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从改革课程专业考核模式出发,以培养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研究目的,探讨如何解决传统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中,按照能力形成顺序组织综合性、案例性、交流性和生产项目、职业资格、教学效果等方式或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建立合理、规范的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模式,并在试行中加以实践,促使学生在合理、规范的考核过程中获取相应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术专业考核模式;职业技能
  目前,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与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相关的研究,系统性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经检索“九五”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立项课题,尚未发现专门的研究立项。在此基础上,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国外这方面研究也相对较少。从2007年到2015年全国期刊发表的这方面的论文有2000余篇,但这些论文大多缺乏系统性研究,只单一地针对自己的学校,并尚未探讨出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合理模式。另一方面,与国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理论明显滞后,结论单一,难以适应市场对高职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不足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高职美术设计专业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亟待加强。
  一、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
  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一)对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作用及必要性的理论认识不够
  其中大多数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专业课程考核的作用及必要性的理论认识不够,学生认为考试就是应付家长、老师的一个工具,对于专业课程考核标准的单一化,导致能取得好成绩的永远都是基础好又用功的同学,或是那些不大用功基础却很好的同学;而相对对于基础弱,但学习很用功,进步很快的同学来说很难取得一定的好成绩。所以这样的考试单一化标准会使基础好的同学没有什么危机感,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没有竞争对手,甚至可能安于现状。但却使基础弱但很用功的同学起不到激励作用,又会让有些基础差又不大用功的同学甚至“破罐子破摔”。
  (二)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考核重点和内容存在局限性
  大多数研究者过分强调专业课程考核结果,重视依据考核成绩来评定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掌握与应用水平高低,而忽视了考核方式、考核过程、考核角色及考核氛围对学生所掌握能力综合效果影响的探讨。目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课程考核只局限于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的检验,对学生职业素养、扩展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考虑欠缺。高职美术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那么对与之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就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着考核形式过于单一、考核信度较低及考核结果公开度不够等问题,学校和老师努力想办法让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具体化,甚至还可采用课程汇报展的形式。
  (三)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模式陈旧
  高职美术专业课程的考核模式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延伸,尚未提升到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化和模块化的理论层次。现行考核模式中的考核内容并未突出高职美术专业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评价标准难以细化、具体,从而影响到对学生、对项目(考核内容)的真实评价。考核模式本身缺乏分析、评价、总结与改善的系统性循环体系,难以对考核内容与方法进行及时改进。目前,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模式与标准,尚未明确包含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价。
  二、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意义重大。
  (一)充分认识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的美术类专业,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企业岗位就业的实际需要,开设专业课考核的最终目标就是检验在课程教学中是否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说、会写、善于与社会沟通,具有现代职业优势技能与品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是对学生专业素质、职业能力综合检验与评价的有效手段。考试——这一教学的指挥棒对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考核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的提高。使考核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使考核结果能够真实的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制定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实践方案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美术设计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受到美术设计专业的扩招、生源质量高低不一等社会和教育因素方面的影响。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特色与标准受到质疑,因此必须提出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实践方案。高职艺术教育的能力培养,由最初的专业基本技能转向到综合专业能力,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要完全能够跟上以及适应以上社会变化与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基础考核方式已无法真实、全面地体现出学生对于专业课程接受、吸收多少的综合水平。合理的专业课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注意考核学生对项目实践操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对考核结果形成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在考核过程中既要有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核,也要有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操守能力的考核;在考核的主体方面既有老师的参加,也把学生小组及学生个人融入在考核环境中来。例如:在课程中情境室内设计为工作室或实际工作环境,教师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施。在课程情境中教师以适当的管理和指导为主,学生转变角色,学生的学习活动则在仿真或真实的情境中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教学过程完全按照室内设计公司流程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整体实战操作,完成的作业即为项目成果,也就是企业要求的产品,作业按照企业的产品标准进行评定。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来核定成绩,也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只依据平时学习情况核定成绩。 成绩的组成形式:总成绩(100%)=课堂考勤(10)+平时成绩(30%)+作业成绩(60%)。当然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文化课,仍可以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近年国外发达国家对各种层次教育考核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各方面都在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并有一定的成功案例,这样会促使我国在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方面取得良好成果。   (三)创新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模式
  本论文希望能够为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充实和完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理论成果。面向市场对人才需求,创新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提高美术专业应用程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对策与措施,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按照能力形成顺序,采用综合性、案例性、交流性和生产项目、职业资格、教学效果等方式考核与评价,建立合理、规范的高职美术人才专业的考核模式,并在试行中不断总结经验。
  三、高职美术专业考核的实践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检验与评价对高职美术专业学生掌握能力程度的需求变化出发,从学生专业能力系统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出发,探素符合我国高职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发展的规范的考核技能、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职业素质考核等综合体系。
  教学就是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则处于辅助地位,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外,更要为学生去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但于此同时也要注意结合高职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块或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拟订完善、规范的专业课程能力项目考核大纲、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在现有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考核来评价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效果与老师的课程指导效果,也要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美术专业人才认证体系,拟订高职艺术设计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内容,收集整理完善的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考核试题库、项目库及考核成果分类库。
  根据高职美术专业特点和风格,结合岗位职业能力的实用性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探素研究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能在省内高职美术专业中广泛推广,使学生在合理、规范的考核过程中获取相应的职业能力,每个考核模块或项目都是一种职业的演练过程,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创新高职美术专业考核模式。创新性的提出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实训指导效果归纳在整体的考核模式当中,能探索一条通过考核指标,老师合理引导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发展之路。按照美术设计生产过程为顺序设置模块式考核,并把职业素质考核内容贯穿始终,这是高职美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一种以高职美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自身特点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考核模式,这是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考核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梅,雷超阳.改革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无纸化考试平台[J].长沙信息职业学院学报,2003,(03):26-29.
  [3]刘太刚.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5):65-68.
  [4]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08):1-4.
  [5]徐涵.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J].职业技术教育, 2004,(10):41-43.
  [6]万蕴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47-50.
  作者单位:
  袁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概述石门坎水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及过程。石门坎水电站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单宽流量大、地质条件多变等。拱坝枢纽设计的关键是充分并恰当利用地形地质条件,使建筑
本文以葡萄籽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葡萄籽中的甾醇物质。通过测定葡萄籽甾醇在不同条件下最大吸光度的变化,可以确定葡萄籽甾醇应该在常温干燥避光的条件下保存,还
【正】 采购时的几个注意事项选购能真正兼容CD、VCD、超级VCD及DVD的DVD机,具体方法是选购时可以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光盘试用。选购具有环绕立体声和家庭影院音质的DVD机,一般
煤变形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应用,使应力对石墨化和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影响、煤变形特征及机理、结构响应和变形产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自主研发的固体介质煤高温高压
摘 要: 李方膺,“扬州八怪”之一,他与扬州有不解之缘,一生多次到扬州,在扬州作画,鬻画。扬州对李方膺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扬州画友切磋技艺,研讨画理,互帮互长;另一方面,扬州为李方膺提供鬻画市场,促进他的绘画创作不断开拓创新。  关键词:李方膺;扬州;绘画  本文系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第四批审批立项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 2015YZBG03  李方膺(1695~1756),清代中叶著
绿色智能照明系统是结合了绿色照明和智能控制的先进照明系统,采用综合成本低、寿命长、安全可靠、环保、无频闪、抗震性能好、可瞬间启动的LED光源,将照明控制与视频监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应用,有助于电力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促进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同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问题已是困扰隧道工程界的一大难题。针对湖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右线进口段围岩大变形,分析了大变形发生的原因,探讨了其发生的机理,制定了洞内和洞外综合处
焊接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时代的重大进步,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产品必须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转换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模式。这种生
电梯是一种永久性的运输设备,主要为建筑的特殊楼层提供服务,一般需要在被应用时保持垂直方向的运动,也有一些电梯的运行方向比较特殊。在大型商场之中也安装了台阶式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