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小儿腰麻术后的比较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小儿腰麻术后舒适度的差别。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儿40例,随机选用0.5%罗哌卡因(R组)和0.5%布比卡因(B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术后V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S评分(视觉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恶心呕吐,背痛,尿潴留,头痛,短暂性神经症状和下肢麻木不适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最高阻滞平面和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异,麻醉效果相近。 R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 B组,下肢麻木不适时间短于B组,背痛,尿潴留,头痛,短暂性神经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术后2h,R组与B组患儿VAS评分有差异,R组疼痛程度比 B组高,其他时间无差异。手术结束,术后1h内,R组VSS评分均要高于B组,R组患者舒适程度要高于B组。术后2h,4h,8h,1d,两组VS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舒适度没有区别。结论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使用罗哌卡因与使用布比卡因相比,麻醉效果相似,术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更为舒适。
其他文献
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同时探讨目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08年3月~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研究这些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些许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这2年内收治的胸部
本文针对具有一类不确定性的线性定常系统,提出了考虑执行器故障的区域极点配置问题.在更一般、更实际的执行器故障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将极点配置到指定区域内的控制器存在
会议
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机构评审工作。截止2006年底,共有32家机构取得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为了解这些取得甲级资质的机构
提出了一类新型的广义线性系统观测器—比例导数(PD)观测器,给出了这类观测器的形式.基于广义Sylvester矩阵方程的完全参数化通解给出了这种PD观测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这种设
本文基于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讨论了一类匹配的二阶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目的是设计鲁棒稳定控制器使得不确定闭环系统的特征值始终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中某扇形区域
本文基于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讨论了一类匹配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目的是设计鲁棒稳定控制器,使不确定闭环线性系统的特征值始终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中某扇形区域
本文研究了声纳基阵姿态稳定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用MATLAB语言进行系统仿真,将仿真结果同经典PID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被动踏板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慢性心衰(CHF)患者随机地均分
目的探讨不麻醉药物对神经外科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8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予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