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微课程开发技术的实践探究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踏人教学领域的探究;90年代,开展多媒体课件的全员培训;2000年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实施;2010年后,普及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培训;到2013年,移动智能终端逐步普及,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理念,悄然走进我们的视野。可见,掌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成了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而微课程开发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认识微课程,
  是做好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
  什么是微课程?据教学论的系统观,“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以导学单、活动安排等资料,针对教学重难点、学生易错点所形成的课题,进行一系列的开发设计,最终形成小课程。微课程支持课内、课外的“翻转课堂”以及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模式,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教学手段,值得深入研究。
  微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确定微课程主题→设计信息化教案→制作微课程
  在理解了微课程概念,明确微课程设计步骤之后,就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求来设计微课程了。
  二、掌握微技术,是做好课程开发设计的关键
  “教学视频中没有人,只有一块写字板,上面有一堆文字、数字、公式等,用鲜艳的颜色做标注,配上解说;在部分视频中还会借助图片、影片等素材,利用拉近画面等技术,辅助学习者理解知识点。”那么,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一是可用普通电脑来开发课程。
  除了电脑,还需要手写板、触控笔和带话筒的耳麦,并需要结合使用绘图软件SmoothDraw和录屏软件。在没有手写板的情况下,可利』}Jppt课件,结合录屏软件(录屏软件有CamtasiaStudio、屏幕录像专家、Snaglt等)来使用。Cam-tasia Studi0 6这款录屏软件,提供了很多方便实用的工具,可满足微课程制作的常规编辑。
  案例1:田老师的微课程《江南春》
  录制前。田老师想用罔或线来标注重要信息,以及将其中的一首诗放大。要达到这两种效果,可用ppt自定义动画来实现:插入自选图形后做擦除的动画,即可实现圈出重要信息的效果;放大被缩小的动画,即可把其中一首诗放大。
  录制中。如果在ppt课件制作时没有制作标注效果,也没关系。录制中,可用ppt白带的画线功能来标注,也可用专门的画线工具(如ZoonlIt、Epic Pen等,Zoomlt 工具还具有局部放大和快捷键修改的功能),或者用录屏软件Camtasia Recorder自带的屏幕描绘工具。
  录制后。即使前面这些技术都没有使用,录制后还能通过编辑技术来弥补。可用Cam-tasia Studio软件编辑视频,用缩放实现镜头的拉近,用批注实现标注。
  除案例中描述的技术外,实践中还涉及诸如声音的大小、视频的截取等技术问题。
  二是可用摄像设备来开发课程。
  采用摄像机、相机、手机、DV或视频摄像头等摄像工具,可拍摄的对象有:实验、动作、白纸、游戏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
  用手机录制,还需要支架、白纸、直尺、笔,录制过程保留了以纸和笔讲解题目的习惯。
  案例2:诗情画意创想课程《鸟鸣涧》中,手机录制能完美呈现绘画过程。
  手机摆放。①要注意演示过程不要被手遮住。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录制前应将手机位置调整到手写位置的左上方。
  ②要注意录制范围不要超出演示范围。手机屏幕周围有一圈黑色的透明边框,视频导入电脑后,发现黑色透明边框区域也在视频中,为避免重录,可利用Camtasia Studio中局部放大功能。
  为视频添加字幕。视频在介绍鸟时,如有字幕显示能让信息表达更清楚。可利用Cam-tasia Studio的批注功能。
  视频格式的转换。不同手机录出的视频格式也不同,使用时需要转换成网络上常用的流媒体格式。
  三是可用平板电脑来开发课程。
  平板电脑集手写板、录音于一体。像iPad里的软件Ask3、showme、Educreations或Teach等,都可以免费录制微课程。
  Ask3、showme、Educreations这三款应用提供的功能基本相似,其中showme录制的微课程视频可通过官网下载,导出的视频格式为mp4。而Teach与这三款应用不同,它类似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录制的课程可以通过drop-box、google drive等导出到电脑中,但文件格式ktl不是通用的视频格式。综合比较这四款应用,showme使用最方便。
  以上技术各存在优势与不足。通过实践发现,在微课程开发的三种形式中,教师首选电脑录屏的方法,其次是手机录制的方法,而平板电脑录屏的方法极少被采用。
  三、运用微课程,是课程开发设计的源点
  将微课程运用于教学,是微课程开发设计的源点。我区搭建的自主学习平台,让微课程得以有效管理与运用。自主学习平台是一个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它为多重角色提供了对应的多级管理平台。平台的应用,必将推进微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以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对于教师培训的微课程,同样需要管理。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校内管理,微资源存放在虚拟文件服务器内,可利用目录式的文档与对应微资源链接进行管理;二是校外管理,网络云盘为用户提供了大容量的云存储,云盘的应用可安装在电脑和各类移动终端上。除云盘外,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很好的选择,可制作简单的课程管理系统。教师在手机中就能直接下载微课程,但在信息的推送量上有一定的限制。无论哪种形式,微课程的运用都是关键,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整体的微课程设计是课程开发的重心。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我们应持续提供微课程技术设计支持,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降低微课程的开发门槛,让教师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微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积累更多高质量的微课程,并为微课程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在教育科技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由于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故教学应给学生提供—个主动的、生动有趣的、富有个性发展特点的探究活动过程。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思维的创新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思考中尝试,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究性地学习数学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参与、多表达、多尝试、多操作。  一、让学生多思
[摘 要]近年来我校生源中外来人口子女比例逐年升高,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比较薄弱,学生自主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学校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教育增长点,通过充分的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学校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成立家长义工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主要做法是确立成立家长义工队的目的、意义和可行性;走出去,开拓视野;坚持自愿参与原则;注重成员管理;明确职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会质疑,就会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多么重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中,笔者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在此与同行交流一下。  一、利用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史创没问题情境,具有独特
自古以来,老师与学生如同天敌一样。他们一个高高在上、话似圣旨,一个低声下气、惟命是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有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新的师生关系理念,强调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助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我的教育教学经验还处在积累阶段,但是我觉得,对工作“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学生的爱。有人
不管你关注不关注,吃了被生物性危害污染(比如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就有健康受损的风险。因为大部分的病原体(细菌等)有感染性,进入人体后如要存活并增殖(必须经受住胃酸环境),就要通过侵入细胞,在细胞中增殖而产生损害,有些还会继续造成系统性感染,肌体受损又引发一系列防御、修复反应,人就生病了。  但也不是吃点细菌、病毒或者生物性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就必然生病。因为生物性危害进入人体
<正>为了确保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改变高中学生的"被学习"状态,我们采用积分制设计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一、积分制策略运用的理论依据及案例比较研究1.积分制理论依据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