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海派书画三步走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看好海派书画升值潜力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循序渐进、明辨误区、细分挑选仍然是书画投资者进阶的不二法门。而那些原本对海派书画了解不深的投资人,更是要注意进行合适的挑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大军,从10年前的200多万人,迅速激增为现在的8000多万人,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递增。而这其中,海派书画的收藏爱好者亦呈逐年攀升之势。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看,不仅老一代的海派画家作品拍卖受宠,新一代名家的作品也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
  不过,对于看中了海派书画升值潜力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注重方式技巧、认真挑选仍然是找准具体投资方向的不二法门。特别是那些原本对海派书画了解不深的投资人,更要注意进行挑选合适的投资品种。
  循序渐进
  首先,投资海派书画可以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收藏计划。考虑到海派书画近几年本身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增长,“迈小步不停步”也自然可以成为投资者的口诀,帮助夯实投资及收藏的基础。“一般而言,真、精、新是选购书画作品的基本要素。”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陈克涛指出,由于目前整个市场越来越大,整体价格都在水涨船高,只要认准合适的选择标准、循序渐进,就会比较容易找到投资的节奏。
  另外,近年来海派书画市场的买家群体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江、浙民营企业家为主的新买家,他们更偏向于投资海派画家的作品。而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一些海派名家的身价急剧上涨,于是一些买家自然将眼光放到那些平时成交价几千元至几万元的‘小名头’画家身上。这些画家虽然原先的身价不高,但是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如冯超然、吴待秋、吴子深与吴湖帆被当时人并称为“三吴一冯”,民国时期他们的身价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因为人们欣赏角度的变化以及存世精品数量的关系,他们的作品的价格才出现了分化。这无疑也值得我们现在的投资者参考。
  换一个角度讲,对于刚入门的书画投资者而言,即使你有能力购买名家的精品,往往也还是应该一步步走。就像你可以乘索道直接到达泰山之顶,但是却少了登山的乐趣一样,从一些中小名头画家的精品入手,循序渐进,可以使你的书画投资获得更大回报。
  明辨误区
  考虑到海派书画“海派无派”等独有的特点,投资者也应该注意辩明一些常见的投资误区,以免走了弯路。比如从海派书画的产生和划分来看,早年一批客居申城的外地画家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锐意革新,纵笔恣肆,画面浓丽,从而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于是产生了“海上画派”,为了与“京派”相对应,便又称“海派”画家。当时,海派画家所涉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各有不同,个人技艺也有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在不失大雅之下,尽情大俗,从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虽然如今“海派”画家的含意被拓宽了,但投资者也应注意抓住其中的共性,而不能将其定义无限止地外延,把凡是在上海生活的画家,都不管青红皂白冠以“海派”来进行投资。
  进而,由于海派画家不可能在一个共同的艺术创作宗旨下,或者说一个共同的大旗下,形成一个整体的势力,其艺术风格的界定有时也会十分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黄宾虹既为海派名家,又可算新安画派,又如,浙派画家潘天寿,也常列入海派画家,因其曾受益于吴昌硕。这就也给投资者对海派书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要求,不能仅仅追逐市场而轻视研究。
  如果对“海派”的热情仅仅表现于市场价值而缺乏研究,尤其是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就会使对“海派”的投资收藏变得苍白。当我们理性地认识海派画家时,我们就会对当前的“海派”名家作品的市场进行冷静分析,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可为海派画家作品投资,拓展新的思路。
  细分挑选
  海派绘画所倡导的市民化、通俗化、职业化的倾向寻找到了一条与以往主流精英式绘画不同的、贴近社会大众的发展道路,其本身就是一种求变。今天,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和多样化选择,往往会令一些画家失去自己的艺术定位,继而随波逐流,这样画家的作品肯定是不能被市场所接受的。新海派画家将传统功底坚实,能熔中西画法于一炉,创作中注重表现生活感受,或清新秀雅,或意境苍茫,有“小中见大”、“个中见全”的效果。这无疑说明了只有将自己的创作体现出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这样的作品才真正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也提醒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挑选。
  陈克涛分析说,即使是要注重循序渐进、挑选没有被过于抬高价格的“有潜力”作品,首先还是要注意选择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作品。一方面,要看画家作品本身的笔墨功夫、师从传承,对于一些地位头衔也要有所考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圈子里和市场上的口碑,对于画家的社会活动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只有两方面都有不错表现的画家作品,才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不小的上涨潜力。至于作品的尺寸大小则不是考察重点,真正的精品可大可小。
  对此,海派名家陈无忌也认为,本身的功力、个人的面目是考察一个画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只有在作品当中体现出当代性、时代性,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在其中的画家才是值得投资的。
  从事海派书画生意的汪洋还告诉记者,在具体选择海派投资方向的时候,还可以从激进和保守两种方式中考虑。“稳妥点的,可以从当下海派画院中数十个画师中选几个人出来,然后就挑自己喜欢的作品买。虽然大涨的概率较低,但可以看到逐年稳步上涨的收益。”汪洋介绍,若想要激进一些,则可以在如今40~50岁的中青年海派画家群体中,寻找那些还没有被市场完全认可的、可能会较有升值空间的画家,价位上,这些人的作品也许尚只有2000~4000元一个平方尺,但今后一旦被市场所发现,就会有很大的上扬空间。汪洋表示,这样的方式大约10个人里面可以有2~3个人值得选择,不过也对投资者自己的眼光、挑选准则有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28日,“汪辜会谈”20周年。20年沧海桑田,不仅两岸之间,也在“四小龙”之间,消长浮沉的变化是相当惊人的。“四小龙”加上中国大陆这条大龙,合称龙之一族,其中变化值得观察、比较与分析。  先看一些具体指标。以GDP占世界排名看,中国大陆在20年中由第7上升为第2;“四小龙中”唯一上升的是新加坡(简称“星”)上升2名,余皆下降3至10名不等。另有集装箱港口全球排名也很有趣。1993年,
期刊
平时享受信用卡的便利、实惠,却很容易错过最后还款日,时不时要向客服求情免去罚息、滞纳金;开会、出差、应酬,总和时间赛跑,去银行或ATM机还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资卡是这家银行的,信用卡却是那家银行的,一到还款日就得上演“搬家”总动员……这些信用卡还款时的“困难户”,你是其中之一吗?  眼下,一人多卡的情况很是普遍,如果你也遇到过这些情况,是时候做些调整了,而最关键的当然是对自己的信用卡有哪些
期刊
太平“稳赢一号”在实现传统两全保险保障功能的同时,具有终身收益、返还快速、应急可用、自由现金流等多重优势,可以成为高端人士的理财“利器”之一。  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民众面临财富缺乏保障,投资受阻等问题,对于中高富裕阶层而言,更缺乏稳健、高效、自由的投资渠道,基于此,更侧重于资金安全性,且收益持续、稳健的长期保险理财产品呼声鹊起。  近日,太平人寿在全国上市一
期刊
在国内,虽然租到3~5年甚至租赁时间更长的长租房并不多见,但也并非没有可操作性。认清长租房的优势和劣势,有的放矢地去寻找合适的房源和房东,是找到安稳、便利生活的第一步。  在国外,由于租赁市场的相对完善和民众习惯,许多人都会选择长期租住房屋而非一口气买房居住,年轻人租房的比例则更高。而在国内,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改变观念而愿意尝试中长期的租房生活,但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往往会遇
期刊
中集B、万科B、丽珠B、东电B……B股正在逐个退出历史舞台,让我们起立,欢送,道一声:别了,B股!  曾经:全球金融创举  也许,对于国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B股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那是因为关于B股的新闻不断,尤其是近年来关于B股退市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如今B股退市大幕已然拉开;说是陌生,由于B股刚设立时不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因此境内真正的B股投资者数量远不及A股,即使境内投资者有所涉及B股,但
期刊
A股的股权分置改革引发了A股的一轮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而B股的改革终于是“狼真的来了”。从目前B转H、B转A公布的方案看,政策对流通股东均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有所谓的“兑价”。从个股走势看,B股公司退市开启之后,必然有一波暴发性的上涨行情,对潜伏其中的投资者而言,可谓是“久旱逢甘雨”。  中集B转H时,公司为除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之外的全体B股股东提供了高出B股现价5%的现金选择权。以中集B股股票停牌前
期刊
初见何采桐,是在田子坊一隅的彩同轩。气质端雅的她一身清丽的水粉旗袍,与这方充盈着茶香与巧思的空间浑然相融。浅笑盈盈,侃侃而谈,不紧不慢但却字字珠玑。所谓懂得生活的女性应该是这样的:她不需时时锋芒毕露,因为她懂得静下心品读人生;她不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为她明白技法远不如心法;不困于平庸,诗意地栖息,用心经营着 “文化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独特美学。  文化生活化  去过田子坊的人可能不一定去过彩同
期刊
什么是企业管控?它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影响?简单说来,企业管控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发展壮大而对下属公司或部门采用层级管理控制,进行资源协调分配和控制经营风险的策略和方式,管控的结果是实现企业组织和业务流程高效运作。  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前500强的名单中,华为集团高居榜首。纵观华为这个信息通讯企业的成长历程,也引发了企业家们思考:要让企业管控落地,靠什么?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总是抱怨
期刊
大量QE后,美国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ISM指数仍只是回至2007年水平,是美国经济“烂泥糊不上墙”,还是美国经济已“钱”程有限?相信到今年底或最迟2014年便知。笔者不敢予以好评,因为QE出来的钱,不是入了实体经济,而是入了华尔街的赌场。  美股近来有较大波动,加上经济数据欠佳,不少投资者担心美股已升完。这个担心不无道理,因为量化宽松(QE)只能提供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经济增长,但有借就有还,时辰一
期刊
日本当局此番强化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并不完全出乎市场预料,毕竟从短期经济走向和长期经济趋势看,日本经济都已行至危险的刀锋边缘,不变则只会在短期衰退和长期萧条中愈陷愈深。  事出有因:重振日本经济?  去年年底安倍晋三重返首相宝座,他要改变此前几任首相都席不暇暖的窘况,拉高支持率,当务之急就必须重振积重难返的日本经济,由此树立日本国民对未来的信心。他对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芳明软磨硬顶、不愿积极配合出台配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