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江苏省化学竞赛选拔赛有机试题解析

来源 :大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y05js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详尽讨论了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考试有机化学部分试题,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同时采用计算化学方法辅助教学,供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进行参考。
其他文献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本科生进入工程领域的敲门砖,承担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从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出发,以单元操作为根本,以研究型课题为导入点,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由浅入深,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实践,呈现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将课程设计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为大一学生推荐一个基础型综合化学实验,即厦门大学为“化学拔尖计划”一年级学生个性化培养“量身定制”并经10年教学实践而逐步改进完善的实验项目——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该实验项目涵盖了配合物顺-反异构体、晶体场分裂能、配合物的水解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光谱鉴定及不同介质中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实验操作技能。通过系统的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配合物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如何化危为机,力保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探索与实践“教与学”的新模式是广大师生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联合应用“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建立仪器分析课程“课前导学助学+课中讲学研学+课后督学思学”的一体化线上教学新模式,经初步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并能为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给有机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在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则能较容易地提高教学效果。为了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熟知各种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成键情况是必要的。本文简要地按碳原子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的顺序归纳了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成键情况。
介绍p(Vm-b)=RT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热容的特点,探讨了在等温过程、绝热可逆过程、焦耳实验和节流膨胀过程中一些热力学量的特点,通过该气体的化学势等温式推导了逸度系数及五个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
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是物理化学动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涉及的经典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在面对能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的现代测试技术时存在不足之处。近期出现的时间变量归一化分析法可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该方法可以只需少数真实实验条件下的实验并结合电子表格软件,通过目视比较即可简单快捷地求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级数以及反应的速率常数。
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是传统中药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中文译名的混乱使用使大众对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难以区分,甚至出现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大众科普和学术交流。本文建议今后社会各界使用这些生物碱中文名时进行严格统一的英文标注。
介绍了用仪器配套软件获取t图的一般方法、注意事项和要点。介绍了在没有合适的膜厚度方程、选用参比吸附线时的数值处理方法。着重介绍了用origin软件插值方法从吸附等温线转换成t图的方法和技巧。
基于金/金钯异质结纳米棒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而开设物理化学的设计性实验,成功合成金/金钯异质结纳米棒并用于降解4-硝基苯酚.本实验将基础知识与科学前沿相结合,通过查阅文献
核磁共振是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波谱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核磁共振原理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磁性核、核自旋、角动量、磁旋比、电四极矩)和原子核内部能级在外磁场中的变化等,是对核磁共振深入认知和理解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量子物理学的原理进行简化处理,并结合化学学科内容进行阐释,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磁共振分析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系统地思考、剖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