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写作教学”法对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影响深远,“任务型写作教学法”是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的的外语教学方法,是在交际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传统写作教学法”的改革和一种新的写作教学尝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对两种写作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阐述了对目前英语写作教学法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应用
  
  一、引言
  
  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产出性能力,其重要性一直受到我国英语教学界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非常不明显。在一些重大的考试中,尤其是在全国大学英语各类统考中,写作往往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项目。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尽管学生都迫切想提高自己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但大多受制于自己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对于写作教师而言,繁重的作文批改任务使得他们很难有精力对目前的这种“耗时低效”现象做出改变。
  中国传统的外语写作教学,强调获得有关的外语知识,即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所强调的语言系统知识。在写作课堂上过多地强调语法知识,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们忽略对文章内容的关注,而使一篇篇文章成为内容空洞、语法正确的语句的堆积。近年来,传统的翻译和听说教学法渐渐让位于交际教学法,但人们对于交际法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听说活动,通过听说活动的开展来发展交际能力,而对于写作教学的交际性认识不够。
  基于以上观点,为改变写作教学的这种现状,笔者提出应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阶段大力推广任务型教学法在写作课堂上的运用,即提倡“任务型写作教学法”。通过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有效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不知怎么写”和“不知写什么”的难题。为了证明“任务型写作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果教学法乃至于交际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创作能力”这一论断,本文试图以写作任务为考察对象,通过任务型教学实践过程来检验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
  
  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步骤
  
  任务型教学法“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1]。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任务型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中尤为重要。为便于写作任务的完成,教师应针对话题实际,设计有利于语言文化学习的训练活动,这些设计必须与实际需要紧密联系。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根据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三个步骤[2]
  
  1. 任务型写作教学的三个步骤:
  任务前(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研究方法
  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2. 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实施
  任务:以“罢工”为题材写一篇说明文。
  任务目的:了解人们对罢工的不同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在任务前期准备过程中,像往常一样把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前的讨论并把感受写下来。然后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长期记忆,降低任务的认知难度;如根据教材需要,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新概念英语》第二册84课On Strike,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给出话题:说出古今中外各国的罢工事件,从中汲取写作要领。
  小组代表在汇报的同时,教师出示Flash图片:“二七大罢工”,“美国纽约公交工人罢工”,“1946年3月27日,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公司结束了4个月的罢工”,“250年历史大英博物馆首次因雇员罢工关门”,紧接着给学生演示On Strike一課的音像资料,从感官和视觉上把学生带入罢工现场,并给出讨论话题使其有感而发,如:Topics for discussion:
  (1)Why do you suppose the ‘expert drivers’ had to take a special test before being allowed to drive buses?
  (2)Would you like to be a bus or a train driver? Why/ Why not?
  (3)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in a job:Good pay or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Why?
  围绕以上话题展开讨论,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前写下来的感受,并与搭档交换检查,运用讨论中构思文章的提纲,在第一时间把写作提纲列出来。经过这个阶段,学习者已获得了相当的语言接触,对目的语真实使用有所感悟,看到了目的语使用者如何完成类似任务,非常清楚任务话题,相关背景知识也被激活,进入任务环阶段已有所准备。
  任务环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有关罢工的短文,教师大量输入相关的词汇及语言表达,如:
  Busmen-strike-next week
  have stated-will continue-until-agreement-about pay and working
  people believe-at least a week
  car owners-free rides-to work
  This-relieve pressure-trains
  要求学生有可能适当运用以上教师给出的相关词语,以连词成句的形式组织写作脉络。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互通信息,扩展思维,在充分重视文章组织结构的同时,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思想,真正做到意义与表达的平衡。然后学生要对文章的主题及语言进行争论、交换,同级反馈,共同进步。最后,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后任务(语言焦点):
  第一步:角色扮演。学生同样以以往小组形式讨论,交际任务开始,学生结伴或者数人一组交换读他们自己写的文章,然后扮演他们所描绘的一次次罢工现象,谈论总体感受,尽其所能用目的语畅所欲言,语言的使用可能不规范,主要目的是完成任务。老师鼓励学生尽可能用目的语多说,提供词汇、表达上的帮助,允许语言错误。此阶段结束时,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教师选出典型性的几篇写作,例如:写得好的、带有典型语法错误的和一些根本不成文的。这里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在大屏幕上展示,以利于学生边看边讨论边做笔记,学生像往常一样分成小组,对这些写作进行讨论。小组里被选代表负责向全班报告结果,小组里的其它成员负责补充。找出对方写作中的错误,现场收上这些写作,通过小组互批后现场投票选出两篇最好的文章,现场每人对它进行评价。评价形式以自评、互评和总评相结合,教师将总评结果记入学生平时成绩。
  任务型写作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当然,任务型教学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比如任务的选择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很难以控制;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结论及启示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任务型写作教学法”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能使学生通过任务循环丰富自己的思想内容,扩大自己的选词范围,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任务型写作教学法包括了学习技能、生活技能和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它的目的不只是练习语言,还教会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既注意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创造。同时通过交流可使学生注意到形式和意义的平衡,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建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Wi11s,Jane.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gman.1996.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马丽.任务型教学法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教学有效性之研究[C].华东师范人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其他文献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对于边远山区的教育来说难度很大,这里的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本文针对边远山
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络、多媒体等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比较,以及合理使用网络、多媒体等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展望了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及应避免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网络 多媒体    进入21世纪,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包含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改
工商管理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前市场经济建设中,恶意竞争、垄断经营等行为十分普遍
新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于为成员提供合作互动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组合小
摘要:人文文化教育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我国在申办奥运会、世博会成功以及加入WTO 以后,英语教学愈加显得重要。大学是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地方,她施行的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启发人的心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根据我国当前的教学需要和现有条件,顺应当前外语教育教学的潮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素质,为大学品牌教育添砖加瓦。  关键词:人文文化教育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就我国的英语教学情况而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重语言、轻文化因素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基于档案袋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把握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关注学习者各自的差异,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这种评价方式可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促进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分析了写作档案袋评价特点、理论依据、优点及实施方法等。  关键词:档案袋 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写作    导言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次写作任务来确定学
摘要:习语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理解与恰当运用习语体现了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的熟练程度,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以他人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产生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习语表达的影响,意在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便准确理解与运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影响    语言离开文化便不存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份并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