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一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教育场素中,学生常常会在实际上变为“非受教育者”,并有可能在实际上充当“教育者”。师生之间应由辣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余。“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观点与行为王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种“新现实”。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国民能力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国民能力建设面临的国情特点、机遇和挑战;在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要求,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的方向;论述了教育制度创新在国民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教育管理制度、选拔制度、培养制度、合作办学制度、多种证书制度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英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政策中制定了价值观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在学校教育中也针对学校教规和实践提出了教学、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和个体的价值观,以及评价学校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为基础,阐释了与学校教育有关的价值观问题,评析了现代多元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危机,探讨了怎样通过教师的努力改善学校中的价值观教育。
硕士生心理素质教育在其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硕士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以及硕士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为几个基本类型。在硕士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基本关系:1.硕士生心理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面向全体硕士生与做好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照”的关系;3.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与兼职队伍的关系。
完成“两基”历史任务之后的农村教育在新世纪面临机遇和挑战,处在县管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制度变迁中的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令人有喜有忧,新体制改革的效应有效地遏制了农村教育边缘化倾向,但存在不少老问题和新矛盾。因而,必须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农村教育战略重点地位,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农村教育发展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理论体系上的支离破碎、研究方向上的随意性、缺乏创学派的动力与激情、学术导向上的媚外倾向及学术规范意识淡薄等。21世纪的中国呼唤教育学学派,这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深化对复杂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学实践的需要。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可能性在于:教育学主体的学派意识增强了,学科相对成熟,教育学家群体的素质在提高,发表学术论著的渠道相对畅通及具有创学派所需要的组织条件等。21世纪的前20年里,中国必将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