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培元:“行走力”与“静坐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与秦培元有过接触的人,无论时间长与短,都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行走力”与“静坐功”。
  他就是靠“行走力”和“静坐功”在洋思度过了28年,由代课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到洋思的“掌门人”。
  校长,无一没有办公室,秦培元也不例外。但他的办公室,不在综合楼,而是位于教学区中心位置的一问狭窄而简单的小屋。秦培元说,工作不是坐办公室,工作是“行走”。办公室放在教学区中间,可以使自己更快地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迅速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是的,秦培元每天仅到办公室小憩片刻,其余时间就是马不停蹄的“行走”。他带上相机,带着笔记,每天至少到65个班级“巡游”一次,到学生餐厅“光顾”两次,他将“行走”中的“发现”及时拍摄、记录,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他不停地“行走”在校园里,也不停地“行走”于全国各地。洋思,作为新课改的典型,为许多地区和学校所学习。秦培元没有保守,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应全国各地邀请,毅然“行走”,既满足了要求,加强了交流,更传播了洋思,发展了洋思。
  秦培元不仅是身体的“行走者”,更是思想的“行走者”。
  2006年,接任校长的他在第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就提出了所有领导干部必须把课堂作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核心阵地,上好课、听好课、评好课的要求,写下了他任洋思中学校长的开篇之作《有言在先》。
  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发展靠培养。2007年开始,秦培元一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校本培训,持之以恒地进行“洋思课改模式与素质教育”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借助外力,请中国教育学会专家对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化培训与培养。
  2008年,江苏省“规范办学五严规定”出台,秦培元就立即针对学校实际,着力思考如何模范执行“五严规定”,给全省中小学示好范、引好路。
  2009年,为充分发挥教师绩效工资作用,切实把好事办好,秦培元没有等、靠、要,而是率先积极思考,坚持从本校出发,从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出发,使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紧密结合,让绩效工资的改革富有实效。
  光有“行走力”,没有“静坐功”,就如同五彩的肥皂泡,只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内涵,秦培元深谙其理,他没有搞形式,没有搞表演,没有联翩的“浮想”,而是既在“行走”,又在“静坐”,以“行走”引领“静坐”,以实实在在的“静坐”“静做”和“劲做”,实现“行走”的目标与理想。
  走进秦校长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秦校长办公桌上一沓沓听课笔记,这是他每天“静坐”于教室的成果,《洋思——课堂教学新策略》是一本介绍洋思三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略的专著,这是秦培元带领广大教师在新的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秦培元放弃无数个休息、应酬的晚上“静坐”、紧张撰写的结果。
  《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是秦培元应《泰兴教研》之约写的一篇“刊首语”。在文章中他提出,一个教师应该树立当教育家的远大理想,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实实在在过好每一天,扎扎实实做好每件事,既仰望教育的天空,又努力实践之,就可以使生命富有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热爱。
  思想的前瞻与行动的扎实,成就了秦培元,成就了今天的洋思中学。
  
  (摄影:静清/撰文:刘金玉)
其他文献
[校长档案]  周世东,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多年来,他遵循教育本真实施教育管理改革,追求博大恢弘的学校气质和精深的管理境界,提出了“管理向人的心灵世界敞开”的管理哲学,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    管理向人的心灵世界敞开  周世东    我的管理哲学是:管理向人的心灵世界敞开。“敞开”是一个宽度,“精深”是一种目标。“管
摘要: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儿童数学”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它基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引领儿童的生活;它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同时达到儿童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与舒展!  关键词:儿童数学 数学教育 课程    一、“儿童数学”的内涵诠释    1.儿
我的管理哲学,说起来就是一句话:让每个生命都能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指生命个体在教育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影响下,其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活动过程;自主发展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它“以尊重生命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生命个体的内在动力为先导,以挖掘生命个体的发展潜能为重点,以促进生命个体形成创新能力
扬州市花园小学建于1998年,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共有教职工90余人,全部为大专、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另外还拥有市、区级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和教坛新秀15名,特聘教学专家3名。  学校瞄准打造“区内享名、市内有名、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这一目标,不懈追求“花园为每个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这一办学理念。  为了给老师们搭建展示才华、获取成功的平台,学校先后承办了教育部“科学
[案例描述]  6月的一天,我正批改着学生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苏教版第六册语文配套练习册中的第六单元自测题,突然,学生的练习册中滑落出一本异样的练习簿,没有姓名,但起始两页却密密麻麻写满了老练的铅笔字,仔细一看,原来是学生家长写给我的一封信。尊敬的卞老师:  您好!  今天,我看了魏学诚语文家庭作业的第四题。产生了两个不解之处,想向您请教。  一、《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课堂教学是一段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旅程,更应该是一段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融合的智慧之旅。  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引导,使课堂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形散神聚,美在学生的不可预料,美在老师的随机应变。而在这首散文诗中,话题感召是关键。构建一个阅读话题至关重要,因为一个精巧的阅读话题,能够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密切联系的桥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顺畅。请
墓志铭——专心追求过真理的人    弗兰克·梯利曾说: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和制度。  洛克终身未娶,他于1704年溘然长逝。在洛克的墓碑上,刻的是他生前自己所写的墓志铭(当然,死亡日期是后添的):  约翰·洛克长眠于此。你们如问他何许之人,回答是:他是一位满足于小康命运的人,他是一位受过训练的学者,专心追求过真理的人。对此,你们可从他的著作中得知。他的著作,比之于碑
[校长档案]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2003年开始,他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等方面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情智教育”被南京市教育局收入30个成功案例推广,获得南京市政府“素质教育创新奖”。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把人的因素发挥到极致是学校管理的应然选择。由小葛的事我开始思考学校管理如何彰显教师劳动的价值.反思自己的实践我觉得校长要做到情理互融。  所谓的“理”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要考虑教师劳动的价值。一方面,要让教师的劳动有一个彰显的平台。我们学校在安排一周工作时,工作清单上设置“上周回顾”的栏目,展示上一周教师、学生中的闪光
对洪泽来说,要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最大和最难的问题就是“钱”。  洪泽采取的办法:一是“财政挤”。县财政一年收入只有一个多亿,要保证教育投入做到“三增长一优先”,就只能想法挤。二是“政策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想办法用活这些政策,多方引资,多元办学,让政策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三是“银行贷”。教育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学校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