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提问,探究文本秘妙处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讨论、猜想、假设对问题进行研究,使能力获得提高,思维获得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应通过开放性提问指向文本秘妙处。
  一、探究文本内涵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好词好句比比皆是,这些词语、句子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或是思想的闪光点。对学生来说是激活思维,与文本对话的探究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词语提问,带领学生深入感悟,探究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就可以紧扣“绿色的课本”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探究。
  师: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1: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2: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生机和活力。人们常说“生命之树常青”。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3: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作——
  生(齐):绿色课堂!
  生4: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吗?
  师:我觉得有道理。每个人观察大自然的角度不同,所以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那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5:因为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道理。
  师:谢谢你,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一本什么课本呢?
  生6: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好多树木在一起,不就是“森林”吗?
  生7:我认为大自然是科学课本。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生8: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鸟在空中唱着欢快的歌谣。
  生9:我认为大自然是美术课本。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抓住“绿色的课本”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其内涵,激活学生的思维,探究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
  二、探究言语形式
  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探究,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度建构。
  在教学《船长》一课时,那段黑暗中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可以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师:如果老师把这段对话改一改,可以吗?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教师出示:“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船长您在叫我吗?我在这呀!”
  “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炉子已经被海水淹了。”
  “那么炉子里的火呢?”
  “糟糕极了,炉子里的火也全部熄灭了。”
  …… )
  生1(笑):不可以的。因为当时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船长不可能这样说话的。感觉一点都不紧张了,就像平常聊天一样了。
  师:哦,人物的对话也要符合当时的情景,这个时候情况已经万分危急!时间也万分紧迫!那老师再这样改一下,是否更节省时间了?
  (教师出示:“洛克机械师在哪儿?炉子怎么样?火呢?机器怎样?” )
  生2:我觉得不可以。我觉得船员就算是训练有素,也听不清,记不住。
  生3(笑):不可以。船长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如果我是奥克勒大副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生4:船长这样问,让我感觉他急得有些发慌了,太紧张了。
  师:是呀,改动过后,语言就不符合人物的性格了!
  师:那让我们再来看这段特殊的对话,默默地读,读进文字里去,想象当时的情景。
  《船长》中这段人物对话极有特色,通过改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言语特色,感悟言语智慧,领悟丰富内涵。哈尔威船长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冷静地指挥着乘客和船员脱险。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探究,学生知道了语言要符合情景,符合人物性格,要为表现文本内涵服务。
  三、探究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课文中,写人记事类文章很多,作者为什么能把人物刻画得如此形象,如此生动?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提问,探究人物形象,学会塑造人物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探究感悟船长英雄形象时——
  师:船长为什么屹立在舰桥上一动不动,而不想办法逃生呢?
  生1:因为当时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生2:因为在古老的航海规则中,船长的职责就是与船一起共存亡。
  师:也许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倒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船长没有死,最后也想办法脱险了,你认为他还是不是英雄?
  生3:我觉得还是英雄,正因为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的指挥,才使得所有的乘客和船员得救!
  生4:他拯救了一船人的生命,也是一个英雄。
  师:那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尾,哈尔威船长最后没有死,他最后一个离开诺曼底号轮船,和大家一样都得救了。与课文中的结尾比一比,哪一个更加震撼你?
  生5:文中的结尾更加能震撼我们的心灵。
  师:是呀,在文学作品中,悲剧往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从而带给人心灵的震撼。雨果很多小说的结尾都是这样的,像《巴黎圣母院》,像《悲惨世界》,常常用这种悲剧式的艺术手法去震撼读者的心,就像哈尔威船长之死让我们心头沉重,但更加让我们崇敬英雄,永远地怀念英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开放性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引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悲剧手法,作者意识,可能是学生读书时不容易读出来的,学生很感兴趣,这就使探究富有趣味。通过对文章塑造人物方法的探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初步掌握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此外,阅读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探究文本的篇章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只要教师仔细研读文本,抓住文本秘妙处,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涵泳语言,一定能够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从而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学习,使课堂成为思维舞蹈的自由天空,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其他文献
为探索在粗饲料NDF和ADF测定中采用简便的尼龙滤袋法取代传统的坩埚式玻璃过滤器法,用自制200目和400目尼龙滤袋、G1和G2坩埚式玻璃过滤器等4种滤器测定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中
观课者面对课堂.首先面对的是课堂的“教学现场”。我心目中的好课.其“教学现场”应该有“五感”:“人”的存在感。好课最重要的特征是有“人”的存在.闪烁着生命的光.跳动着生命
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仔兔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全,调节机能差,适应能力弱。所以这个时期是兔子一生中较难饲养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其成活率,而且影响兔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内容。片段一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出示课件:我有一个好
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北京市率先推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呼吁语文与英语要改革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发出了数学应退出高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教师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可见,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而数学因为学科的特性,作业的布置有别于其他学科。那么,怎样设计、布置新课程的数学作业呢?我认为要做到“三宜”和“三忌”。  一、宜“精”,忌“赘”  有一句在教学上很流行的话:“语文要多看,数学要多练。”我对
通过对仔猪断奶前后采食量、胃肠道酸度和微生态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变化的分析,综述了早期断奶对仔猪生理和生长变化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通过合理营养调控的饲料管理措施减轻早期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