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规则的学与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规则的含义
  语文规则这个概念从属于规则概念之下,研究语文规则的概念,我们要先对规则的概念有个清晰的了解。一般认为,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说明,以言语命题或者句子作为表达形式,人们把规则与原理、命题看做同一类概念。如“语序不同,语义也不同”,就是一条反映语序与语义两个概念间因果关系的规则。而心理学上的规则是指人们对一类刺激做出的一类规律性的反应,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控制作用,具有类的推广性,是一种规律性。如“在动词和副词之间用‘得’”,这一规则就可以在所有的动词与副词搭配时候加以规律性运用——他演得好,她跳得高等。关于语文规则的定义,大家较为认同的就是韩雪屛先生的观点。她指出,语文规则是从语文课程中所有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的,分为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则两大类,语言规则是指语言基础性知识,是语言各级单位组合规则,如字词句篇章的组合规则,它是陈述性知识。而言语规则指的是可以指导学生从事读、写、听、说言语活动的方法系统。如教给学生略读这一阅读规则,属于程序性知识。
  二、语文规则的学习
  规则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规则所涉及的概念的学习。二是理解规则所表述的概念间的意义关系,不拘泥于言语表述形式。最后能将规则内化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形成运用规则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语文规则的教学也是如此,如学生作答某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作用这一类型题目时,能明确比喻的作用这一规则所涉及的本体、喻体这两个概念,并知晓之间的关系,能自觉地运用“把本体比作喻体,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本体某一特征”这一规则进行答题,就说明学生对于比喻的作用这一规则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阶段后真正掌握了这条规则。
  既然规则要经历以上三个学习阶段,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学习规则呢?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莫雷指出,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方式。“例—规法”是发现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从众多具有典型性的例证中发现、辨别例证中所呈现出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提出规则假设,再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则。而“规—例法”属于接受式学习,教师可以用言语表述出具体的规则,再举例证反映这一规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例—规法”还是“规—例法”,教师或者学生所呈现的都要具有线索意义的例证,否则会干扰规则的正常学习。同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学习规则,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回忆规则中所涉及的概念,并且在规则学习之后,要让学习者做些练习,以证实学习者是否已学会了这个规则。最后利用间隔复习的形式来加强保持的作用。
  三、语文规则的教学
  为了能使语文规则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学生的规则学习过程更为顺畅。
  第一,教师言语指令的设置。首先,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对学生在学习规则后预期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如在教学“自然环境描写具有烘托人物心情作用”这一规则后,对学生产生的预期结果是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回答自然环境描写所起的烘托人物某种心情的作用。其次,师生共同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新规则的概念及相关其他概念。然后,教师适当适时地运用言语提示,引导学习者将规则中的概念按照一定的关系和规则组成命题。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实例证明所学的规则,加深其对规则的理解。
  第二,教师在规则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规则的运用,不能把规则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但也要注意先设置与开始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的练习,之后再有变式,以免学生因为突然变式太快而“消化不良”。再者,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来进行规则的教学,针对中小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有待逐步提升这一特点,多举一些形象化的例证以辅助规则的学习。此外,教师应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视情况而采取“例—规法”或者“规—例法”进行教学,而不是千篇一律使用其中的某种方法。
  四、语文规则教学案例
  为了更有效地将语文规则的教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来,笔者将举出直观性案例予以说明,结合目标导向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八年级学生学习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作用”一课为例。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指出文章中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何种心理情感。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学习结果: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智慧技能中的规则的学习,属于掌握知识的运用阶段。
  2.达到目标的先行条件:按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规则的学习以概念的学习为先决条件,此案例需提供“自然景物描写”“衬托”及“情感”概念,以及对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相关辨析,由此决定教学顺序是概念学习——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
  3.学生起点能力:八年级的学生能够找出文中自然景物描写的词语或者句子,但要准确地分析其对人物具体心情所起的衬托作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4.使能目标分析:
  通过练习能够自己准确地分析文章中自然景物描写能衬托出人物何种情感→掌握“自然景物描写对衬托人物情感的作用”,通过举例进行分析→辨析“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衬托关系→了解“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了解“自然景物描写”、“衬托”和“人物情感”的含义。
  自然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摹。
  人物情感:是人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示例: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自然景物:风、月光
  人物情感:冷清、悲凉
  2.辨析“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之间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常很多文章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抒情是目的,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是手段。   示例: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分析:《天净沙》一曲,短短28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西风、瘦马这些自然景物勾勒而成的秋郊夕照图。融情于景,衬托出羁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
  3.掌握“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这一规则。
  文章中的自然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一般来说可分为“好的”和“坏的”两种。考虑到自然景物与情感的这种密切关系,我们将情感和景物分为“哀景”、“乐景”、“哀情”及“乐情”,下面,分四种情况简要举例介绍:
  示例1:乐景衬乐情——当我知道自己在这次全省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时,我耳边响起了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眼前仿佛有一双美丽的蝴蝶跳舞。小草“唰唰”的,似乎在给我拼命的鼓掌。菊花似乎在为我组成一个小小的音乐队,有的吹喇叭,有的拉小提琴,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吹竖笛。可以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乐队。
  分析:将鸟儿、小草、菊花拟人化,描绘出他们欢乐的情景衬托“我”作文获奖之后的高兴、欢快之情。
  示例2:乐景衬哀情——又是一个好天气,清早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可是想到昨天我违反纪律而挨批的事情,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分析:用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来反面衬托“我”因犯错误而挨批的悲伤、忧郁。
  示例3:哀景衬哀情——拿着沾着污迹的卷子,我无奈地走出了校门。夕阳无力地沉了下去,黑暗在一时间漫布了天空。一阵狂风刮过,路旁的树枝“啪啪”作响,继而被暴风卷走。枯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做着最后的挣扎,尽管那样猛烈,但是被树枝无情地抛掉,砸落在地上,月亮好不容易从阴暗的云里冲出来,但却又立刻被云缠住。
  分析:通过描写无力的夕阳、暴力的狂风、枯黄的落叶以及被乌云笼罩的月亮组成的“黑暗”景色,衬托出“我”拿着污迹试卷的无奈、难过的心情。
  示例4:哀景衬乐情——天灰蒙蒙的,都以为是要下雨,结果只是起了风,落叶也多了不少,但乌云最终散去了,天空中的白云使人的心情舒畅。
  分析:用灰蒙蒙的天色、风、落叶、乌云来反面衬托“我”舒畅、愉悦的心情。
  (四)运用“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这一规则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就“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规则出现的四种情况分别举例,并予以简析。
  [作者通联: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很多教师害怕课堂上没有声音,没有活动,静悄悄的,尤其是公开课。要是课堂上一片安静,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听课教师听得无聊,上课教师上得惶恐。所以,“静”也就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大忌,“动”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诚然,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分析,也不应该是教师慷慨激昂、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于是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总是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但是,
文言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决定了文言文学习需要从晦涩难懂的文言知识走向学生语用的发展。在当下的文言文学习当中,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依然存在,这背离了文言文教学的原生价值,忘记了文言文教学出发的起点。因此,找到文言文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搭建符合学生言语发展的运用平台,增强学生言语建构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落实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实现课程目标价值,也
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  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
2012年2 月,我年逾古稀,《自选集》上下两卷也已顺利出版。于是发了篇博文,说要变变活法。潜台词是多年来为语文教育摇旗呐喊,却收效甚微,想偃旗息鼓,轻松轻松,读点想读而未读的书,偶有感悟时随意写点率性文字,以利身心健康。  3月,《王松泉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曹颖群、娄国忠、王东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先后来到我的案头。随手翻阅,忽然发
《本命年的回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的一篇文章,我网搜了几十篇教案,几乎所有的课例都包含这样两个环节“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和“赏析文章语言”。第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旨在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比较各地不同的习俗,调动课堂气氛,但由于现在不管城里乡下已经很少有严格按照传统习俗把年味儿演绎完全的家庭,且更鲜有强调孩子参与各种年俗形式的家长,所以往往达不到比较的意义;而教师一旦自己直接介绍,
判断一堂语文课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的生成。而课堂生成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提问质量密切相关。从大量的优秀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名师们总是运用巧妙的提问方式,促成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使课堂出新出彩。  美国卡麦隆大学莫里教授在《课堂教学技能》一书中,将问题分为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四类。下面就深度提问设计在这四类问题的不同策略做以下论述:  一、事实性问题设计突出新发现  
2013年高考虽已落下帷幕,但依然像往年一样,高考语文作文题成了大家议论不休的话题,褒贬不一。笔者就高考作文的命题谈一些个人想法。  目前我们高考作文考查的东西太多,如阅读理解(情景作文或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结构技法、语言修辞、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等等,我们学生很怕写作文,而且大多学生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老师出的题目也是千奇百怪,简单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加工,就成了学生难以把握的迷宫。于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不少一线教师都竞相关注写作技法的指导,殊不知在作文教学中更应“俯下身来”关注学生的写作状态。  我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阮真教授,在八十三年前就曾说过:“学生作文成绩的好坏,和作文前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若不于此加意,任意出了一个题目,教学生任意去乱写,一定得到许多不好的成绩,删改也就非常困难。往往有学生已经做坏的文章,删也无从删起,改也无从改起。所以教师与其
“深度汇谈”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鲍姆提出、由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完善发展的一种对话理论。“它是指通过对话探讨某项议题时,旨在探寻和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模式,使个人思维达到共通共融的同时,汇集成一种强大的集体思维,进而体现主动创造的、过程本质的对话方式。”①“深度汇谈的机制由议题呈现、摊出假设、经验浮现、超越自我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按照自身特定的逻辑规律次第展开。”②本文以《雷雨》的教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以后,招来一片吐槽声,有的说这是专制命题,为什么非要我穿越沙漠?我从沙漠旁边绕过去不可以吗?微信里甚至有一篇零分作文(实际上零分作文不存在,是恶搞或者炒作),说这么“二”的作文题,让我怎么写?吐槽的不乏过去曾经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如果是出于学术讨论的需要,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就不那么友好了,试想一想,你过去参加命题,不也是被吐槽吗?我很理解命题老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