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探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产房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05月我院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实行风险管理的护理方案,包括成立风险小组、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等;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管理。调查并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3%,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67%,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76%。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47例,一般满意64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十分满意32例,一般满意65例,不满意23例,护理满意率为80.8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对降低产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61-02
  风险管理(RM,riskmanagement)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进行发现、并进行评估以寻找相应对策的一门管理科学。在护理中,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患者、医护人员、环境、设备、护理技术、药物以及护理程序等风险因素的管理[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同时对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事件,还未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势必会影响医护关系甚至造成医疗纠纷,从而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技能,分析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产房产妇240例,观察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满意。现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资料
  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05月我院产妇240例。年龄21岁~35岁,平均年龄(26.7±3.2)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38.94±1.21)周;经产妇71例,初产妇169例。现将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孕周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行风险管理的护理方案,具体操作措施:(1)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状况,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才能避免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的在出现问题是采取有效措施[2]。(2)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好的护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完成工作,对待患者要亲切,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做到优质护理。(3)加强教育。熟知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了解相应的医疗法规,通过了解有关的护理不安全事件来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不去触及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依法从事护理工作。(4)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医院设立专业的风险管理组,实时的总结各种风险因素,并寻找相应的应对方法,并定期向护理人员传达[3]。(5)加强管理力度。加大管理力度才能有效的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专注,避免因工作失误导致的不良事件。
  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管理。调查并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
  1.3评价指标
  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得到的临床数据全部输入SPSS19.0系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3%,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67%,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76%。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十分满意47例,一般满意64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为92.50%,对照组十分满意32例,一般满意65例,不满意23例,护理满意率为80.8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加的注重身体健康,从而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的护理管理不仅是满足患者的要求也是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人,尤其是产房护理,降低风险因素是保证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4]。本次研究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主要内容为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教育、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力度。一年内,与常规的护理管理相比,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且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
  本次研究观察组实行风险管理,包括成立风险小组、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等工作,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专注,避免因工作失误导致的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保证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利芬,杜合英,成守珍,等.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5):432-434.
  [2]张丽.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7(9):1046-1050.
  [3]张红燕.重症监护室护士亚健康状态分析[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3,11(4):43-45.
  [4]吴蓓君,徐文丽,王世英等.护士亚健康文化心理根源与干预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8):797-79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本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其中对照组18例,HP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H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愈情况(治愈率)和恢复时间(恢复清醒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HP组治愈率为95.5%,对照组为66.7%,两组治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7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护理,确保手术安全。方法:30例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及术后ICU的治疗。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期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艾司洛尔在无痛胃镜中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效果。方法:10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O.5mg/kg的艾司洛尔;对照组为1.Omg/kg的艾司洛尔。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HR、MAP的变化、不良反应;检查后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34-01  随着心血管诊断和治疗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正在成为导致老年心脏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人类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正经历着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的深刻转变。近年来,重组人脑钠肽(r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两组病例随机分配且平行对照。结果:100例患者均符合条件并顺利完成试验,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MPP的临床疗效及对以后喘息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4周,观察2组咳嗽及喘息消失时间,并随访半年内喘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咳嗽及喘息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半年内的喘息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及护理体会。方法:79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成CSII强化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给予传统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对比。结果:两组各指标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组间比较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3.7±1.8vs8.3±2.7d)及低血糖发生率(2.5%vs15.4%)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
期刊
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儿童在百白破疫苗免疫接种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文将随机选取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98例婴幼儿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婴幼儿接种两周内随访调查显示: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4.08%)明显低于常规组(10.20%),而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符合对照研究条件。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5例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还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人性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研究组满意度高达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