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手道的人文特征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空手道运动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并运用相关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空手道运动的美学特征,空手道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是体育美,本文着重从空手道的文化内涵分析其体育美,使空手道美学中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与运用,营造空手道新世纪体育美学的大厦。
  关键词 空手道 体育美 人文精神
  一、前言
  空手道是一项起源于中国武术的运动。在日本,经过长期发展与改造成为一个重要的武技项目。空手道的形成是无限智慧的结晶,目前空手道运动已经在国际上得到极大的推广与普及,这已然暗示着空手道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一项运动,而是面向世界的运动项目。空手道的传播凸显了人类发展理想中蕴涵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在健康、正义、善良、协作等价值中在天人合一以及和而不同意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从该项运动的礼仪、规范和健康的人文美来展现空手道运动的人文精神魅力。
  二、礼仪是空手道人文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对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对于空手道来说,礼仪是空手道精神内涵的代表,是自我超越,坚忍不拔的信念,是追随尊严、忍耐、感激的人生信条。空手道吸收中国古代儒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信义、仁爱、清廉、勇武的传统文化思想,并融合日本武术道精神,形成了具有独特而鲜明特征的空手道礼仪文化。
  在格斗中不重礼节,则等同于野蛮的行为,因此,礼仪作为空手道文化内涵和武道精神的外在体现,其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空手道的礼仪分为两种:一种是立式礼,即鞠躬礼;一种是坐式礼,即跪拜礼。立式礼是空手道中最频繁的礼节,在进出道场、训练开始前,训练终止时,后辈遇到先辈,师生相遇时都要行立式礼,表示互相尊重。在空手道礼仪中,有一种礼语“OUS”,它的含义是耐心、尊重、感激以及坚持。在训练时,这种礼语还起到了对自我的一种鼓励,对自我精神的支持。空手道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为了克服自己的沮丧心态继续训练,必须有耐性与决心,那就是“OUS”。在进入道场、练习完毕、回应教练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行礼并大声说“OUS”。礼仪作为空手道文化的精髓,必须严格遵守这一规则,每一个学者必须不折不扣践行“礼”的要求。
  三、规范是空手道运动的行为准则
  空手道十分注重其文化宗统的传承,各流派有着十分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以确保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正本清源不被异化。空手道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乃至现在风靡全球而始终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技术风格,跟其严格的规范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技术中,强调“一击必杀”的威力与“寸止精神”的统一,空手道是人们在生产、斗争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实战攻击性,追求“一击必杀”的威力,并将此作为组手比赛中评判选手技术是否得分大的精神要旨。但同时又需要强调人性化,避免造成伤害事故发生,所以需要点到为止的“寸止精神”。这同时也是空手道练习者的道德规范。
  在训练场上,任何情况下学员都绝对要服从教练的安排,学员进入空手道道馆必须严格遵守道馆纪律,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对技术要刻苦学习,追求高超的技艺,要随时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
  四、健康是空手道参与者的终极目标
  人类,是所有生物中最能够自我欣赏的物种,所创造的文化具有高于任何物种的独特审美价值。对于健康的追求,是体育主要表现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文精神,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加和谐的身心。空手道作为武道项目,始终以身心健康为终极目标,从内到外,无不流露出健身和人格修养之价值。空手道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者达到一定的自控水平,使人的精神和肌体更加协调,更高地追求身心的统一,内外的统一,精神和力量的统一。在空手道练习中,对身体的力学结构、力量的集中与放松、速度的控制、肌力的强化运作、节奏与时机、腰劲、呼吸等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练习中,要有不断突破这样难点的毅力,才能算作正真的空手道学者。
  空手道素有“君子之拳”的称号,正是因为它有道义精神与止戈为武的宗旨。在与对手切磋时,为了保护对手,不使其受伤害,所以空手道要讲究寸止原则,在击中对手前一寸处停止,不能直接击打,在使用摔技时,必须要保证对手安全着地,否则视为违反空手道宗旨。可以看出空手道的理念涵盖了心理和精神人格的发展,倡导个人修养和武道修为,这其实与中华武道理念是相通的。
  五、总结
  对于空手道人文精神的浅析这只是皮毛,本人因才疏学浅,对空手道的人文价值只能先从皮毛出发,对比中华武术,从这些皮毛其实也能看出中华武术发展的不足,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派系众多,各自之间的礼仪、规范都有所差异,很难达成共识,希望中华武术能多学习同类项目的发展,创出一条全新的中华武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建平.空手道教学与训练[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小明.体育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
  [3] 陈少宇.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基础部).20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因为学习有困难、专业不理想、就业难度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愈发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针对性的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欧山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员配置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现状、企业战略的基础上,对俱乐部现阶段的人员配置过程进行优化,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方案。本文通过运用所学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对人员配置问题进行规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抢占
弘一临《石鼓文》rn弘一(1880-1942),原名李叔同,1918年于杭州定慧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浙江平湖人.弘一法师精研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篆刻及诗词等艺事,书法远宗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相信大家都知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在我国,武术一直受到关注,并且被列入到体育课堂当中。太极拳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为了在高校当中更好地推广太极拳项目,整篇文章从目前太极拳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校太极拳 教学 问题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的运动需求特别是对休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传统的跑步、太极运动等等,已经无法满足。全健排舞作为一个新兴的休闲运动,不仅融合了现代舞和民族舞蹈,而且还在里面加入了许多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武术动作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就目前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改对策,以达到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 武术 教学方法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2  摘 要 本文对全国第六、七、八、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进行统计,与湖北省第五、六、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的统计进行比较,为湖北省在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进一步挖掘以及优势项目上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优势项目 人才培养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
期刊
明末清初龚贤(1619-1689)山水画的创新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无疑具有典范的意义.他强化积墨的运用和画面气氛的表现,突出“画意”,相对地削弱“写意”,从“白龚”——“灰龚”—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传统武术现今的发展状况,指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传统武术要实现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承 发展 策略  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传承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