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 植根赣州红土地 开拓特色办学路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南医学院坐落在江西赣州这块素有“共和国摇篮”美誉的红土地上,创建于1941年,现为江西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西医本科院校。69年来,学院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以服务基层、改善民生为己任,致力于守护赣南及周边4省8~3000多万人口的生命健康,谱就医学教育事业创新、助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篇章。
  “厚积薄发,灼灼其华”。赣南医学院全体师生共谋同思,秉承“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求新求变,深化特色,尤其是近年来推行的医学生“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更是深受学生、家长及企业的欢迎。
  
  面向基层 按需订单精加工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怀着与赣南老区、与人民大众相依相伴的不悔情怀,始终以培养服务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为目标,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学子,培养了一支扎根老区、服务农民的医学中坚队伍。
  近年来,尤其在2005年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学院领导班子更加清晰地将“培养服务基层医学人才”的服务范围设定为“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005年,为加强地方卫生人才培养,学院在赣州市展开调查,发现赣州市乡镇卫生院的技术人才匮乏,且结构不合理,一是总量不足,缺额较大。二是素质偏低,中专以下学历的超过八成。提高农村医技人员素质、改善农村卫生人才结构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保障,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的积极性较低。
  由此,如何真正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型人才,成为摆在学院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为此,学院组织专门力量,集思广益,多方联络,于2005年年底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协商达成共识,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医学生培养模式,即为赣州市“订单式”培养医学卫生人才,实现医学生的“下单”培养,预签就业,学生“成熟”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
  与此同时,考虑基层缺乏医疗人员的现状,学院将招生计划定为300名,招生面向和就业去向均为赣州市,培养层次定为大专,专业定为临床医学,分全科医学、超声医学两个方向。自2006年起,该专业每年招收100名,此举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确保质量 创立培养新模式
  
  多年来,赣南医学院一直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注重学生的全程教育,用“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激励学生,全力打造“赣医制造”的品牌效应,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学院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学院也一直注重在学科建设上凸显地方特色,特别是在“人芽囊原虫”研究上居于国际前沿,力克当地尿路结石症难关,发展眼科学为当地盲人群众送去光明。此外,学院还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快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等,用实际行动为当地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自2006年7月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医学生“订单式”培养以来,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就业确定,该专业招生异常火暴,考生录取分数线均达安徽省三本录取线。为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学院要求在“订单生”的培养过程中严格做到“规范、准确”,即培养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符合“订单生”的服务特点。
  为此,学院从“订单生”入学到就业,均给予了全程关注,并制订了专业培养方案,编定专门的行政班级,遴选辅导员,从严要求,规范管理;在教学上,重视订单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地方病、常见病的讲授与实践,增开《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健康教育》等课程,临床实习基本安排到毕业后即将服务的县(市)人民医院,并与当地政府协商,在实习结束后,由当地卫生局对其统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为订单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为激励“订单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学院还特别为其设立了高于其他学生标准的奖学金,极大地提高了订单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院还十分重视“订单生”的终身教育,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措施,承诺“订单生”每年可回到学院附属医院进修一次,助其专业发展和事业进步。
  
  多方联动 立足民生创品牌
  
  长期以来,赣南医学院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同时学院发展也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学院开展的“订单式”培养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如果没有好的政策保障,就无法使其真正落到实处。为此,赣州市编办专门下发《关于对订单式全科医学大专毕业生列入编制管理的通知》,规定“对这批毕业生按签订的就业协议实行定向分配,列入编制管理。如乡镇卫生院无空编的,应增加编制”。
  同时,赣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赣州市订单式临床医学大专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订单生”毕业后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并纳入编制管理;在派遣与安置上坚持县(市、区)卫生局、组宣教局安置原则和有利于人才成长原则;人事关系和工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在对其转正定级、工资审批时,可提前半年定级,定级的职务工资可比国家规定的定级标准高定一档,并享受农林一线科技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时免试外语。
  赣州市人民政府还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订单生”的业务培训纳入统一规划,鼓励和支持订单生参加成人继续教育,每5年至少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免费进修一次,时间不少于3个月。同时,在“订单生”入校之日起,每个学生就与学校、市卫生局签订了协议,明确了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协议规定:学校负责学生的培养,保证生源质量;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如期毕业,承诺在乡镇工作八年;卫生局保证毕业生安排工作,一方如违约,将赔偿违约金。
  这些因地、因人而制定的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为学生的安心求学、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家长满意和放心,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目前,学院首届“订单生”已顺利毕业和就业,2009年4月,新华网以《江西赣南医学院订单生实现全部就业》为题,报道“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按照农村卫生建设的需要,推出“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生实现100%就业”。而订单毕业生们也普遍对工作和生活情况表示满意和安心,他们说“能够服务基层同时锻炼自己,也可以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表示要用好的医德、好的医术赢得老百姓的爱戴。
  2009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茹与在基层各卫生院服务的学院8名2009届订单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对人才培养赣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引导大学生扎根基层的有益做法,也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要求继续开展这项工作。
  在未来的日子里,赣南医学院仍将深深根植于赣南大地,服务于基层百姓,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立方向,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努力为学校发展、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对中国的大学来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显然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许多大学校长和学者都在探索着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潘云鹤任浙江大学校长11年,他的办学理念与策略推动了浙江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七章》一书就是反映其大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详尽地阐述了大学精神、大学结构、大学合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区域合作、校园建设等浙江大学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读者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潘云鹤的高等
期刊
高考加分制度原本是为了纠正高考选拔人才中“一刀切”偏差而建立的,有其合理性。认真查找分析高考加分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切实加快改革完善我国的高考加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追假事件,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性,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其重要意义。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严格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分值以及使用范围。建议教育、招生等单位,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对目前的加
期刊
教育部曾于2001年1月选择北大等六所全国重点高校作为试点,给予一定的在华举办国际会议和邀请境外人员来访的外事审批权。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外事审批权下放的政策,北大等高校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北大针对国际会议的审批制定了严格的三级管理体制。  外事审批权的下放,尤其是在华举办国际会议审批权的下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极大
期刊
近几年,为满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大部分高校采取高额负债方式建设学校基础设施,目前,已到了偿还贷款的高峰期,巨额债务使高校的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办学投入,经费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议:  1 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一是增加生均拨款定额,二是完善并调整高校收
期刊
十年来,独立学院的运营和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很多独立学院努力从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等各方面提升,走出特色化办学道路,但也面临发展的困惑。这些困难和压力有一部分可以通过独立学院本身的运营解决的,但是有些却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够解决。  为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提升独立学院的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社
期刊
5月21~22日,来自全国103家民办职教院校、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会、创投融资机构等单位的163位代表会聚苏州,参加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以“新政蕴育机遇品牌铸就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民办职业教育高峰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等出席论坛。  吴启迪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形势对技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并定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教育界各界人士对《办法》实施后应公开哪些信息,如何公开信息及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展开了热烈讨论。    孙霄兵:信息公开不同于校务公开    早在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就已正式实施,《条例》把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企事业单
期刊
自2004年以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向社会发布了12批共计122种新职业。但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与新职业和新技术相对应的职业人才大多紧缺,给广大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院校应当如何应对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与新技术呢?本期校长论坛邀请3位职校校长结合具体实践谈谈他们的看法。    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新职业需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院长 黄志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速
期刊
2007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前,各个院系纷纷挂出自家旗号,为本院系的“十佳教师”候选人拉票呐喊。其中位于东侧第一家的“苏家铺子”最为抢眼,十几位学生手举“苏”字黄旗高声齐呼:“春风化雨,润物如‘苏’,欢迎支持苏彦捷老师”,引来过路者频频驻足围观……  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敬意,记者走进北大心理系,去寻访“苏家军”统领者苏彦捷教授背后的故事。采访过程中,苏彦捷常常亮出她那“招牌式笑容”,我
期刊
为了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需求,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工业化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2004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由此,拉开7重庆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帷幕。  多年后,在全国各地职教固区建设百花齐放,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重庆职教园区早已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建设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