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患者口服及局部注射类固醇疗效的临床和神经超声评估研究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临床评分及神经超声评估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连续入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42例,按入组序号随机分组,单号患者口服类固醇(口服组,22例);双号患者腕管局部注射类固醇(注射组,2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确定电生理异常程度即轻、中、重和极重度。治疗前、治疗后1月进行临床评分以及高频超声检测。临床评分包括CTS总体症状评分(GSS)、波士顿症状严重程度(SSS)和功能状态评分(FSS);高频超声横向扫描测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包括腕管入口、中部、出口、前臂4个层面(CSA1、CSA 2、CSA3、CSA 4),纵向扫描测量最细和最粗切面的直径(D1、D2),并计算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差值(△)和比率(R)。结果两组GSS、SSS及FSS等临床评分,CSA1、CSA2、CSA3、D、R-CSA等超声检测参数治疗后均减少(P<0.05)。治疗前后差值△CSA1、△R-CSA注射组较口服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及中度CTS患者中,注射组△CSA1、△R-CSA较口服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和极重度患者,两组各参数均无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CTS患者腕管局部注射类固醇,其短期疗效优于口服类固醇组;超声评估疗效有临床意义,且△CSA1联合△R-CSA能够更好的评估。
其他文献
本文得到了U-统计量的几乎处处中心极限定理(ASCLT).在EX1=0,EX21=1下,Berkes等[7]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i.i.d.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的函数型ASCLT,本文在同样的条件下取得了类似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及SOCS-1的表达,分析PD-L1及SOCS-1在DLBCL中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
本文研究高维退化系统在小扰动下的动力学行为,在共振的情况下,利用延拓的方法,讨论了扰动系统不变环面的保存性,并利用推广的Melnikov函数、横截性理论讨论了同宿于不变环面
首先给出了May谱序列E1^s,t,u项的几个结果,然后利用这些结果和关于ExtP^s,t(Zp,Zp)的一个估计(P为由mod p Steenrod代数A的所有循环缩减幂P^i(i≥0)生成的子代数)得出了乘积γtl1g
本文给出有限域F=Fq上一类方程(?)当指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在Fn2上解数的一个直接公式,这里dij>0,ai∈F*,b∈F,q=pf,f≥1,p是一个奇素数,0<n1 ≤ 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