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华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提出了打造涵盖交通、科创、生态的“三条廊道”(即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和浙中生态廊道)重大战略布局,其中建设浙中生态廊道,“十个一目标”中打造一条赏心悦目的珍贵彩色林带由林业部门牵头负责,这既是金华市委、市政府交给林业部门的一道考题,也是金华人民殷切期盼的愿景,更是助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金华市林业局将以此为契机,按照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林业中心工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做好生态廊道林业建设工作。
  浙中生态廊道按照金华江水系流向,东起磐安、西至兰溪,总长约396公里,贯穿金华江全流域。整条廊道以“美丽城防”建设为抓手,推进流域系统治理,通过水岸共建、景观串联、产业成链,实现“十个一目标”,即打造一条水清流畅的生态河流、一条畅通便捷的生态绿道、一条赏心悦目的珍贵彩色林带、一条休闲健身的服务观光带、一条优美清新的农村风景带、一条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一条诗情画意的村落风景线、一条乡愁文化的感动带、一条功能完善的配套服务带、一条创新引领的生态产业带。
  金华市林业局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提质、湿地资源保护、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平原绿化美化提档、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休闲养生等工程建设,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壮大现代林业产业,培育繁荣森林休闲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生态+”和“廊道+”文章,为建成一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长廊,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同心圆”经济转型助力。
  科学编制一个总规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分区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浙中生态廊道林业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总规》)。2017年3月以来,金华市林业局统筹协调各县(市、区)林业(农林)局,积极谋划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时间成立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市、县(市、区)、乡镇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会,共同研讨生态廊道建设林业举措;同时,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总规。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项目考察、资料搜集等多种手段,积极推进浙中生态廊道林业建设概念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类别、林业重点工程、业态模式打造等内容将在《总规》中得到充分体现。全市林业系统将上下齐力,统筹抓好《总规》实施,沿江多层次、大绿量、高标准建设珍贵彩色林带,为浙中地区围上一条绵延380多公里的“彩虹围脖”,力求实现四季有风景、处处有别意。
  积极开展三大建设
  浙中生态廊道林业建设以打造沿江主干流赏心悦目的彩色林带为工作重点,同步开展“一区两园”“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等创建活动,全面优化沿江生态自然环境,提升沿江森林景观,推进林业三产融合发展。
  建设珍贵彩色林带。在全市沿江两侧建设改造珍贵彩色林带338公里(其中337公里已绿化),建设总面积达到4782公顷;其中平原区域珍贵彩色片林长度338公里,面积1688公顷;丘陵山地林相改造面积3094公顷。林带以常绿树种为基调,以块状、片状形式交替配植各季不同的色叶植物,给人以“步移景异”的感觉;示范区块和重要节点做到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观叶、观花、观果相衔接,首选地方特色经济树种,力求林带达到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的生态景观效果。
  建设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即“一区两园”。结合“寻找你记忆中的江边湿地”等专题活动,开展全市森林景观资源调查,对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创建活动,构建森林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奇特、物种资源丰富,集保护、观赏、游憩、科普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带。力争2021年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以上,湿地公园7个以上,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个以上。
  建设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加快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等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争取在2021年前,金华江流域主干流沿线1/3以上县(市、区)创成国家森林城市,所有县(市、区)都要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申报;流域所在城镇和村庄全部创成省级森林城镇(村庄),全市50%以上乡镇要创成省级森林城镇,市级以上森林村庄要达到1020个以上。
  全面实施六大行动
  打造沿江主干流珍贵彩色林带,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高度契合,金华市林业局将以“新植千万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为依托,重点发展南方红豆杉、红豆树、花榈木、浙江楠、紫楠、榉树、银杏、榧树等珍贵彩色树种,每年新植珍贵树200万株以上,到2021年全市新植珍贵树1100万株以上。
  实施珍贵树种“四旁”植树行动。在以江边为主的“四旁”空闲地块、荒山荒地,以及城镇周边、通道两侧,鼓励和引导群众栽植珍贵树种。开展好“寻找我记忆中的江边林带”“寻找我记忆中的江边湿地”“寻找绿化缺株补植点”等活动,梳理可植树点和湿地公园建设区域,以此助推生态廊道建设。
  实施珍贵树种赠苗造林行动。加强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积极建设林业保障性苗圃,到2021年,培育珍贵树苗1200万株以上;同时加强珍贵树种赠苗造林监督,完善赠苗造林机制,建立健全赠苗调苗、植树信息卡等档案,做到来源可查、去向清晰。
  实施珍贵树种基地建设行动。充分利用杉木采伐迹地、退化竹林、荒芜坡耕地,以及其他立地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山地,建设一批高标准珍贵树种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因树而宜,科学选用造林模式,大力推广针阔混交、常绿彩色落叶混交模式,鼓励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珍贵树种。
  实施珍贵树种补植培育行動。以河道两侧和城镇周边山体为重点,通过减针促阔、抽针补阔、林缘补植等措施,调整树种结构,增加珍贵树种比重,打造以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稳定森林群落;选择具有培育价值和一定龄级的珍贵树种,采取目标树经营模式,定向培育一批中大径材珍贵树种,打造彩色林带。
  实施珍贵树种发展示范行动。通过示范建设一批精品亮点工程,总结一套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珍贵树种发展建设模式;坚持合理布局,重点抓好浦江县这一全省珍贵彩色森林建设示范县样板,形成“一市一个示范县、一县一条景观带、一镇一片示范林、一村一片护村林”的示范体系。计划到2021年,全市建成面积超过100亩的珍贵彩色示范林112片以上,珍贵彩色树种示范点112个以上。
  实施“护林”保护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森林消防、林地保护、林业检疫和湿地保护等专项行动,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87万亩,建成优质林分面积400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1.9‰,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达20%以上,林木蓄积量达4475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达1050万亩以上,湿地保有量达到43万亩以上。
其他文献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以宣传森林消防知识为主题的“美丽大安、幸福村晚”文艺晚会在泰顺县大安乡举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自信的源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与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可见,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干强枝壮。本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追求卓越,成长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是每位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教师职业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
本文给出了不等式Π^ni=1(xi+1/xi)≥(n+1/n)^n的一种简证,并对其进行了推广,同时提出更进一步的猜想。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安监总厅培训[2010]16号)中关于“实施企业班组培训工程”的要求,增强企业班组长培训教师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学习志的安全管理新概念.安全学习志是一种用于解答安全管理难题,将组织的经验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管理工具.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修志写史的优良文化传统,同
服务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发展呈现出金融手段信息化、金融发展自由化等特征,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监管的核心要解决好两大关系,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内外部种种迹象充分表明,上海已进入社会转型的风险高发期。在这一时期,"内生积累型风险"与"外来冲击型风险"互相激荡,使得风险的能量和破坏程度空前剧增,对政府及社会的风险
给出了泄漏的准确定义,指出了泄漏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人身伤亡、环境污染噪音及腐蚀方面的危害。介绍了目前最有效的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带压密封技术的基本原
近日,在中国绿色碳汇十大事件评选中,我省开展的“G20杭州峰会碳中和项目”和在安吉启动的“全国首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成功人选。杭州峰会通过营造碳中和林实现碳中和排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