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灌模式对晚播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华北严重缺水区晚播冬小麦耗水规律及高产高效灌溉制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W0)、1水(W1,拔节水)、2水(W2,拔节水+开花水)、3水(W3,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和4水(W4,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等五种春季灌溉模式,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晚播冬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在晚播且免浇冬水条件下,春季每增加750m3/hm2的灌溉水量则减少土壤水消耗量约440m3/hm2,增加小麦总耗水量约230m3/hm2;从播种到拔节,小麦阶段耗水强度低,此生育阶段控制灌溉可显著降低总耗水量;春季第一水推迟至拔节期可提高土壤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比例至50%,土壤水利用率增加;开花前仅灌一次拔节水可基本满足拔节-开花期耗水需要,其群体库容量与开花前灌起身水+孕穗水模式无显著差异,且由于相对降低了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显著增加了群体粒叶比;晚播密植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是群体库容形成的主要贡献因素,在保证大库容建成条件下,灌浆期灌水会降低开花前贮藏物质向籽粒再转运比例,而后期控水可显著提高开花前贮藏物质再转运比例和对库容填充的贡献率,且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增强了库对源的反馈促进作用,使花后单位叶面积的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这可补偿后期水分亏缺对叶片光合生产的不利影响。连续两年试验结果显示,晚播密植条件下,春季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可以实现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统一。
其他文献
<正>近期,杜比实验室及爱奇艺共同宣布,通过最新的爱奇艺app为iPhone、iPad和iPod touch用户推出杜比音效(Dolby Audio)内容体验。现在,国内iPhone、iPad和iPod touch用户可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科学的预见人类开发或生产活动的不良影响,在我国的环境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正>恋物癖是指对性爱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迷恋。患者一般通过抚弄、嗅、咬某物来获取性快感。所恋对象可以是与性有关的,如头发、内衣等。恋物癖不同于易性癖,但都属于性
民间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是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随着国家层面的法治范围不断向基层延伸,原有的习惯法资源不断被国家法系统所扬弃和整合。在此
目的探讨出生前暴露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子代雌性大鼠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性成熟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按雌雄1:1合笼交配。若受孕,从此日
教育实习范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教育实习工作,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功能,是师院校多年来探讨的主要课题。《紧扣培养目标,努力加强和改革教育实习》从理论与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大恒肉鸡培育与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我们报导一种适用于多种液体弱吸收光谱灵敏测量的脉冲染料激光光声光谱技术。由于苯(C6H6)的 C—H 键延伸的六次谐波,我们利用这一技术测量苯在607nm 附近的弱的可见吸收带.在
谷氨酰胺因其对人和动物中的重要生理作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谷氨酰氨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为快速繁殖细胞优先选择的呼吸燃料,如粘膜细胞和淋巴细胞;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组织间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