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角下的高校典型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典型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榜样示范、传递引导等德育功能。本文基于高校场域,客观反思高校典型教育的困境,并从微观视角对高校典型教育如何嵌入生活进行实效性研究。
  关键词: 高校典型教育 偶像 实效性
  典型教育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典型代表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能够凝聚人、塑造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典型教育因其直观形象的模范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变化,典型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弱化。本文将探讨高校典型教育的作用和所面临的困境,系统研究微观视角下的高校典型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先进典型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下的反思
  典型教育,是以典型的高尚道德、先进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他人,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典型教育将抽象的教育化为身边的人与事件,具有直观具体性。
  典型教育作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典型本身代表了特定的时代精神,同时反映了特定的时代需要。通过可观可学的典型,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典型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典型人物与事迹的宣传,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接触与学习,从而引发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1]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高校典型教育的重视,同时反映出典型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典型教育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英国思想家洛克指出:“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教育这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里。”通过典型的言行,把高深的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和抽象的道德观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者从这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典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2]。典型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具有直观形象性、目标确定性与学习自愿性。典型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道德的本质,是先进思想或者符合事物发展行为的具体体现,典型的先进思想和典型行为,能够引领学生提升自身的行为标准,进而进行学习与推广,具有示范的带动作用。同时,典型是来自校园生活中而且能够反映某些特质的学生,而又与典型教育客体有天然的联系,容易引起情感和价值认同,达到影响带动的效果。
  二、高校典型教育的困境:与偶像崇拜的对比研究
  高校是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前沿,各种新视角、新观念、新创意不断涌现,形成高校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批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形成自我意识主体化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兴起与发展,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明星偶像逐渐成为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这种现象体现出传统典型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与偶像教育的对比研究具体分析。
  1.从两者的内容来看,典型类型单一,无法反映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青年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性,以其个人魅力吸引青年或者以其个人流行、青春、个性等元素吸引青年人。青年很容易将偶像加以神化,放大其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容易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学生所选择的偶像和学校所选树的典型鲜有重叠;传统的典型类型单一,容易过滤“平民偶像”,树立的学生典型往往都是高大全的形象,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者范中杰认为传统的典型教育存在四大缺陷:一是典型形象呆板;二是种类单一;三是内容陈旧,难以激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参与;四是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典型的要求整齐划一,使青少年难以对典型难以产生心理认同[3]。
  2.从两者的特征来看,典型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目的性,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
  偶像具有理想性和幻想性功能,与个人的心理成长有很大关系;而典型则多具实用性、现实性和替代性功能,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特别关系[4]。学生的偶像崇拜属于自发行为,不受学校等行政力量的约束;学生不断地适应潮流更换自己的偶像,而学校则不停地加强传统典型教育的力量驱赶偶像。从两者概念看,偶像包含的范围更广泛,是学生出于心理共鸣自主选择的;典型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基础在于学习与模仿,在高校校园里推行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典型人物,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化功能而选树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激励效果。然而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一定的重叠,偶像在一定情况下,同样可以发挥其教育功能,而典型可经过培育上升为学生所崇拜的偶像。
  3.从两者的组织机制来看,典型教育主要依靠行政化力量,容易忽略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典型选树方式趋于简单直接,完全依照制度化的标准选树典型,当前学生典型的选树模式主要是借助行政化力量进行推动的。这种以行政化力量推动的典型选树工作往往忽略学生个性,容易忽略学生群体所散发出的力量。这种模式下的典型教育往往强调的是指导性、干预性与传递性,通常是采取自上而下,一步到位的宣传方式,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偶像崇拜往往是青年学生的自发行为,这种形式是自下而上的,并且和社会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学生自觉的偶像崇拜特点看,主要是青年学生自发的追求,自觉地从偶像身上获取情感依附与心理认可,希望复制一些偶像的成功之道,为自己的成长提供途径。从组织方式看,偶像的包装往往将时尚元素和一定的营销手段相结合,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影响力接近学生,达到影响青年学生的目的。   三、高校典型教育的发展思路:基于微观视角的工作研究
  从与偶像教育的对比中,单一化的选树标准、由上而下的选树逻辑、传统的选树方法与多元文化价值和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发生矛盾,因此,必须使典型教育与青年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相适应,与学生多元诉求相结合;必须使典型教育与时代背景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日常生活中。
  基于微观视角的典型教育发展思路,通过研究时代背景、文化发展与学生行为特点,将高效典型选树工作置于时代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微观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典型教育的参与性;善用学生典型的微观力量,发现不同学生个体的闪光点,实现青年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借社会发展的微观秩序,将典型教育与时代发展内在逻辑相结合,使典型教育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这与解决传统典型教育的困境相呼应,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基于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1.注重“微链接”,实现给予式向参与式模式转变。
  在高校典型教育中,被树立的先进典型一直被看做是教育的主体,而接受教育的对象则是客体。先进典型教育就是主体向客体灌输榜样的先进思想,客体首先作为接受主体接受信息,然后作为主体发生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先进典型教育才算完成。高校典型教育的实践长期处于“主体—客体”的两极框架之中[5]。然而,当前信息化生活已经融入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之中,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由传统灌输式、给予式的单向工作模式向启发式、参与式的互动模式转变。典型教育必须跳出“主体—客体”的两极框架,探索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打造一条“微链条”,将学生参与性与典型教育相结合,基于相互“信任”在网络中重构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实现典型与接受者同呼吸共生长,使得原本的主体-客体关系变成同质性的主客体共生关系。
  2.善用“微力量”,形成“群星璀璨”的育人效果。
  随着社会中平凡个体力量的增强,其个人所代表的价值也逐渐显现,社会个体更加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高校典型教育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较于偶像明星具有现实可感性。然而,传统典型教育却忽略这一优势,塑造的典型多给人以智力非凡、能力超群、人格完美、贡献重大等感觉,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高、大、全”的典型形象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太远,感觉不是在“作秀”就是过时。为了避免这种弊端,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身上的“微力量”,强调典型个人一个方面的价值和优势,挖掘平凡学生中的闪光点,增强典型选树的类别,切实增强典型的可学性与真实性,大力营造“处处有典型、人人可成才”的校园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的典型选树格局。
  3.强调“微秩序”,实现组织动员与主体推动融合。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任何时期的社会秩序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任何忽略社会文化发展的制度绝不是社会良性秩序。传统的典型选树工作往往忽略学生群体所散发出的力量,这种单靠制度所推动的典型选树模式,忽略制度赖以存在的历史文化心理基础,容易走入“理性建构论”的误区。“微观秩序”是在遵循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其微观的联系。对此,高校典型教育必须适应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发力量。对此,可借鉴明星传播的策划方案,积极引入社会化团队力量,对典型进行真实的“偶像化”包装,改进传播,扩大影响;借助明星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将先进典型精神与对应的明星相捆绑,增强宣传效果。
  基于微观视角的典型教育工作研究,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否定。以前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典型教育成效较好地证明这一点,这是不能够否定的。以前的典型选树机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现在的研究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希望有所发展,希望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典型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6号文).
  [2]王峰伟.典型宣传效应“短期化”现象透视[J].思想政研究,2009(4):175-176.
  [3]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2001(5):49-50.
  [4]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9):17-21.
  [5]兰陈妍.先进典型对大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42-43).
其他文献
美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和控制,财政审计是美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美国的财政审计早在美国宪法制定之后不久就开展起来了,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
我们在审计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相互拖欠贷款,形成了新的三角债。如有的生产汽车零件的企业,因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而欠了其它加工企业的加工
去年9月审计署提出了要加强预算单位银行帐户审计,规范预算草位银行开户行为。我就预算单位银行帐户审计的途径和思考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共同探讨。我认为银行帐户审计主要从
摘 要: 文章结合格赖斯、戴维森、博吉等语言哲学家和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部分思想对文本意义理解进行了思考。文本理解是读者多层次对文本建构连贯的记忆表征和推理的动态过程,文章主要从文本的命题意义与文本解释两个层次探讨文本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 语言哲学 阅读理解 文本意义  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语言在不同层面(如词汇、句子、段落与篇章)上的意义问题。本文感兴趣的是在篇章阅读方面的意义
β-葡聚糖是大麦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大麦加工及啤酒酿造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β-葡聚糖在谷物中的含量、结构、理化性质、在啤酒酿造中的影响以及β-葡聚糖
丽水地处六江之源,山清水秀,生态优良,自然风光绮丽,有“中国第一森林浴场”、“华东天然氧吧”、“浙江绿谷”之美称,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后花园”,承担着全省乃至整
<正>~~
期刊
期刊
1缩短糖化时间即Pagasus过滤系统、Merlin煮沸系统和Strom—boli煮沸系统成功地优化了糖化过程,并解决了糖化车间的技术难题。配套斯坦尼克的ShakesBeer糖化锅,克朗斯公司可以
对于啤酒酿造而言,纯种酵母纯净发酵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酿造过程环节多,周期长,营养丰富,使得染菌极为可能。因此,要对有害微生物加以控制,针对污染微生物种类、数量确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