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测量中GPSRTK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决特殊环境下高速公路施工测量精度偏低问题,本文选取GPSRTK技术作为测量研究工具,以某工程为例,设计技术应用方案。测量结果表明,GPS技术效率较高,测量结果精度较高,RTK技术不受通视限制,测量操作更为灵活,测量精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GPSRTK技术;施工测量;高速公路
  中图分类号:U238;U212.2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扩大了高速公路建设覆盖面积,部分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路段成为了重点建设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公路施工中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1]。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为施工测量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配合RTK测量技术,能够得到准确率较高、信息全面的测量结果[2]。为了充分发挥GPSRTK技术作用,本文对此技术在某高速公路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展开探究。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本研究以某高速公路修建工程为例,对GPSRTK技术的应用测量方法进行研究。该工程施工路段全长10 452.6 m,路面宽度为26 m。该工程除了路基施工以外,还包括一段桥梁建设施工路段。其中,基坑施工放样测量允许误差20 mm~30 mm,关于桥梁路段的测量偏差不得超出±10 m。另外,构筑物及设计基础的测量同样存在误差限定要求,误差允许范围均为±20 mm。
  1.2 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所处位置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特点,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依据工程地理位置特点,可以将其拆分为山陵重丘、垄岗—丘陵、平原3种类型:(1)山陵重丘:该区域地面高程范围90 m~220 m,山脉沿着东西方向分布,山体的高度差大约130 m,加大了高速公路施工测量难度;(2)垄岗—丘陵:该区域中岗状平面分布占地面积较大,地面高程范围30 m~120 m,最大高度差60 m,最小高度差40 m,关于公路修建测量的精准度要求极高,否则容易造成道路通行安全影响;(3)平原:该区域地势平坦,施工测量难度较小,比较容易得到准确性较高的测量数据。
  1.3 项目施工中的测量要求
   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复杂,需要采用的高质量施工工艺,才能够保证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质量。精准的测量是施工工艺水平提升的关键,所以本文以施工测量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测量效率、精准度、功能性等要求,在测量中必须使用到的仪器包括全站仪、GPSRTK技术等[3]。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测量工具在施工测量中的作用,需要掌握这些测量仪器的应用方法。其中,GPSRTK技术是本项目测量的核心工具,本文着重对这种技术在施工测量应用方法进行探究。
  2 GPSRTK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公路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GPS技术用于施工位置定位测量,RTK技术用于动态差分测量,从而获取实时测量数据,后者技术包含在前者技术范围之内。
  2.1 GPSRTK仪器精度
   (1)GPS。该仪器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方法,沿着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为±5 mm+1 ppmRMS;沿着水平方向的测量精度为±0.25 mm+1 ppmRMS;(2)RTK。该仪器采用动态测量方法,沿着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为±20 mm+1 ppmRMS;沿着水平方向的测量精度为±10 mm+1 ppmRMS[4]。
  2.2 GPS测量应用
   (1)控制网的加密与复核测量。根据公路施工测量需求,检查测量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作业。待确定所有设备无误后,将工作人员拆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负责电子水准高程控制、GPRS平面控制。其中,前者设置4个测量点,后者设置6个测量点,采用静态测量方法,借助GPS工具采集地理位置信息,经过2d时间,完成特定路段信息的采集、数据信息的平差处理。为了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本研究组织复测工作,按照测量指标设计方案,分别对项目施工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沿着垂直方向的测量误差为6.43 mm,该测量结果在误差±10 mm以内;沿着水平方向的测量误差为7.65 mm,该测量结果在误差±10 mm以内,两项测试指标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2)导线加密点的部署。GPS技术在施工路段地理位置测量中应用的第二环节就是加密控制点的部署,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因素,在不影响现场施工的情况下,部署导线加密点。所以,这些加密点的分布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涵洞、桥梁施工位置留有一定距离,不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考虑现场导线加密处理需求,部署16个加密点。由于加密点的布设对精度控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此处应用RTK技术工具采取快速放样处理,形成一个初步加密点部署方案;(3)导线加密点的观测。待布设的加密点达到稳定状态,持续此状态3~4天,对水准外业和导线采取加密处理。经过外业信息采集、内业数据的计算与观测、数据平差3个重要环节的处理,需要耗费大约5d时间。所有处理操作完成以后,开始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观测,按照工程测量标准进行检验。观测结果显示,本观测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精度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并且观测效率较高,可以为高速公路地理位置测量提供可靠工具。
  2.3 RTK测量应用
   RTK测量方法应用条件要求不是很高,不受通视限制,主要借助虚拟基站,完成路基挖填等环节施工指标数据的测量。由于测量精度偏低一些,所以在一些精度要求偏低的公路施工测量中应用。(1)路基挖填的测量。路基挖填的测量精度要求控制在±30 mm之内,RTK工具测量精度满足此要求。为了使得测量操作更加灵活,本次测量选取任意一点作为测量点,测量该点的边距与高程,依据高程测量数值,经过计算推出道路边距理论值。而后,计算实际测量边距与理论边距之比和差值,以边距理论值为标准,将测量点所处位置转移到理论边距位置处,再次测量边距与高程,将再次测量出的数值应用到计算模型中,求出边距之比和差值,形成一个循环计算分析过程,直到理论边距与高程值均与实测位置相同。关于此项工作的开展,由两人完成,其中一人打桩、计算数据,另外一人携带测量仪器采集数据;(2)公路桥梁部分及其他特殊路段的测量。此部分测量工作的开展,在需要测量的特殊路段上放样,以坐标法作为测量手段,按照设计的测量点布设图,依次采集各个桩坐标数据,包括高程、边距等。为了便于统计分析,为各个桩编号。应用效果表明,RTK在路基挖填、桥梁部分及其他特殊路段的测量中,测量精度均未超出误差允许范围。
  3 总结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选取GPSRTK技术作为高速公路施工相关参数数据测量工具。依据两种技术关联关系,利用GPS技术精准测量施工位置信息,借助RTK技术,在虚拟基站测量精度要求较低的路基挖填等环节施工指标数据。测量结果表明,GPSRTK技术适用于特殊地貌的高速公路施工测量,并且测量精度和信息覆盖面均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子铭.GPSRTK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研究与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08):131-132.
  [2]梁志远.基于GPS-RTK技术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实践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24(22):69-70.
  [3]梁强武,吴玖荣,屈康能,等.GPS测量系统和全站仪对在建超高层建筑動力特性的识别[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06):2421-2428.
  [4]石君杰,陈忠震,孟令宇,等.GNSSRTK技术在林木定位及微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2019(04):119-125+13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BIM技术作为工程交付的新技术和手段,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交付标准是BIM技術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对交付模型理解的一致,提高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效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工程行业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分析江苏省公路行业的特点,提出公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的体系框架和编写方法,并按照公路工程不同阶段对信息模型交付做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阶段模型深度和各阶段模型
期刊
摘 要:研究分析了传统轨道道岔缺口监测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站在行业的角度对轨道道岔缺口集中监测系统进行改造和研讨,提供了制定完善而科学的轨道道岔缺口集中监测系统改造规划,严格实施轨道道岔缺口集中监测系统改造的工作规范等对策,为更好、更全面地实施轨道道岔缺口集中监测系统改造工作作出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轨道;道岔缺口;技术;规范;集中监测  中图分类号:U213.68 文献标识码:A  0 前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态环境以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防控力度,对现有道路消毒车的痛点进行分析。道路消毒車应遵循减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则,实现人-车-环境的亲合,使机器达到最佳的人性化设计,为疫情复发的地区进行道路消毒。疫情道路消毒车设计就是对现有的消毒车进行创新化设计,具有人性化、高效率、自动化特征,不会污染环境并减少人力。本文提出针对疫情的道路消毒车设计概念,对现有消毒车进行改良设计
期刊
摘 要: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众多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公路交通业来说,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公路交通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公路交通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投入,同时促进公路交通业良性发展。但就目前来说,在公路交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本文以公路交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着重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同时总结公路交通领域中人工智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船舶建造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较国外同行业先进的生产计划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跟踪大部分靠经验和Excel表格,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生产资源的匹配不完善、不直观,项目生产建造完成之后的数据积累有较大空缺。江苏某船舶建造基地(后文简称Z船厂)于2019年引进了现代化的计划管理系统(后文简称C计划管理系统),以提高其船舶生产建造的计划管理水平。现以Z船厂对C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例
期刊
摘 要:行业统计,城市交通是以铁路为主导的,城市人口流量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施工时间长,行车性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受施工过程技术条件的制约,新老线路的视频监控系统完全不同,既有模拟标准,也有数字标准定义模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发展,对视频监控系统可控性、稳定性和扩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5G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领域,并将在2019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利用5G通信网络。对5G通信在城市轨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的极速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动力源头。但现如今在经济的不断前进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随之私家车的数量逐年上升,这也对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但现如今在城市化不断的发展进程中,轨道交通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大,但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式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多方面的融合,加之有互联网的加持,带动更多的行业兴起“互联网+”的新经营模式。在新经营模式的引领之下,各个行业在车辆管理方面由于相关公共交通设施没有及时跟随情况进行调整,引发的交通问题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将互联网加以应用,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在车辆数量越发增多的情况下对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加以应用,减少由于车辆过多引起的交通问题,实现对车
期刊
摘 要:所谓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由地面控制中心与车载信号系统两部分组建而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上述两部分系统功能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实时指挥以及自动化管理,确保列车运行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目前,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行功能,行业内部人员主张利用LTE技术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优化处理。针对于此,本文主要对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在社会时代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都逐渐展开信息化的建设,这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推进公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积极对高速公路的改革展开持续的革新。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U4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