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ANK1基因新突变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1例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基因突变。

方法

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相关基因的序列。对发现的可疑致病突变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

结果

在患儿 ANK1基因的编码区检出一个杂合性插入突变(g.834_833ins C),其造成了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移码,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造成蛋白功能丧失。

结论

ANK1基因编码区834至833位间插入碱基C的突变是本例患儿的可疑致病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一例结构不明确的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 sSMC)的来源。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Y染色体多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TS)及部分基因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等对患者染色体进行遗传分析
目的探讨2例Omen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2例疑似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的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 RAG1及 RAG2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对其T细胞受体基因TCR Vβ亚家族克隆谱型进行分析。结果两例患儿均有反复感染病史、红皮病皮疹和脱发秃顶等典型的Omen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例1免疫学表型为T-B-N
目的探讨位于白介素-23受体(interleukin 23 receptor, IL-23R)基因第11外显子的拷贝数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50名正常对照,采用配对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方法,应用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 IL-23R基因第11外显子的基因拷贝数。结果IL-23R基因第11外显子不同拷贝数的分布频率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肺结
目的探讨7例不典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 对7例因免疫表型积分为4分而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进行回顾。结果7例患者中浅表淋巴结肿大但难以触及者6例。所有患者均因广泛浸润骨髓被分为Ⅳ期,CLL免疫表型积分为4分,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11
目的阐明潮州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G6PD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定量测定潮州地区4221名健康体检者的G6PD活性,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6种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类型,应用DNA测序技术分析未知突变样本。结果在4221名受检者中检出G6PD缺乏症患者142例,潮州
期刊
期刊
目的对一个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PKD)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方法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PKD的患儿的PKLR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采用SIFT及PolyPhen-2数据库对突变进行蛋白功能预测,在确定先证者致病基因型后,应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验证,同时检测其父母基因型,并对孕16周的高危胎儿抽取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方法12 076例具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疑似染色体嵌合的胎儿复行脐带血/外周血检查。结果12 076份羊水标本中发现嵌合体56例,发生率为0.46%,其中17例同意行脐带血复查,1例出生后行外周血染色体复查。18例复查病例中,9例染色体核型正常,9例为真嵌合体。真性嵌合体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4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