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孕三烯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将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B、C组),均自月经日开始给予孕三烯酮2.5 mg,A组2次/周,B组3次/周,C组3次/周+保肝药。比较三组阴道出血率、性激素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三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A组雌激素水平(E2)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出血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后3个月,A、B组ALT、AST显著高于C组(P<0.05)。
结论孕三烯酮联合保肝药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阴道出血,缓解孕三烯酮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