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业与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联系,是辩证的统一体。“双创”教育的共同点是以人为本,是落实在素质教育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知识、个性、爱好、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推动学生发展,增强其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双创”教育体系,分析其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的作用,研究其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依托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与目标,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26-0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增强全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断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与目前的精英岗位、工作机会相比较,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多类型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方式成为今后的择业方向。就业形势的不乐观,需要求职者转变成职业岗位、工作机会的创造者与提供者。在就业竞争中,会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创业,这体现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让更多毕业生通过创业、创新来实现理想,应对环境变化和生活挑战,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要完成的任务,也是高职教育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双创”教育培养人才模式是按照行业要求,以就业为目标、以能力为重点,研究本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21世纪后,高职教育获得持续发展,为有效改革教育体系、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做出贡献。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在毕业生与企业间架起桥梁
  新时期,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减少培训成本,要求职工上手快,加上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企事业占主动地位,对应聘人员提出各种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要求,重点在于院校的培养方式是否有效。因此,大学期间要重视实践环节,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满足社会提出的要求
  随着改革高职教育进程的逐步推进,各院校都扩大招生规模,也不得不面对毕业生难以就业的问题。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育层面而言,是因为功利导向过重、专业教育过窄、文化陶冶较少等因素导致的,而高职院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正是此问题的根源。
  (三)帮助高职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高职教育职能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生也从阶段性学习转化成为终身化教育,学习将成为学生完善、发展、竞争与生存的需要。现阶段,知识快速更新,老化周期也逐步缩短,学生既要在高职院校中学习知识,也要具备应对世界变化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在双创的引导下,学生毕业后有能力借助各种社会条件,结合工作要求逐步完善自己的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而实现适应社会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纵观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情况,创新与创业教育尽管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旧存在缺少培养定位、与专业教育融合差、培养要素没界定、未重视专业技能发展等弊端,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缺乏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
  (一)“双创”人才培养缺乏明显定位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与实践“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时,没有关注学生以工作岗位为基础进行创新的事实,没有重视学生在企事业进行创业创新,或者经过就业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双创”的事实,轻岗位创新、重原始创业,忽视培养创业能力、重视开展现实创业,轻视培养创业技能、重视创业理论教育等情况普遍存在,“双创”教育的定准还比较模糊。
  (二)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性较差
  就制度而言,现阶段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并未列入学院教育体系,没有和专业教育建立起有机联系,导致“双创”教育深入程度不足、融合效率较差。就“学”和“教”两方面而言,教师一直占据“知识传播者”的主要地位,导致“双创”教育所需要的研究能力、质疑能力、问题意识无法得到训练与开发,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体精神。就学生方面来说,在进行无数次考试与测验的考验后,学生逐步走进学历越高、视角越小、思维越简单,所有事情都追求标准答案的怪圈,影响甚至阻碍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具备创业能力。
  (三)创业能力培养要素缺乏界定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根据学生创业创新特点开展全面性分析,要明确具备哪些要素是拥有和提高创业创新能力的重点。另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具体有序、操作性强的,既能够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进行发展的。但现阶段在培养高职“双创”人才时,使用比较单一标准对培养要素进行界定,没有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灵活、方便地进行操作,或者其界定较为模糊,难以确定“双创”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四)“双创”教育没有重視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性
  一些高职院校将“双创”教育的重点设置在专业竞争方面,没有认识到比赛的测试重点和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双创”教育中,一些教师将促进就业工作和实现创业利益化当作是鼓励学生创业的目标,把创业教育盲目定位在“快速培养企业主”的实践上,进行创业实践的毕业生重视创业经营,关注于探索商业机会,普遍轻视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职院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要求,能否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双创”教育模式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尽管高职院校不断研究、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并获得较大成就,但依旧暴露出很多问题,需要分析问题并提出明确“双创”教育定位、建立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完善“双创”教育载体、构建起培养“双创”教育的执行机制,进而塑造品牌、建立优势、增加核心竞争力,在创业背景下培养出满足经济发展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涵莘.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8):97-98.
  [2]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19-124.
  [3]张鹏飞,李向阳.高职IT“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31):90-93.
  [4]吴升刚,刘文斌,刘锡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88-90.
  [5]唐高华,湛邵斌.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1-35.
  [6]崔燕鸣,李玉宝.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多种模式的探索[J].今日科苑,2010(6):196.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一个“非剂量”热释光断代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总热释光和年热释光分别用考古样品中的天然矿物和人造热释光材料测定,并用热释光直接估算年龄。用本方法测定了28个
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秋季对其根系分布特征及土壤水分采用四分之一圆法分层采样分析,研究了柠条锦鸡儿根系生物量
本文介绍了用BASIC语言编写的~(14)C年代测量计算及数据储存程序,可用于APPLEⅡ或IBM-PC微机系统。储存的原始资料齐全、计算精确,程序增补、修改方便。库存资料的编辑、复印
一、硅器件辐照简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钴—60辐射装置的γ射线和核反应堆的中子或γ射线,都可以用来辐照硅器件,改善电子特性。国外在70年代就已做了。国内80年代起开始
针对高压电磁阀体成形工艺的特点,采用锻造分析软件QFORM2D/3D对一次反挤压成形方案和复合挤压成形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讨论复合挤压金属流量分配规律和对比两方案的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重要问题.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课堂提问的方法被提了出来.
一、概况比利时MoL地区地下190米处的粘土层向西北方向延伸并上升,在Antwerpen附近的Boom露头,因此称此地层为Boom粘土层。该粘土层是水饱和层,厚度约一百米,几乎是水平的(-
~(14)C年代测定工作中一个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提高可测的最大年代。其途径之一是通过改善仪器性能,降低本底计数,从而达到扩大可测最大年龄的范围。 我们采用的仪器是
随着新课改的引入,以往的教育模式逐步被丰富新颖的教学模式所代替和取代,使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样化,充满了生机。小学数学教学也在新课改的推进中,着重提倡
本文研究了离子束-等离子体系统的电磁不稳定性,考虑了离子-电子和离子-离子碰撞对维泊耳(Weibel)型电磁不稳定性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子束-等离子体系统中可以激发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