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开设小学期的探索与实践——以X大学为例

来源 :山西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期是共享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尤其对于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肩负新的使命,然而面对高层次师资队伍短缺、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经济发展程度弱等问题,信息技术的变革对解决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帮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优秀师资紧张和时空分隔冲突带来的矛盾,解决均衡发展问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配送.X大学通过开设小学期,借助对口支援高校优势,充分共享一流大学优质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效提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为西部地区高校开展小学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其他文献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纸质化阅读走向数字化网络阅读,同时大学生对阅读的认知与行为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文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为例,从大学生对阅读的认知态度、计划时间、倾向、目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网络阅读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相应解决措施.
随着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当下亟须改进现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以期适应就业新要求.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完善第二课堂的教育评价改革,助推素质教育发展.文章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抓手,探析新形势下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期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以基础知识够用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增加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部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有效促进了师生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完成了物理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使命,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本科高校扩招,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加之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促使了分层分类教育的应运而生.分层分类教育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并且在国内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文章采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总结归纳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确定13项较为代表性的因素,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采用CRITIC法对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结果显示,分层分类前学生基础差异大小占据最高权重.其次是分层分类后对于学生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对于学生培养方案的设定和分层分类的机制健全,权重较小的是老师对于分层分类教学目的的把握.
二外日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地方院校二外日语的教学质量,笔者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的82名二外日语学生来设计学情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5份.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对英语专业开设二外日语的意义、二外日语学习困难及其产生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和路径,以此为贵州省二外日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如何实现高校思政教材到思政教学活动的有效转化,使学生理解并提升思想素养,是思政课程教学理论的重要课题.笔者探索出一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3+3”教学模式.文章重点探讨了此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配方操作流程.
毕业设计是湖南省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结合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毕业设计的相关数据,指出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研究视角、范畴、方法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并逐步推进”双质共治螺旋提升”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方法,管理质量加教学质量依托校本毕业生数据中心,强化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管理可追溯性.
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及学校的汽车检测技能人才培养和需求现状,分析市场对汽车检测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比重,明确育人目标;针对培养主体、培养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集聚育人资源,共建汽车检测实训中心;在遵循育人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政行企校”合作育人平台,创新育人模式.
定向培养士官采用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为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士官人才.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机制建设、目标定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定向培养士官人才培养的做法,同时对培养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学习项目在线上、线下的具体学习任务与评价指标不同,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发散,影响有效学习.文章基于OBE理念,在教学模式构建时考虑个体差异,通过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泛在化学习,以更加弹性的方式来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并获得学习成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