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成长培养的沃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教学的最终任务。在素质教育形式下,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个性是所有创新的源泉,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成长;德育;教学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教学的最终任务。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个性是所有创新的源泉,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本质的综合体现。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个性塑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德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个性发展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必须提供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在班集体管理中要融洽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和谐、欢乐中积极参与,融入班集体中。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更能张扬个性。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展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层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讓各类学生都能得到收获,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因为学生的环境不同和能力差异,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差异,要积极引导、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发表各自意见,形成敢想敢做的良好习惯,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维护学生的尊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保障。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探索的动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兴趣,不能漠视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记得那是2005年的寒假,已从教三年的我,自认为做一名老师已是驾轻就熟,应该趁着假期好好地休息。可我的这种想法一冒出来就被同为教师的母亲发觉了。于是有一天,她说要送我一件新年礼物,而当母亲把它拿出来时,我便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原来这是一本书,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陶行知教育名篇》。一看“陶行知”三个字,我的眼前便为之一亮。那个寒假,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是细读着陶先生的散文,吟诵着陶先生的诗章,字里行间沐
二十多年前,当我怀揣着青春的梦想,踏上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从此走上了教育教学的工作岗位。回首这二十多年,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一步一步走来,那些曾经的辉煌与失落,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让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却,也一直成为我心中的遗憾。  那是刚毕业工作不久的事儿,当时我还在一个农村学校任教。可能是由于当时自己还比较年轻,我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比较小,再加上那时学
摘 要:幼儿园教学对于幼儿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加强幼儿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提升幼儿园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幼儿园教学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这也是新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因此,将结合幼儿园教学实践,探究提升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今后幼儿园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有效性;策略;意义  幼儿园教学作为最初的系统性的教学
摘 要:带着该如何结合种植角开展多维度的科学活动的问题,我们在大班与幼儿一起进行了近一年的探究活动。围绕种植角孩子们延伸出许多主题活动,内容涉及美术、科学、语言等多领域。结合种植角开展多维度的科学活动一一说明,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给予帮助。  关键词:种植角;多维度;科学教育活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一栏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
摘 要: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二律背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一般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的源泉及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以有效的生成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素材;情感体验  【案例】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伸出我的手”教学片段  “伸出我的手”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及“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种植活动正是让幼儿在亲身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作为幼儿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资源,进而开拓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全面丰富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热爱
摘 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研指导思想,本着“教研永远在路上”的指导原则,他们通过对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沈阳铁西区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课堂”等经验材料的学习和实践,他们认为这三者的共同之处是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是符合当今素质教育新课改精神的大方向,三者的本质是实践了“以生为本”的
摘 要:好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不仅仅是机械模仿,也是创意绘画;不仅仅是理论本身,也是实践验证。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美术教学所打开的精神版图愈开阔,孩子们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和滋养。  关键词:人文滋养;创意绘画;实践验证  好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打下学习、精神和健康的底子。”[1]小学美术教学更应该在孩子们的精神和道德层面“不断灌溉,加施肥料,修枝理叶,打杀害虫”。的确,
摘 要: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应运而生,教师也成了课堂名副其实的独角戏的主角。如何改变这种费时低效的课堂现象,值得深思。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有效性;学生主体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营地,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可事实上,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前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解惑”
摘 要:当今社会,普通话成了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个人能力高低的一项衡量标准。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说普通话的意识和习惯。但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五年当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令人担忧——他们从小就没有说普通话的意识与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普通话;农村小学;因素  这篇文章是源于我的一节语文课,以下是我的教学片段:  师:拿出“茄子”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