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发企业如何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质量的研发过程是提高企业自身能力的保证,产品的外包给质量管理带来隐忧。本文就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从多个方面做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质量意识;资格评定;合同管理;技术沟通;严格验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成熟。在企业在蒸蒸日上发展的同时,基本上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质量管理问题。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狭义的质量就是产品质量,而广义的质量则包括了产品、服务,以及企业内部各环节的配合、运作等问题。我们透过事物的现象,究其根本,发现有许许多多不合理的现象,对企业成长产生了严重的瓶颈,困扰着一个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1、质量管理必须全员参与
  产品质量取决于过程质量,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只有人人主动参与,认真负责,质量意识强,产品质量才会得到有效保证。结合目前的科研生产情况,要从根本上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①开展岗位能力要求细化和考核评价工作,科研生产人员分类持证上岗;
  ②深入开展企业质量案例教育、后果管理,以案例教育人,以后果管理警示人;
  ③进一步强化质量知识培训和应知应会考试工作,企业层面重点分层次开展质量体系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工作的系统认识,部门层面重点强化技能培训和上岗考核;
  ④同时严格执行质量应知应会考试规定,按时组织,及时公示成绩,并执行岗前考核,针对每位新上岗的员工通过入职培训后,正式上岗前应进行质量基础知识考核。
  2、提高研发企业对生产方的资格评定
  供方评定是确定外包单位是否具备外包条件的综合评价。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许多单位对外合格供方的评价流于形式,很少到外包单位实地考查,从而不能充分获取外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信息。一般情况下,合格供方的评价应由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提出拟评定的供方单位。
  但在实际评价中往往忽视了对外包单位的实地考察和现场确认的环节,对厂家的技术能力(设计和开发能力、人员及设备能力、管理水平等)评价不充分,给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带来隐患。合格供方的评定是选择外包单位的重要一步,是企业保证外包产品质量控制的源头。所以,改变合格供方的评价方式,加强合格供方的评定是外包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3、做好技术审查和合同管理
  合同和技术要求是外包项目的重要依据性文件,必须明确项目名称、数量、技术指标参数(或图样号)、过程控制要求、检验验收的项目、内容、方法和时机等质量保证要求以及需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等要求外,对含有关键(重要)特性的外包产品,应作出明确标识。同时根据外包产品的产品特点,按规定形成的外包《技术要求》均应由项目组组织技术审查,正样试制、首次装备生产、重复批产有重大技术变化时形成的外包《技术要求》,应由项目分管领导组织集中技术审查,按以下原则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
  ①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具体要求:一般包括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加工、装配前准备状态检查、验收项目检测点;抽查、抽检的时机、方法;其中验收要求包括验收项目、验收方法、接收准则等;
  ②对技术状态偏离,包括图纸、技术文件的更改,原材料、元器件的代用,不合格品回用等,必须经委托方书面确认后方可生效和实施;外包过程中派质量代表下厂对合格供方进行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检和产品验收;
  ③外包产品质量不易稳定的技术参数或零部(组)件,必须明确提出加严控制要求和加严控制范围。验收人员严格按合同规定进行验收;
  ④外包产品中涉及关、重特性参数的产品,应全数检验,不能进行全数检验的(破坏性试验项目),应明确其抽样方案;
  ⑤属于首次在外包单位生产的外包产品,应明确首件鉴定的控制要求。另外针对外包项目生产的具体生产情况,还应增加外包产品或样件、外包产品实现过程中有关程序、外包产品实现过程中需要确认的过程、直接影响外包产品质量特性的设备的批准要求;某些岗位的人员资格要求(如国家规定的焊接、探伤等人员资格)等内容。
  4、研发方和生产方做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外包产品的技术交流和沟通十分重要,外包责任部门派技术人员亲临厂家进行技术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就当前几型产品的外包经验可知,亲临厂家进行技术指导可避免外包产品故障归零不彻底,同时,产品验证也尽可能会考虑以实际使用环境为主,对产品的设计输入、装配工艺以及装配过程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可采用抽查或不定期检查方式,对外包方生产线上的零部件进行抽检,并查看其检验和试验记录是否齐全完整,生产过程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是否清晰、完善,以此判断外包单位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否良好。进入装配、调试过程的外包产品则按照人、机、料、法、环的五个要素要求进行检查,提高外包产品的实物质量,使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同时根据生产进度要求,按产品的检验时机,协调外包方组织检验。对过程中形成的在产品形成后不能复测的质量参数,及时由检验人员对其过程参数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在控制点或关键(重要)特性形成阶段,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提前介入与控制,进行预防性工作,确保关重参数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对特殊过程重点检查工艺文件是否完善,工步内容、工艺参数是否明确:操作和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是否掌握所加工及检验对象的技术要求;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工装、仪器等是否满足产品加工要求,是否在有效检定周期内;转入工序的器材是否检验合格:生产现场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工艺规程等内容。根据合同做好特殊过程的确认或再确认,对生产过程的现场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
  5、严格把控产品验收过程中的细节   验收的准备工作对后续验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会直接影响到验收工作的进度和把握的准确度,如果验收准备工作不充分,将会造成验收难以开展、验收数据不充分、记录不详细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验收结果无效或验收失败,所以对关重件外包或是金额超大的或是前期技术状态不稳定的外包件,完成外包加工,进行入厂验收前外包责任人需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验收会,对需要验收的产品的功能指标、性能指标、验收的方法、使用的工量具等各环节再次梳理一遍并形成验收前的纪要,避免产品带病回厂。
  外包方完成产品生产后,在交付前必须完成所有检验项目的自检工作,并将自检结论以书面形式传递生产责任部门,作为提交产品验收的依据。在实施验收过程中还应重点注意以几点:
  ①严格按照外包产品验收大纲(严格按照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外包合同及附件等资料相关要求来编号进行验收。抽样中要注意抽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抽取的样本应充分反映、表征、体现批质量。验收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记录,判据有数据的要按规定记录实测数据,为编制验收报告做依据和准备。
  ②验收过程中应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常用的机械测量工具,如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内径干分表等,可核查检定有效期,检查零位是否正确。
  ③对供方和本单位无检测手段的验收项目,应提交第三方检查,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项目有争议的情况,必要时应提交双方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重新检测。
  ④对过程中形成的某些性能参数,在产品形成后不能复测且对产品性能有影响的,需要在合同或验收大纲中明确相关的技术参数控制要求及过程检测点,并及时派检验人员对其过程参数进行监控和检测或委托供方检验部门将检验数据记录下来,以备验收时进行核查。
  6、采取和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沟通机制,和谐处理甲乙双方反馈的相关质量信息尤为重要。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既能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又可获取产品质量的相关动态信息,促进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工作上新台阶。外包过程中涉及质量、进度等重要信息均应以正式书面材料为载体传递、记录,正式书面材料以双方单位(部门)签章为准,任何人私自与外包单位就质量、进度等重要事项以口头方式达成协议或传递信息均无效。
  生产过程的质量数据必须及时记录、收集、复核、整理,使记录的数据做到真实、详细、完整。在外包生产完成后,由外包负责人统一整理,分析、总结外包生产的经验教训,使后续生产能从中受益,以利于不断提高外包生产过程控制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外包工作质量总结还应传递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供方评价质量档案的资料和依据。
  7、结束语
  要想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及公司产品、业务质量,根本上讲其实是人财物的问题,重视人才,有效合理利用资金和资源。人是成事的根本,对于优秀的员工特别是有建设性意见的同志,应给与鼓励与奖励,支持他们进行改革创新。虽说有些想法不成熟,甚至有些方向不对,也要激励他们敢于提出意见建议这种行为,而不是一味否定。毕竟,质量管理工作对人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做事认真。对于这些员工着重培养,有潜力的必须放到重要岗位,让其发挥充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传忠.如何提高军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6 (24)
  [2]王晓川.企业质量管理防错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其他文献
<正>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艺术信息的。由于现实世界中虽有许多事物的概念是明晰的,然而不少事物的界限是不清的,甚至是很模糊的,还有一些
以迁移和流动方式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途径之一.实现迁徙和流动人力资源迁移与流动开发,必须解决"如何评估人力资源的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体现人才
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研究顾客需求、掌握顾客需求的变化对企业至关重要.拥有顾客就拥有竞争优势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同.企业需搭建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正>在日常生活中,中国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有”与“没有”时觉得非常简单。但如果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这一概念就不太容易了。现将英语中某些关于“有”与“没有”的表达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强,使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各国人民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着重论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摘要】电气化铁路建设发展迅速,营业线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长距离、大范围、多拢口的拨接施工影响大、关注度高,其中对牵引供电专业施工配合和设备验收质量也存在极大的考验。本文就2014年6月18日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10个拢口的I级拨接施工牵引供电专业配合施工为例,就前期准备、过程配合、现场安全控制措施、设备验收、投运接管等方面进行整理,以总结探讨牵引供电专业大型施工配合、验收经验。  【关键词】
ERP是新一代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由于受企业文化、人、技术和管理的协调等因素影响,ERP在我国的成功率很低,引发了"ERP无用"的说法.而实施ERP可规范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实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