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内在的动力。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才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中学生爱玩好动,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兴趣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兴趣 方法 教师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他们的自尊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些宽容,不要一味批评与指责,特别在对待英语学得不好的后进生时,应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并且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教师可多用Try again Don'tworry.Takeit easy.I believe you can do it等语言,尽量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另外,教师的评语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被老师表扬,而且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特别是后进生,在他们答对题时,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1.教师要改变角色,善于和学生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不高高在上。教师走向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也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喜欢、关爱。有时教师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面带微笑,从容而自信地走上讲台,会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
  2.教师应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语对学生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教师在评价中应力求准确、到位,注意方法、技巧,灌输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中学生好胜心强,自尊心强,感情丰富,而且容易激动,这些特点不可忽视,而应予以很好的利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马上给予评价,经常说“Good”“Very good”“OK”“Much betterthanbefore”“You havedone a good job”。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他们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总之,一个不会赞美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应试教学模式影响,有些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结果培养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的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这要求英语教学活跃起来。因此,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趣味性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尽量使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到使用当中去,才能较快地培养起来。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感知英语,把学生放在一个英语环境里,用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设法创设英语情景和气氛,使学生宛如置身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养成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无意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兴趣也就由此产生。
  2.注重中西文化的渗透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世界意识与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英语国家的一些习俗与文化往往跟我们出入很大,所以当学生将自己的文化习俗与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时,心理往往充满了乐趣。这时,课堂上常常是欢声笑语,兴趣也就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
  
  三、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科任教师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中学生“亲师性”较强,但他们的逆反心理也强。这个心理特点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他们佩服、喜欢科任教师,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讨厌某位教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这位教师授的课。因此,教师应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
  1.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不断进取。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运用一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侯检菊、肖武云、曹群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西北医学教育》,2005
  [2]李兵,《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主性》[I],《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9期
  [3]李晓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4]谭萍萍,《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湖南教育》,1999
  [5]贾冠杰,《外语教学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文章对安阳在周边城市群中物流发展的地位做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安阳在周边城市群中的地理地位,分析了安阳与周边城市在物流方面的差距、优势,结合河南省、安阳市的相关政策,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系统在丘脑的重要接替核团.MGB的丘脑-皮层神经元(thalamocortical neuron)发出上行性纤维投射至听皮层,同时接受听皮层的皮层
神经活性甾体是指神经组织中具有活性的甾体激素,根据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1)通过细胞表面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产生效应,这些受体包括GABAA受体,NMDA受体等。(2)通过G蛋白偶
在会计学术界,合并会计报表一直是会计难题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发展的根源,进而阐述了三种不同的合并会计报表方法的内涵,通过对几种会计报表合并方法交叉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抒情性是最强的,它是集形式美与情意关于一体。由于古今表达、措词、句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抓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才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成本控制管理科学化。近年来,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出现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
情景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景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设计《黄河的治理》的教学时,以情景教学黄河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正大刀阔斧地推进,它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把握新课标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5)指导能力;(6)反思能力。  关键词:课改 教师能力 把握课标 参与 合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会逐渐出现分化现象,即学生整体的语文成绩会从差别较小逐渐向较大发展。对于高一的教育教学而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学生的分化至关重要,现从学生语文科分化形成的成因去探究防止分化的有效措施。  一、语文科学习分化的原因探究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动力,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