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源寻踪之妇娲补天石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烈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则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女娲用以补天的五色石异名“女娲石”。女娲石产自何地?它有什么特色?《太平御览》卷五二引《王歆之南康记》云:“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在赏石界,女娲石被公认为最古老的奇石或美石、雅石。引文中之“归美山”在何地何处,尚未及详考,但据山西省社科院教授孟繁仁先生多年实地考察与深入研究认为:传说中的女娲氏不但确有其人,并且是活动于三晋大地上的山西人。孟先生的这一研究成果主要是根据三晋大地尚存的历史遗址、遗迹来证明的。例如:在晋南吉县壶口瀑布旁有距今一万多年前描绘的“女娲造人”和“女娲炼石补天”的原始岩画(岩画是记录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史诗,是石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晋东南晋城市浮山有女娲炼石补天的女皇窟;在长治市东南天台山上有女娲炼石的望儿台;在黎城县广志山里有女娲足迹所至的女娲庙;在晋中平定县东浮化山有女娲炼石的补天台;在晋南洪洞县侯村还有女娲氏的陵寝女娲陵。如此看来,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活动区域全在太行山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境内,故太行山古时称作“皇母山”或“女娲山”。
  我们在研究“女娲石”过程中欣喜地发现,无论是晋南中条山里的历山彩纹石和晋中昔阳县周边的大寨石还是平定县东浮化山里的“山石呈赤色,入水浮而不沉”等等目不暇接的奇石品类,既有五彩斑斓之美石,也有能发出清脆悦耳如乐声的响石。这些奇石的所有特色同传说中“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天澄气静,闻弦管声”的女娲石相比,何其相似乃耳,它们不但让人遐想无限亦可互为印证。因此,女娲补天石不只在山西,乃至在中华赏石文化艺术中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力都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的一天,我回乡下为岳父大人祝寿。酒足饭饱后,家人都喊着凑两桌麻将,兴致正浓,我却早惦记上后山的石头,无心恋战。一边推脱,一边换衣换鞋。这可惹恼了小舅子,他满脸抱怨:“姐夫,咱们刚好两桌,你一走,‘三缺一’,这不拆我们的台嘛!再说了,大热天的,开着风扇还出汗呢,你是不是发烧了?这会儿上山不把你烤焦才怪呢”。我嘴上讨好着,心想: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能不上山碰碰运气吗,心里总惦记着也不是个事
期刊
早在1300多年前,诗人杜甫就在《石柜阁》中写下“蜀道多草花,江间饶奇石”的诗句赞誉四川奇石。到了宋代,杜绾于公元1133年所著《云林石谱》中,四川奇石就有6种,即石笋、西蜀石、菜叶石、永康石、墨石、菩萨石。无独有偶,今日凉山所产的奇石几乎包括了上述种类,且超出甚众。  《太平御览》之《郡国志》中记载有凉山雷波马湖的乞子石。书云:“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在雷波境内
期刊
玄想  点评:杨靖    在幽密深邃的玄黑底部,岩浆般的炽烈正在翻腾。它是复杂的,也是混沌的,似乎有着粘稠的质感和炽热的温度。当它以一种蛮荒的力量冲击这片玄黑的时候,一串轻灵的泡沫,成为最早穿越黑暗的使者。凝滞、爆发,浓烈、轻盈,冲突、融会……是万物之始的混沌归于清澄,或终结之后的一缕余味。我们从石上读出了无数的玄妙,如宇宙初开,如思想启蒙。    玉兔  点评:徐文强    水冲木化石是木化石中
期刊
9月23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和阿拉善左旗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观赏石高层论坛”在阿左旗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观赏石界的近百名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和探讨观赏石产业发展大计。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及盟、旗有关领导莅临论坛并做了重要讲话。  本次论坛是中国观赏石协会为欢庆祖国60华诞举办的观赏石文化盛会,同时也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研究与科普教育专委会成立以来的重大学术活动。中国
期刊
在全国赏石文化大潮的影响下,乌海赏石文化也在向纵深发展。太阳神酒店,一座集餐饮、住宿与赏石于一体的内蒙地区首家赏石文化主题酒店在乌海市海南区落成,并成功运营。   “太阳神”取自于远古先民们刻在桌子山(在乌海境内)岩画中的图案并由乌海岩画研究专家命名。太阳神岩画反映了曾生活在乌海境内的远古先民们对太阳的崇敬心情。难得的是,在太阳神酒店的奇石展厅所陈列和展出的奇石中,就有三块以太阳为主题的黄河奇石:
期刊
红丝石的地质构成及特点    红丝石,是山东奇石中的名品,产自山东沂山北麓。历史以来资源极其匮乏,目前在临朐、青州一带有零星分布。  红丝石形成于4.5亿年前,属浅海-陆台潮坪相沉积岩,泥质灰岩。  因为红丝石在属于局部又极其特殊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石存大致三种状态:一种呈鸡窝状,石块单体小,多为透镜状或扁豆状,厚5~20厘米,平面延展0.3×0.5米至1.5×2.0米不等,层厚30~40厘米;另一
期刊
沙河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地区,因河阔沙多而得名,邢台所辖的“沙河市”名也因此而来。沙河流域几乎覆盖邢台西南部,流域范围内建有朱庄、野沟门和秦王湖三个大水库,其源头出自太行山深处多个属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峡谷群。  沙河主流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发源于山西省左权县和沙河市交界处深山之间,在蝉房乡石盆村西汇流成河,向东流经温家沟、渡口、孔家乡,终流入邢台县境内,和邢台县西部山区四道川(宋家川、将军墓川、浆水川
期刊
2009年9月23日,由中共阿拉善左旗旗委、政府主办,阿拉善观赏石协会协办的“2009·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寿嘉华,国内多位行业专家,以及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韩国等友好协会、协作单位的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电视台、中国信息报等国家和自治区新闻媒体以及业内杂志和网站对此进行了采
期刊
一、黄龙玉“生命现象”疑点初探     春城晚报2009年10月12日A08版载《上亿年黄龙玉内有生物?》一文,仔细阅后,感到很有必要阐述一下我们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科学观点。但由于尚未亲眼见到那件据称有“原始细胞团生命活体”的黄龙玉,所以只好先从晚报所报道的现象、说法及黑白图片,初谈一些基本观点:  1、云南龙陵小黑山所产黄龙玉原生矿脉,其形成时代,早已确定为中生代晚期——白垩纪(燕山晚期),距今
期刊
主办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人民政府  广东省赏石文化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广东佛山古玩城   广东大名堂艺术馆    “中国(陈村)国际赏石博览会”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赏石博览会之一。  广东陈村以举办大型赏石展会而享誉盛名,2006年,陈村被国际盆栽协会(BCI)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WBFF)授予“世界盆景赏石艺术园艺博览之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