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西部高校弘扬西迁精神的路径探索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xingt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时提出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赋予了新时代西迁精神的新内涵和新精神,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当前,全国高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广大西部高校群体在新一轮高校博弈中存在一定的短板,西部高校群体要实现突围,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吸引人才服务西部;另一方面需要持续弘扬和传承西迁精神,激发新时代西部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留住人才扎根西部。
  西迁精神的历史演进与内涵
  (一)西迁精神的历史演进
  2005年12月,西安交大校党委首次提出“西迁精神”,并将西迁精神确定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
  2017年11月,西安交大15名老教授集体给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希望党中央在新时代的教育和科技战线领域开展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和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给西安交大老教授回信中指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交大西迁精神让他深受感动。从此,交大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下,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西部高校掀起了学习交大西迁精神的高潮。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专程到西安交大调研,提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西迁精神的内涵
  交大西迁精神的内涵应以2005年交大党委提出的“16个字”为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交大提出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二者之间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西迁精神彰显了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担当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西部地区曾经是国际和国内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枢纽,尤其是在盛唐时期为世界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勃起,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趋显著,渐渐落后于东部地区。建国之后,从国际形势看,西方国家一方面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另一方面扶植台湾国民党反动势力在东南沿海实施颠覆活动,图谋反攻大陆,造成东南沿海局势紧张。从国内形势看,新中国工业生产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其中东部与西部的不均衡表现的极为突出。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党和国家决定将沿海的重要工厂和高校逐步向内地转移,位于高校领域的上海交通大学走在国家西迁战略的前列,195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的部分院系和师生完成了西迁工作。交大西迁集中体现了“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大局意识与使命担当。
  西迁精神发扬了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以及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艰苦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1]在迁校之初,相对于上海而言,西安交大新校的条件较差,但老一辈西迁人无怨无悔,把“仰望星空”的坚定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有机结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诸如钱学森、吴文俊和黄旭华等杰出的科学家。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老一辈西迁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为今天西安交大的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迁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里深刻蕴含了国家与集体、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也道出了我们最深刻的爱国理由。上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为响应国家支援西部经济文化建设之号召,义无反顾,扎根西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交大西迁人始终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积极献身于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今天大多数西迁人已长眠于九泉之下,少数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教授们依然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始终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新时代西部高校弘扬西迁精神的必要性
  (一)西部高校肩负弘扬西迁精神的历史使命
  西迁精神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2]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西迁精神无疑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精神的历史写照。
  回顾我国高校西迁历史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西迁的高校并不是西安交通大学一所学校。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在呈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写道:“根据我部和中央各有关业务部门初步商定,拟立即着手在西北、西南、中南等地区筹建下列学校:将东北工学院等四校的土木建筑专业调出在西安成立西北土木建筑学院;将北京工学院化工方面的专业调出在西安附近成立分校;将南京航空专科学校迁至西安附近成立西北航空学院;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立交通大学分校(具体地点和陕西省委商定),准备在两三年内全部迁出;将苏南工业专业学校和沿海其他工学院机械部分专业调出在洛阳成立机械学院;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成立电讯工程学院……”[3]国家实施高校西迁战略后,西部高校由1951年的87所增至115所,西安的高校由1951年的6所,增至1957年的22所,初步构建了西北地区的机、电、动、冶金、纺织、军工和通信等相对完備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众多高校西迁的洪流中,交通大学西迁成为历史上影响最大也被实践证明是最成功的案例,它为国家后续实施部分高校西迁战略提供了引领示范作用,如: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迁西安、1970年北京轻工业学院(今陕西科技大学)西迁咸阳。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是国家实施西迁战略的主阵地,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大西北,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今天西部地区的繁荣富强奠定了深厚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部高校依然肩负复兴西部地区的光荣使命,努力传承、弘扬和践行西迁精神是西部高校的内在要求和历史使命。
  (二)西迁精神是新时代西部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西部高校迈入了追赶超越新阶段,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目前西部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才多有流失,有关资料显示,兰州大学近十年来所流失的教师,已经可以再办一所同等水平的大学。西部高校流失的绝大部分高水平师资都流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结果使西部高校成为东部高校的人才孵化器,形成恶性循环。[4]
  当前,造成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的原因较多,其客观原因在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西部高校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主观原因在于西部高校自身缺乏老一辈西迁人公而忘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六十多年间,西迁人始终坚持以奉献青春、服务人民为追求,将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抛洒在西部大地上,他们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将满腔热血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知识分子无怨无悔的奉献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西部高校群体要缩小与东部高校之间的差距,必须要发挥老一辈西迁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5]当前,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相比其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国家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西部高校要成为中国新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有助于西部高校教师面向国家需求,坚持走西部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抢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为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新时代西部高校弘扬西迁精神的路径
  西部高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好西迁精神,以西迁精神为引领,激发广大知识分子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把个人的爱国之志融入西部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西部人民创造更加富足的生活。
  (一)突出西部高校特色,将“西迁精神”融入“四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中央在全国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让全社会从学习“四史”中坚定“四个自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等教育布局极不均衡,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其他沿海地区,广大西部地区高校力量十分薄弱,与国家工业化建设要求差距较大,党中央高瞻远瞩,为切实解决西部高校供给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国家实施高校西迁战略,及时弥补了西部地区高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漏洞,彻底改变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原有格局。
  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四史”内容浩如烟海,西部高校在学习“四史”中应结合自身特色,对学习内容有所取舍,应把西迁精神作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感悟和踐行老一辈西迁人爱国奉献的精神风骨,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西迁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强化理论创新,不断赋予“西迁精神”新内涵
  西迁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魅力和现实活力,西部高校在大力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的过程中应持续挖掘其新内涵。一是要将弘扬西迁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髓,进一步强化西部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将西迁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西迁精神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向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始终持有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老一辈西迁人身上的光辉事迹诠释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品格,既传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优良传统,又弘扬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开创事业的精神品格,通过在广大西部地区的实践锤炼,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建功立业,高度诠释了老一辈西迁人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基因,进一步筑牢了西迁精神的文化根基,铸就了西迁精神的丰碑。三是将西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部西迁史就是一部生动爱国史,西部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聚焦西迁精神,使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西迁人爱国奉献的精神。
  (三)争做西迁新传人,讲好西迁新故事
  2018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对西迁精神作出的重要讲话,既是对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老一辈西迁人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
  广大西部高校应抢抓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机遇,争做西迁新传人。西部高校党委要积极开展“弘扬西迁精神、争做西迁新传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西迁精神宣讲团,举办西迁精神专题报告会、西迁广场实景授课和“耄耋对话青春”等活动;开展以学习西迁精神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深化西迁精神内涵教育。组织学校青年干部、拔尖人才、优秀大学生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引导师生始终服从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政治方向,胸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在新时代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讲好西迁故事是传播西迁精神的最佳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事情,还没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同理,老一辈西迁人为西部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有丰富鲜活的历史题材,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讲好西迁故事。一是要将逻辑与情感相结合。讲好西迁故事离不开对西迁故事深层次逻辑的准确表达。西迁故事既要“让人听得懂”,又得“让人能动心”,只有逻辑通达,故事才能动人心弦。二是要把“叙事实”与“讲方法”相结合。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西迁高校群体的真实历史,是讲好西迁故事的底气,既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同时还要讲究方法技巧。
  (四)牢记初心使命,用“西迁精神”淬煉师资队伍
  西部高校教师队伍是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的具体实践者,教师必须始终牢记和坚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目标。
  一是要认真学习西迁故事,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西迁精神激发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师德考评体系。
  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重点强调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和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实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失范的处罚力度,学校要担负起师德教育的主体责任。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力量,但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和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
  参考文献
  [1]韩锐,纪梦然.论“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13/14.22.
  [2]肖罗.西迁精神永放光芒[N].光明日报,2018年1月9日.
  [3]张迈曾.西迁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6-7.
  [4]唐兴芳,郝婷.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7(4),16.
  [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P10.
  [6]蔡群青,袁振国,贺文凯.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现实困境、逻辑要义与破解理路[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7]李硕豪.西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创新[N].光明日报,2020-06-09(13).
  [8]王成端.西部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重庆高教研究,2019(05).
  作者简介
  杨宝国 西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要牢牢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制定统一的体育教学课程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整个高等教育體系中,高职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着重要作用。纵观整个世界教育与经济发展史,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和其他普通高等院
中元节是一个内涵比较复杂的传统节日,解放后,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被限制过中元节。现在,虽然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中元节仍未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中元节普遍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的程度却不高。要想传承中元节文化,要加强宣传、创新节日活动、建立长期关注机制。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中元节并不像春节、清明节、
地方文化的魅力深远流长,应将地方特色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思政内涵元素和优势,使其转化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1949年8月,兰州解放,青海黄河南蒙古第十世亲王扎喜才让派员赴兰州向彭德怀等领导表示,河南蒙旗各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欢迎人民解放军。  位于河南县宁木特镇浪琴村的曲格亲王府曲格亲王府纪念馆,是一处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文史陈列馆”“曲格亲王府”和“中共河南蒙旗工委早期办公处”为一体的新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证了扎喜才让这位黄河南最后一位女亲王从一个旧制度下的贵族脱胎为人民政权的公仆的转变。  
档案是事件发生的记录,是人类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征集工作面临重重挑战,档案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去伪存真,从纷繁复杂的素材中找寻弥足珍贵的原始材料,防止重要档案资源流散。伴随着档案部门从“被动的文件保管者”向“积极的记忆构建者”的角色转换,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发挥职业动能,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征集和管理,讲好档案故事,传播中国经验,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真正成为传承历史
采用CNKI数据库自带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和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国内近二十年(2000—2019年)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考察发文量、发文作者和机构、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发现:(1)发文量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而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发文作者和机构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点,即没有特定的作者和机构在发文数量上占绝对优势;(3)高被引文献主要来自核心期刊,但选取的423篇文章总体上质量不是很高;(4)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商务英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类专业课程中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应发挥好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让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寓价值观念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孤岛效
习近平总书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中国共产党为
期刊
大思政格局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更好地融合起来,与通识、专业等教育更好地贯通起来。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不够、师资队伍思政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应结合自身特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育人工作制度化,更好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目前,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精准资助识别困难、助育人形式单一,育人效果不理想、资助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方法上应针对目前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