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今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从而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改进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历史,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使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关鍵字: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兴趣 快乐教学
  教育部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在学生眼中“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赫然在目,传统的历史方式死记硬背大量的年代,人名,事件使得学生反感,课堂枯燥,使得学生反感。除此之外,引导者教师应该负首要的责任,课堂的讲课艺术也是学生是否喜欢历史课堂的重要原因,学生如果喜欢某个老师的讲课方式,他必然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既而课堂认真。试想,一个目无表情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下面的学生估计大部分都会分神,就算是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在心理学看来,学生的精神集中强度最多只能维持25分钟,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这个特点来安排课堂教学,不要一直保持一样的学习强度,要适当地加以调节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历史。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标准,诸如教材,学生社区,网络和图书馆都是实现历史教育目标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教材和课堂仍是最重要的,新教材里每个单元都安排了活动课,如能开展应该也很丰富多彩的,但是在大部分的学校是开展不起来的,特别是生源差的学校,这样的活动课恐怕一个学期也难有一次,至于让学生实践,调查,写论文,访问,更是空谈。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基本能授完课就要赶着复习了,就算好的学校,为了应对考试,很多学校的老师宁愿把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来写练习,来考试,也不愿意把过多的时间用于这种活动课,所以学生感觉历史枯燥。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课堂的40分钟的,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并且对其产生很大的兴趣,一些课外的活动才能自主开展,这个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历史课堂需要快乐地教学,要不然历史教学将进入一个死角,更谈不上教学改革。现在大家都在探索:新课标历史课程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怎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些我认为都是快乐历史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课堂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传授学生快乐和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是一件轻松和快乐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超乎的作用。实践证明:在影响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与以后的个人发展的众多主观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才会自觉地去学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主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是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所以运用情感来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一个关键,历史课的教学也要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个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地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能开阔学生视野的材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快乐和兴趣中度过了一节历史课,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快乐,所以他们期盼下节历史课到来,他们总觉得历史课总能引入一些他们不曾知道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能引发他们的兴趣的。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我觉得教师不要照本宣科地念教材,特别是文科类的科目,如果教师上课只是把书本读一遍,那学生会对你的课堂是越来越没有兴趣的,他们总是认为这个课又是读课本还不如自己看,因此他对这个课堂已经很抵触了,那课堂的效果就达不到了。作为教师,我们是引导学生把原来基本的知识条理化,重点化,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再把课本听一遍。据对学生的调查,9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入些课外的知识,不要照课本读,所以老师们只要认真寻找,留心教材,每一课我们总能找出点能丰富课堂,增加学生兴趣的材料引入课堂的,除了寻找材料,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生活的例子而又与历史能结合的,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和生活化,我们可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和他们生活贴近的材料。每个老师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历史课堂的“快乐”的,而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快乐”。
  当然,讲究教学的“趣味性”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了趣味而“趣味”,关键是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交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让他们思考回答,在沉闷之中加进乐趣,相信你的学生会爱上历史,快乐地学习历史。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调脂消斑丸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书画院、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
这里的威,指建立在班级管理与教师自身的知识素质之上的威。班级主任,是官,小得没品,非官,其管理的班级日常繁琐之事,确特别多。需要有出色的管理智慧,方能游刃有余。俗话说,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新的地理教学要求,需要中学地理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情境引入法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本文具体论述了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以利于情境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 情境教学法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地理教师
或许大家都知道温斯顿·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外交家、演说家、传记作家、发明家、历史学家和画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
论文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
贵州省小学语文第四届优质课评比活动于2007年5月14日--5月17日在凉都六盘水举行.其问,我们不仅观摩了来至全省各地选拔推荐的19节语文课,还有幸聆听、欣赏到了全国特级教师
目的:探讨活血健脑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鼠脑组织的保护机制。 方法:先以饥饿、疲劳等手段建立气虚血瘀证模型,然后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建立SD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模型。将
完整的性别关系应包括女性之间的关系、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对女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