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88例,经中段尿培养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288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4株,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一组设为观察组,另一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设为比对组。对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感染程度均明显低于比对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生物检验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对临床感染的控制和治疗有明显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监测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70-0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和放射性治疗等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而这些治疗容易引发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并且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这便是医院感染,这种感染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只要患者的感染症状具备医院感染的范畴,都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选取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88例,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88例,经中段尿培养临床分离288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4株。其中,男性患者156例,女性患者132例,年龄在2-58岁,平均年龄为(48.5±6.5)岁。住院时间平均(18.5±1.8)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都没有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的144例患者采集的144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①采用ID32E试条,对大肠埃希氏菌标本进行纯菌种后,进行细菌鉴定;②采用ATB-5试条进行药敏实验;③检测时使用法国梅里埃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④采用K-B法进行确诊实验;⑤观察组患者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药物治疗,比对组进行常规治疗。
  1.3統计学处理。SPSS17.0软件;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感染程度和感染率均低于比对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随着各种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抗生素等在临床中的频繁应用,致使医院感染现象频发,发生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对于医院感染的诊断势在必行。目前,诊断最为精确地方法是微生物检验技术,通过检验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为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的科学依据。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以及尿不尽等现象,但是情况不严重,只是偶尔出现,尿液中细菌尿、血尿、气尿和脓尿等情况都只是微量的,患者也出现比较轻微的腰部酸痛,这种情况为轻度感染;患者出现经常性的尿频、尿急、尿痛和尿不尽,尿液中出现细菌尿、血尿、气尿和脓尿等现象比较多,患者出现腰部酸痛,但是还能够忍受,这种情况为中度感染;患者开始出现频繁的尿急、尿频、尿痛和尿不尽现象,患者甚至无法自身控制,尿液中细菌尿、血尿、气尿和脓尿等现象严重,患者腰部酸痛无法忍受,这种情况为重度感染。
  微生物检验已经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成为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之一。通过微生物检验可以对临床感染进行有效的监测,指导进一步的临床感染的诊治,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进行,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里,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护士,甚至是医院的环境都可能是感染源,因此,医院要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不可忽视。医护人员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消毒,医疗器械等用品也要进行灭菌消毒,减少感染媒介。医院里聚集了多种病原体,病原体适合存活于潮湿的环境下,因此,要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控制,保持空气畅通,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另外,医院里的患者,身体都比较弱,容易感染,多为易感人群,因此,一定要在进行病房环境保持的同时,加强患者的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以及环境细菌的监测。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不管是患者感染程度还是感染率都低于比对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对病原菌和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对传播途径也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通过本研究,充分显示了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作用,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是进一步治疗的理论依据,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武华,陈静,杨秀莲.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4):626-627
  [2]王娟,曾芹,林锋,等.2009-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60-2562
  [3]姜波,包志平.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2047
  [4]阔肖冬.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I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911-912
其他文献
摘要:临床上普遍使用阿莫西林来治疗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引发的器官组织感染疾病,近几年时间以来,这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频率呈现增长趋势,其疗效也获得各个领域及专家学者的认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出现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事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由此可知探讨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制定有效的用药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服用阿莫西林药物导致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然后结合现状提出合理用药的策略,希望
期刊
摘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年活动》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避孕药具使用现状,为下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的药具服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铜川市计生药具站于六月份组织人员对辖区五个区县、五个乡镇以及五个村、社区进行了相关流动人口药具服务方面的情况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49份;与已婚育龄群众面对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压疮风险以及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  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食管癌术后患者38例,术前及术后24h应用Braden压疮预测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结果:术后24h压疮危险程度呈高度危险,高危因素中皮肤感觉、活动力和移动力是影响最大的因子(P3h,术中、后疼痛较明显,常规留置术后镇痛泵,术后感觉知觉的变化可能与术中麻醉药的用量、术后镇痛泵的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致病菌特征与耐药性。  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进行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70例肺炎患儿,对这570例患儿进行痰标本的培养,并且进行药敏实验,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临床结论。  结果:对57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痰培养,我们发现,有420例患儿痰培养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总阳性率为73.7%。其中革兰阳性菌主要有以下几种,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80株,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9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对其临床诊断正确率进行评估,并分析误诊出现的原因。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92例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3.9%。  结论:虽然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会出现漏诊或误诊,但在妇科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所收治的2500例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体检部门在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2500例正常体检者,对其进行液基薄层法检查,共发现1500例宫颈脱落细胞异常患者,研究1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些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对25例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2.05%,癌前病变阳性率为45.55%。  结论:研究发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喂养方式与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方法:收集学龄前儿童3144例,调查儿童的喂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并分析其与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  结果:本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1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5~1岁前添加辅食、>6月者添加肉食、常食油腻食物、每餐用时过长以及户外活动时间较少等均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  结论:早期喂养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乡镇医院肺炎诊断过程中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5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经过临床或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肺炎,他们在入院后均采用计算机X线摄影术技术来进行检查,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术与CXR诊断的准确率、病灶周围情况、密度、病灶边缘情况。
期刊
摘要: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出了42例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经X线静脉造影证实,诊断符合率100%。对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急慢性的超声图像特点,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以简便、快捷、实时、安全、准确的无创方法,诊断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66-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药饮片使用期限的因素,以供今后的工作参考。  方法:按照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中药饮片分类,对影响中药饮片使用期限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方法。  结果:动物类中药饮片易生虫、鼠咬、霉变或腐烂,使用期限一般不宜超过三年。植物类中药饮片易生虫、霉变、散气、变色,使用期限一般不宜超过三年。矿物类中药饮片多数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期限一般可达数年。  结论:影响中药饮片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