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演绎逻辑法,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的概念结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社会学理论,从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对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文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城市文化 影响机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
  体育赛事是体育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但至今对体育赛事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定义,发现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认识已不仅仅是“运动竞赛”,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生产活动”。该研究是依据投入—产出的线索提炼体育赛事的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的,文中所述大型体育赛事是指以赛事组委会为生产者,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劳动和各类运动设备等资本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大型生产活动,包括国家级各类综合性运动会和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或由世界体育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单项赛事等。
  (二)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
  大型体育赛事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能够吸引世界上众多城市争相举办,归其根本,在于它的特殊性。所研究的大型体育赛事被看作为一种生产活动,那么根据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提炼出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征。
  (三)城市文化的概念结构界定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结合研究,认为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以及在此种意识形态、制度、组织结构的影响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城市文化的内涵,分别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城市制度文化3个方面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
  (一)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质成果,包括物质产品丰富程度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情况。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交通、通讯等人工自然环境。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影响
  城市精神文化是指城市社会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取得的精神成就和观念性成果,以及以此为指导的行为。在价值观方面,大型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会吸引大量观众观看比赛,而竞争性又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在行为方面,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
  城市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城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它们大多以法律或规章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对城市居民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效力。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制度的影响上。规范性是大型体育比赛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比赛的经验:更为规范的比赛制度,以及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制度(彩票、群众体育等)的革新。如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务院就相继发布了《彩票管理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两部行政法规。此外,2009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规章2件,规范性文件4件;地方人大和政府发布地方性体育法规和政府规章5件。除了章程的修订完善,在俱乐部管理、竞赛组织及开展、运动员注册、裁判员工作等各方面也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逐步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内部规范。这些政策制度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型体育赛事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又共同促使赛事组委会不断更改比赛规则、制度,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纵观乒乓球运动规则的改变历程,可以发现几乎每次赛事规则的改动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20世纪80年代球拍和发球规则的改变,使比赛更为激烈;20世纪90年代改变选手服装、场地器材,改善了乒乓球比赛的场地氛围;21世纪增大“球体”,浓缩“11分赛制”,“发球无遮挡式”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再如,20世纪90年代的NBA越来越强调防守,致使球赛不再像过去那样精彩,球员伤病增多,进球减少。NBA组织了一个包括球员、教练、官员和老板在内的特殊委员会,经过一个夏季的研究,推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对犯规的判罚、改动进攻24秒规则、5秒钟规则等。这一系列规则的改变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
  三、结论
  古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工程,它波及甚广,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文章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性质和城市文化的结构为基础分析得出:大型体育赛事以其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性对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举办城市的文化。但是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在某些方面,举办城市文化也会对大型体育赛事产生影响,因此这是一种互动关系。对于举办城市文化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将成为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红光.体育赛事也能成为城市象征[J].经济日报.
  [2] 罗建英,丛湖平.商业性体育赛事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关系[J].
  [3]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
  [4]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
  [5] 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6] 王守恒.北京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研究报告[M].北京:同心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相信大家都知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在我国,武术一直受到关注,并且被列入到体育课堂当中。太极拳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为了在高校当中更好地推广太极拳项目,整篇文章从目前太极拳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校太极拳 教学 问题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的运动需求特别是对休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传统的跑步、太极运动等等,已经无法满足。全健排舞作为一个新兴的休闲运动,不仅融合了现代舞和民族舞蹈,而且还在里面加入了许多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武术动作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就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改对策,以达到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 武术 教学方法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2  摘 要 本文对全国第六、七、八、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进行统计,与湖北省第五、六、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的统计进行比较,为湖北省在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进一步挖掘以及优势项目上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优势项目 人才培养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
期刊
明末清初龚贤(1619-1689)山水画的创新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无疑具有典范的意义.他强化积墨的运用和画面气氛的表现,突出“画意”,相对地削弱“写意”,从“白龚”——“灰龚”—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传统武术要实现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策略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传承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强势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空手道运动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并运用相关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空手道运动的美学特征,空手道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体育美,本文着重从空手道的文化内涵分析其体育美,使空手道美学中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与运用,营造空手道新世纪体育美学的大厦。  关键词 空手道 体育美 人文精神  一、前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教学内容需要在原有图形之外自主建构一个新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方法在学生之前的几何学习中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因此成为教学难点.通过尝试讲授法
新课程强调主动学习,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就是主动性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有:兴趣激发、情绪感染、语言激励、巧妙刺激等等.本人认为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