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在线教学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

来源 :大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如何化危为机,力保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探索与实践“教与学”的新模式是广大师生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联合应用“SP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建立仪器分析课程“课前导学助学+课中讲学研学+课后督学思学”的一体化线上教学新模式,经初步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并能为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2R,3R)-1,4-二甲氧基-1,1,4,4-四苯基-2,3-丁二醇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手性二醇,本文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综述了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本课题组通过(2R,3R)-1,1,4,4-四苯基丁四醇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设计新的合成方案,缩短了合成路线,用常规试剂如甲醇、氯化亚砜和无机碱液等取代了DDQ(2,3-二氯-5,6-二氰-1,4-苯)、LiAlH4、NaH和MeI等化学试剂,发展出高效、便捷、绿色化程度较高的合成方案。
面对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教学”的现状,聚焦线上教学互动设计及高质量教学效果达成,我们在四年制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和QQ直播,将BOPPPS教学模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全线上有机化学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在线教学的有效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线上教学方案为后续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和打造有机化学“金课”奠定了基础。
本实验以生物质资源牛奶为前驱体构筑碳量子点,利用梯度萃取法对碳量子点进行分离,并研究碳量子点表面极性与发光性能间的关系。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形貌表征手段、多种分析仪器的原理、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综合科研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可见光催化由于其清洁、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可见光催化的反应尚未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得以推广。3,3’-二吲哚基甲烷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结构中,其也可以作为生物碱类天然产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最近,我们发展了一种通过可见光诱导的甘氨酸衍生物与吲哚间的需氧脱氢偶联反应来合成3,3’-二吲哚基甲烷的方法。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以N-(4-甲氧基苯基)甘氨酸乙酯和吲哚为原料,以罗丹明6G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室温条件下高效合成2,2-二(1H-吲哚-3
摘 要:积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这其中幼儿能够实现对积木相关内容的自发性学习。幼儿的年龄较小无法适应过于机械化的学习形式,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积木搭建  在积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的知识,這也是促进幼儿获取知识的有
摘 要:本文主要对学生观与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简要、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观变革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观;变革思考  学生观是指人们对于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认知与认知的态度,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教育领域从未停止过有关学生观话题的争论与探讨,学校的绝大多数课程与教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到的德育教育往往来自于班主任,这也就体现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数学班主任而言,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也要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从而为小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养较高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一、小学数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  对于一名数学班主任
旋光法测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非常经典的化学动力学实验之一。本文对该实验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了蔗糖水解体系旋光度的加和性、蔗糖水解反应的可逆性以及温度对可逆反应平衡的影响,验证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将蔗糖水解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忽略蔗糖水解反应的可逆性、蔗糖完全水解溶液的实验条件等内容,拓展了蔗糖水解实验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旋光度、化学反应级数、热力学动态平衡等知识的理解。
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本科生进入工程领域的敲门砖,承担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从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出发,以单元操作为根本,以研究型课题为导入点,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由浅入深,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实践,呈现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将课程设计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为大一学生推荐一个基础型综合化学实验,即厦门大学为“化学拔尖计划”一年级学生个性化培养“量身定制”并经10年教学实践而逐步改进完善的实验项目——trans/cis-[Co(en)2Cl2]Cl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水解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该实验项目涵盖了配合物顺-反异构体、晶体场分裂能、配合物的水解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光谱鉴定及不同介质中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实验操作技能。通过系统的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顺-反异构体配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配合物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