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磁偏转的极值问题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偏转的极值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这部分知识是物理与数学的交叉点,从历年高考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磁偏转的极值问题的能力很差,这部分知识是他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师应重视的重点知识,常见的极值问题类型是:
  1.求速度的极值
  磁偏转是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是圆的一段弧,当速度大小变化时,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随之变化,带电粒子的轨迹也将变化,刚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与边界相切。
  例1如图1所示,环状匀强磁场围成的中空区域,具有束缚带电粒子的作用,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只要速度不大,都不会穿出磁场的外边缘,设环状磁场的内半径R1=0.5m,外半径R2=1.0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T。若被缚的带电粒子的比荷为=4×107C/千克,中空区域中带电粒子具有各个方向的速度,试计算(1)粒子沿环状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2)所有粒子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
  解:(1)沿环状半径方向射入后在环状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的条件是当粒子的圆弧轨迹与外边缘相切,如图2所示。
  (R2-r)2=R12+r2
  r==0.375(m)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则:
  V==1.5×107(m/s)
  (2)射出点为内边缘的点,恰不能穿越磁场的临界条件仍为轨迹同弧恰与外边缘相切,即外边缘的某点也为圆弧上的点。如图3所示,以AB为直径是所有粒子都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直径是:
  R′==(m)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有m=qV′B,则:
  V′==1.0×107(m/s)
  2.求运动时间的极值
  由T=及t=T得运动时间为t=,当速度V一定时,弧长(或弦长)越长,圆周角越大,则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例2在真空中,半径r=3×10-2 m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如图4所示,磁感应强度B=0.2T,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0=106m/s,从磁场边界上直径ab的一端a射入磁场,已知该粒子的比荷=108C/千克,不计粒子重力求:
  若要使粒子飞离磁场时有最大偏转角,求入射时v0方向与ab的夹角θ及粒子的最大偏转角β。
  解: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不计重力,所以洛仑兹力充当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则R==5×10-2 m。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轨迹为一段半径R=5 cm的圆弧,要使偏转角最大,就要求这段圆弧对应的弦最长,即为场区的直径,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O′在ab弦的中垂线上,如图5所示,由几何关系知sinθ==0.6 ∴ θ=37° ,β=2θ=74°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炎症因子及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行维持性血透(MHD)患者分为常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总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最佳时机与最适出血量,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01月——2017年09月间收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等量,30~60ml)100例患者临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并兼有水肿的一种严重疾病,报道称新生儿硬肿症占同期新生儿疾病的24.9%[1]。近几年,笔者采用中医药康复疗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将来更好地接收新文化知识、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利用现有的环境,以各种形式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母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不仅涵盖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也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知识中的内在含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的、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