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父母等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谢父母
  朱春霞
  
  能来到这世上,并健康地长大成人,这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利。再用“时间过得真快”这种俗而又俗的句子,已经很难表述父母亲如今的心情了。转眼,真的就是那么一转眼啊,从我们呱呱落地到我们长大、跟着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毕业出来工作、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好像都是发生在那转眼之间,而父母也就在那刹那间老了,已是白发鬓鬓了。
  在我们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回想着以往的成长过程,回想着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着父母为我们生病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想着父母为我们读书升学费去多少心血,想着父母为我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要如何懂得去做人下了多少心思……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而我,却曾经为了父亲对我们严厉的教育而“恨”过他,说过一些无理的话语顶撞过父亲;曾经把母亲对我的关心当成了多事。把母亲对我说出那些关心的话语当作是烦人的唠叨;曾经为了姐妹间的一些小事而荒唐地误会母亲,让母亲受了不少的委屈。甚至有时候负气“离家出走”,让父母担心焦急……每当自己想到这些。我就会感到难过,总觉得欠父母的太多太多。
  可如今,我能拿什么来回报,我似乎什么都拿不出。很惭愧,我并不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就连我的小窝还是靠着父母才能拥有。我常对父母说。如果家里的生活困难,要靠子女出来工作来扶持的话。那将更加捉襟见肘,我的生活将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虽不宽裕,倒也轻松、快乐、自在。每到过年过节,出门在外的子女们都会回家过,看着那些儿时的学友们一个个开着各式各样的小轿车回去,多风光;每当那些做母亲的聚在一起闲聊时,说自己的子女每个月能给家里寄回多少多少钱时,母亲总是一言不发,然后默默地离开;而我,只是回去一趟才给一些,没能回去便打个电话而已。从来没有闲余的钱孝敬父母。但每当我觉得愧对父母时,他们总说:“我们呀,也不要求什么,就希望你们姐弟三人有空就回家看看;当我俩有个什么病痛时,你们三人能回来服侍下我们就行了。”是啊!事实上父母会要求我们回报吗?难道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子女们拉扯大,为的就是子女们以后的回报吗?不,父母从没要求过子女们回报些什么。父母们只希望子女长大后能尽量多抽些时间回家陪陪他们,在平时或是过年过节多些打电话回家跟他们聊聊,子女们能在他们生日那天记得打电话回去,在他们有些小病小痛时,子女们能关心一下,看望一下他们……就这样,父母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可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是否都能做到呢?
  天下的儿女们,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多抽些时间陪陪父母。钱财房子没有,我们可以挣,不要说工作太忙,不要说有要事缠身,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每个人真要大喊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你们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愿我们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给妻子的一封信
  龚志鹏
  
  我退休了,孩子也长大了,但愿你心中的思念与牵 挂可以画上一个休止符,过去你总对我说。希望和我一 起过上日夜相守、耳鬓厮磨的日子,现在终于可以实现 这个愿望了,然而真能如此吗?毕竟我们都已两鬓斑白 了,多少热情都已在岁月长河的流逝中丧失了。
  新婚没几天,我就要出差,因为远在我国西部有一 个项目要开工了。尽管婚前我就一再强调我的工作性质 是一定要经常出差的,可是当姑娘的啊,就总爱抱有很 多美丽的幻想,在新婚燕尔的时候,就要出差,还不知何 时归。我清楚你心中定然是茫然若失,万般酸楚,乃至你 抱着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那天,当天边仅透出柔丝般的亮光时,我轻轻起床 收拾行装,怕吵醒你又惹你伤心。而你却早已醒来,从被 窝里看着我忙乎,收拾好行装后,我吻了吻你那更得像 红桃般的眼睛后便转身出门了,心里实在不忍多看你一 眼呀!多看一眼就走不动了,心软啊!回家小住几天已经 是丰年后的事了。有时候你发起牢骚,总要问我的工作 怎么样了,是怎样干活的?我知道难以给你解释工程的 工作方法、工艺之类的,想想能给你最直观感觉的大概 就是眼前的灯了,便指了指眼前的灯说,你感受到灯火 的温暖没?这可是有我流淌的汗水呀。
  当你怀有孩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你最需要我的时 候。我坚持每天晚上给你电话,希望这能稍稍慰藉你的 心灵。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看我们的孩子刚出世时 的模样儿,可是十分遗憾。也实在为难你了。我是在孩子 一个多月大时才匆匆回来一趟,和你一起看着摇篮上熟 睡着的孩子,拥抱着你,感觉你的眼睛里惟有我和孩子, 你笑意中隐藏了所有自己承担的心酸。这样的生活片断 我们都永远珍藏于心中,因为这种花絮片断式的生活场 面,是我们平淡生活中闪烁的珍珠啊!
  抚养孩子实在是一件令人万分费心的事情。尽管我 每次回家,你和孩子都是那样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其 实我心里明白你所默默承受着的压力有多重,因此我每 次回家都尽可能多地做好作为一个好父亲、好丈夫该做 的事,而这些也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人都知道,小孩子爱 生病。我有时候就会梦到你彻夜不眠地照顾孩子时疲惫 的身影。更令我忧心的是,你轻描淡写地给我讲起那个 风雨交加之夜,孩子发起了高烧,为了及时看医生,你一 个人背着孩子去医院的事。我怎么会不记得你胆子有多 小,有多怕走夜路呢?我知道当晚你肯定是一路上泪水 和着雨水一起下的!幸好。孩子和你都平安无事。事后我 想,或者这也是对我们一家人的磨练吧!
  孩子开始上学了,每个学年的家长会,你都是一个 人去。小孩小啊!每次看到小同学们都是爸妈一起去,便 总是不断地追问你:“为什么爸爸不来开会?”面对孩子 的追问,你说你也学我那样,指了指天花板的灯说:“你 爸爸可是为人民提供光明和温暖的能量的建设者呀,他 能不忙吗?”孩子慢慢懂事了,也就不再追问这个问题 了。让我觉得欣慰的是,当他的小同学再问起这个问题 时,他变得自豪地说:“我老爸是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才 忙碌于外面工作的。”孩子的这句话忽然让我知道,你和 孩子其实都已在心底里接受并理解了我那栉风沐雨的 辛劳,也从行动上支持我。你们都尽自己的努力,尽量地 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好地照顾着自己,为的是少让我牵 挂、忧心。
  每次回家我都感觉孩子又长高了,而你却说孩子越 长越像我了,简直是从骨子到外表都像,现在连讲话都 像我了。我想或者是因为我每次回家都跟他讲我工作环 境的艰苦,讲每一项工程遇到的难题及攻破难关后的欣 喜吧。而他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看看现在长大了的孩 子那坚定的目光,自信从容的神情,同时也学会了照顾 起妈妈采了,你说我能不开心吗?
  今晚,我要带你去吃西餐,去重温一下我们久违了 的浪漫。你笑我老了,还不知“臊”。嘴上这么说,却又自 个打扮了一番。挽着你的手,漫步江边,江风徐来,有道 不尽的舒心惬意。驻足江边,你挥挥手,指点着珠江两岸 的灯火阑珊,隔江高楼大厦的辉煌的灯火,学着满怀豪 情地说:“你看那人间美景可是有着你的一份贡献呢!” 我望了望碧波中斑斓的灯火、婆婆的月影,再看看你眼 睛里盈满的笑意与柔情,心中便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 的感动!
  
  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云
  王 颖
  
   这几天应朋友之约,我常常打 开电脑进入网上“聊天室”。听说朋 友要给我介绍新朋友,这使我非常 惊喜,但惊喜过后便是心慌——惊 喜的是因为朋友在百忙之中仍然记 起我,并尽力地让我身边多一位好 朋友;心慌的是因为突然发觉自己 走过那么多年的人生,身边的知心 朋友却少之又少。
  时间是公平的,但也是冷酷无 情的,特别是对像我这种性格不够 开朗,甚至对生活有点悲观的人。正 如说到朋友,出门在外这么多年了, 我曾交上的也不少,并且当时彼此 相处得还挺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如今大多已经杳无音信。然而, 与其说是朋友冷落了我,还不如说 是我冷落了朋友。近来的日子里,我 也常常在想,如果过去我能好好珍 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那么现在我 至少不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生活中,能活得很好的人一定 不容易,能活过来的人也不容易。我 也跟别人一样向往快乐、美好的生 活。现在,朋友要给我介绍新朋友自 然欣然应许了。从和朋友的闲聊中, 得知我要认识这位别名叫“云”的朋 友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并且工作 非常出色,生活得既充实又快乐。朋 友说,如果我要马上见到这位新朋 友,那就只能在网上。当我又一次打 开电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既普 通又美丽的照片,只见阳光下,湖水 波光粼粼,湖面上杨柳依依,湖边站 着的朋友充满青春的活力,加上头 顶上空飘着的几朵白云。一切显得 那么的和谐、自然。这不就是一幅美 丽的“图画”么?选择了阳光,选择了 白云,选择了湖边美丽的景色,照片 中朋友就这样把自己定格,生活中 朋友就这样把自己定位。刹时我好 像明白了为什么朋友会称自己为 “云”。我所经历的大多时候都是孤 独、无奈。面对痛苦和迷惘。我也和 大家一样需要朋友的支持和鼓舞。 这段时间,我的脑海中不断闪过这 样一个念头:生命中有了自己的知 心朋友,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快乐、幸 福。生活中,找到了知心朋友,正如 蓝天下我们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 云。
  谈到朋友,还可以把它分类,如 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对自己的人 生有所启迪,能在自己遇到困难的 时候,给自己以支持和鼓励的人。我 们可以把他们称为好朋友或知心朋 友。而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帮助,甚 至把自己引入歧途的人,我们把他 们称为坏朋友或狐朋狗友。一个人 活着不能离开集体,生活中我们也 不能没有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万两黄金容易 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等,这些千古 流传的佳句都说明了朋友的重要 性。如果非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朋 友,我想我会把朋友比作天空飘着 的云。当天空中飘过乌云的时候。当 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只要有了朋友 伸出的友谊之伞,我们就不会害怕, 也不会跌倒,而且我们还会看到伞 下的晴空——朋友脸上飘着微笑的 云……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希望自己 能像大家一样在朋友的鼓励、帮助 下坚强起来。我明白自己也应该热 爱生命,感谢生活,感谢朋友,特别 是要感谢那些在生活上给了我支持 和鼓励,并让我身边多了一位又一 位好朋友的人。在流逝的日子里,面 对生活,曾经多少次泪眼朦胧,曾经 多少个不眠之夜……所有的这些我 已记不清了,但现实让我清醒地认 识到这样一个常理:生活中,爱我的 人和支持我的人,是在前边拉我的 人,是他们给我以滋润和鼓励:而恨 我的人和反对我的人,是在后边推 我的人,是他们给我以动力和鞭策。
  蓝天下,我昂首苍穹,并非一定 要找到宇宙中那个属于自己的星 座,而是不能错过了寻找那片属于 自己的云;茫茫人海中,我潇洒地挥 一挥手,也并非需要这个媚俗的姿 态,而是要带走生活中那片属于自 己的云彩。
  
  感恩,回味扶持的快乐
  徐汉桥
  
  你看过鸟类的故事吗?雌鸟为了让幼鸟学会生存的 本领,让它们早日飞上蓝天。“狠心”地把嗷嗷待哺的幼 鸟赶出鸟巢。为了幼鸟能早日飞翔,雌鸟可谓是用心良 苦,这种表现就是一种扶持。
  扶持,我理解比支持更有深意,更多呵护更具爱心, 更多的是无偿的爱。扶持的含意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更是林林总总,难以一言概之,像绿叶是对红花的一种 扶持。星星是对月亮的一种扶持,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 生里,在苦难而又美丽的人生里。扶持的歌声响彻天地。 扶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值得去回味的,同样是值得我们 去感恩的。我明白,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不讲质量品 质,人也就没有了人品;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也许常常 会犯这样或那样的过错,人与人之间常常会有这样或那 样的误会,但是我们只要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达到宽容 和理解,这就是一种重要的扶持。我们知道,工作是为了 实现自我的价值。而生活是需要感情交流的,友情则是 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友情是在平等的基础 上,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配合而达到默契,这 就是扶持。我们感恩扶持,我们不可以忘记扶持是相互 相向的。如果说只记得我们工作中的成绩而获得大家的 赞许,却忘记了工作生活的艰难险阻,这样就像感恩上 帝赐予的玫瑰。却忘了荆棘花。其实荆棘与玫瑰一样值 得我们感恩。工作中的艰难险阻教会我们如何去求取解 决问题的办法,也会不断地提高我们自己的素养。我们 的工作也许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自 己,以“君子爱人存心以礼,太上贵德修辞立诚”作为行 动基准,不为无谓的指责而烦恼,做人立心于“修合无人 问,存心有天知”的自然心态。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达到 工作目的就是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值;在生活中,不管有 什么矛盾,都需要相互地扶持,这样就套有团队精神的 存在,我们收获了合力。的效果,相互的扶持是集体的一 种美好情愫,在集体中体现出扶持的品德。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相互付出的辛勤劳动,也让 让我们一起回味相互扶持的快乐。
  
  我的父亲
  张 磊
  
  我的父亲身材高大,体型稍胖,远看 很壮实、利索,近看却略显苍老、慈祥。
  父亲,今年已五十有余了。算起来我 有快两年没见父亲了。如今,他的印象在 我的脑海里已经模糊。这常使我深感内 疚。在外地工作,心里迫切想念父亲,工 作的需要常让我一年也没能见到父亲一 次面。但我只能用粗陋的文字写出对父 亲的思念。父亲是宽厚之人,他明白做儿 的一定有儿的难处。
  我五岁时,父亲是一家棉纺厂的会 计,这活儿也是从爷爷手中接过来的。棉 纺厂经济的不景气对我们家简直是个打 击,很快棉纺厂就倒闭了,同时父亲也失 去了这惟一支撑着整个家庭的工作。后 来我们家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生 活更加拮据了。无奈之下,父亲做起了建 筑工,每个月也只是那微薄的收入,生活 还算没问题,但每月的钱都花得光光的, 没有一点节余。
  社会的经济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在提高,父亲不甘心一辈子这样穷 下去,于是辞去了建筑工作,拿起仅存的 几百块钱,做起了小本生意。上天不负有 心人,生意还不错,而且从小本经营转成 了批发,日子总算一天一天好起来了。但 每每看到父亲那粗大的手和苍老的脸 庞,我心里总会情不自禁地伤心难过。父 亲——您受苦了!
  为了这个家,父亲再苦再累他也愿 意。在父亲的创业路上,曾经生意的亏损 让他历经艰辛、寝食不安;曾经成功的喜 悦让我们家生活踏实,生活过得美满幸 福。一切的一切,都少不了父亲的身影, 更少不了父亲那种敢拼敢搏的奋斗精 神,这一直鼓舞激励着我,困难时候,父 亲第一个为我遮风挡雨,鼓励我奋进;伤 心时候,父亲第一个为我开导,教诲我做 男儿要坚强……年少的劳累,使得父亲 现在的身子时常不佳,因为工作需要,我 也没能天天陪在父亲身边照顾他、孝敬 他,我能做的只是用我粗陋的笔墨写下 对父亲的思念:感谢我的父亲!
其他文献
有一个叫万永元的汉子,身材魁梧,孔武有力,曾拜师于少林寺孤云住持学武艺,以拳脚棍棒功夫闻名当地,称霸江湖,自诩为“万人雄”,从其习武者数以百计。  民国九年的一天下午,万永元在东塔寺教授徒弟武艺,看热闹的人围了里外三层,万永元看着众多的围观者,更是春风满面,得意洋洋,不停炫耀自己的武功,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然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老汉牵着一个约十来岁的小
期刊
天又下雨了,越来越喜欢下雨的日子,下雨的夜晚总是让人神清气爽。  洗了一个热水澡,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跳跃着想唱歌。  吹风机欢叫着吻干了我的长发,发丝就很张扬的在肩头散了开去。穿上舒适的居家服,沏一壶带着绿色气息的铁观音。于是,温馨的室内,有茶的清香弥漫着,生活的美好,便和我同步而行。  无论是怎样忙碌的日子,都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喜欢给自己找点生活的乐趣,因为只有那样才会让疲惫的身心放松下来。  
期刊
也就在这时候,突然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只飞镖,准确地钉在那举着手枪的人手上,那人大叫了一声,手中的枪顿时跌落在地,而另有一只枪却又飞快地顶在了闭着眼睛正要转身的李南辉的腰间,却又见一把椅子飞了过来,刚好把李南辉打倒在地,枪响了,李南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    第四十章神秘之人从天而降    那几人见公孙九落入敌手,果然不动,却是大笑起来。  季伟凉奇道:“你们笑什么?”  几人异
期刊
一    在银湖基地307这间既狭窄又腌穳的房间内,置着四张上下层铁床,中间仅有二尺宽的通道。在这四张蚕架般的铁床上蜷着八位口音不同的汉子;其中有个叫梁朝伟的人——尽管他的名字带有响亮的伟字,但他却无响亮的成就,就连梁朝伟也承认辱没了这个伟字。但也不能否认这个伟字没给他带来一丝好处。他的身躯像挺拔的树,还有与众不同的宽额。飘逸的浓眉,光泽如珠的眸子,像崇山峻岭般的鼻翼,以及浑身凸出的肌腱,总之,他
期刊
妙笔添一字  江 宜    我们写文章,要力求精练,文理通顺,使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文章切不能写得拖泥带水,可写可不写的字不要硬塞进去,应该要写的字一定要写,不能漏掉,否则文句的意义会变味。我在这里讲一个在中国大革命时期发生在湖南报纸上的一个故事:  贺龙元帅出身于贫农家庭,自幼嫉恶如仇,崇尚光明,早年为反对当地官府的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他手拿两把菜刀组织贫苦大众起来夺取盐局的武器,开展武装斗争。
期刊
通过朋友介绍。我进了镇上的煤矿,在那里做了一名井下消防员。我们的任务是在井下各大小巷道的壁顶上增加、修复防火袋,同时还要换水加水,防止瓦斯爆炸的毁灭性冲击波。当然,我们还要进人无人区,也就是说,瓦斯浓度较大的地方都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在那里,我们要用沙子、水泥和砖块封堵废弃的巷口,防止瓦斯蔓延。  井下的大小巷道形如蜘蛛网,错综复杂,如果不慎走错路,就会危险重重。  永远难忘我们第一次进入风门,在工
期刊
这天,王伟刑满释放回家,宿舍楼下一条大黄狗追着他狂叫,他用行李拦住狗说:“大黄,你咋不认识我啦?”  狗主人见了过来说:“是王局呀!你减肥了?”狗主人盯着没有了将军肚的王伟怪怪地一笑,“局长,虽然你没有了大肚子,可大黄哪会认不出你呢?你当局长时要吃它,它见了你就躲;对了,如今你不是局长了,它就不怕你了。”    傍宝马    女友小雪最近买了辆小车,周末那天拉着我到处兜风。来到一个小吃街附近,我们
期刊
1、田红亮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刊登了一则交友启事,想不到这则不足五十字的启事,他竟在短短一月内收到一百多封应征信,应征者大多是打工一族的异性朋友。也许那些打工朋友也像田红亮一样,打工生活枯燥乏味,喜怒哀乐无处倾诉,思想情绪极度压抑,所以需要朋友的关心,更需要情感的抚慰。  田红亮是在一家电子厂上班,当一名QC检验员。但是,他不是那种来回走动自由自在的巡检员,而是相当于成天坐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劳作的员工
期刊
人生犹如岁月之四季,有春天的耕种,夏日的生长,秋季的收获,寒冬的捡藏。我的人生春天,是在打工中度过的。我在这个人生春天里孕育了思想。磨练了意志,收获了成熟,坚定了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丹东开启了我的人生之门    1995年中学毕业后,我在家帮父亲打点生意。在父母眼里,打工是为了生计,为了挣钱,是没有办法而为之的事。按我家的条件,我原本是无需出门打工的,但我却向往外面的世界。何况。老家已经没
期刊
郊外的草地上,年幼的孩子正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前跑,追赶着前方那只飞舞的蝴蝶。年轻的妈妈跟在后面,大声地在提醒:跑慢点,小心摔跤!这样的场景。最后多以孩子的摔倒而结束,因为那只蝴蝶是那样的美丽,实在无法让孩子放慢奔跑的速度。  长大以后,我们又重新有了追逐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可能是父辈们一直以来寄予的期望,可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重任,也可能是为了最大限度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它们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