上,由于场地的限制,必要时可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受一下“自然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们应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同学进行表现,让每一位同学在一学期之中都能有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
  总之,21世纪是一个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时代动力的新世纪。师资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应成为学校教育永恒发展的课题。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加大“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最终探寻出一条更为有效的音乐大课堂教学之路,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子线路CAD》课程综合性及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宜该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教材、教学考核与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根据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对《电子线路CAD》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实现从高职学生到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转变,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电子线路CAD》 项目式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电子线路C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师教育为其培养教学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教学案例可提供生动丰富的问题情景,处理好师范生在学习教育原则和方法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生搬硬套教育教学原则的问题,使培养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变得生动、丰富。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师范生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应用    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以遵义部分农村中学为调查对象,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
学校价值观作为学校内部人员判断事物、行为的统一标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是学校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形态。其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文化的建设,首要就是学校价值观的反思与构建。  一、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学校文化,实施学校文化管理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确定自己长期奋斗目标和教育战略的基础,一套完整、科学的
《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打造学校特色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打造特色学校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必 The
目的 了解男性HIV/AIDS患者睡眠质量状况,探讨抑郁、社会关系质量与睡眠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抑郁在社会关系质量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13年3月-8月,选取220名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有3.67亿,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发展环境更加复杂,给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迷恋网吧,打架斗殴、赌博、盗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更加凸显
摘 要: 科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除了使学生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实际出发,论述了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旨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关键词: 科学课堂 科学态度 探究能力 有效性课堂    科学,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也对人们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发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
目的:探讨血清雄激素参数包括血清总睾酮、游离睾酮、睾酮分泌指数与阳痿肾虚证型的相关性,优选阳痿,肾虚证型的客观化指标。   方法:1.非随机选择肾虚型阳痿患者125例和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