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二小:探究,让科学活动更多彩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我校基本探索出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学习与探究模式,帮助学生形成了一种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6大部分:氛围的和谐性、内容的生活性、合作的协调性、角度的多样性、活动的探究性和评价的激励性。
  一、营造科学探究氛围的和谐性
  “环境即课程”。独特、浓郁的科学教育环境是现代环境创设的一个理念,也是科学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具有导向、教育、凝聚和规范作用。
  资源。学校从多个途径,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教育。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橱窗、科学家画像、科技名言、花草树木、科技景点及其配备资料(包括图书、期刊、电子媒体、学具等)。
  探究。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常有各种问题,渴望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一切秘密,对于新奇的东西还会摆弄、操作。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制作室、计算机房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活动空间。
  宣传。充分利用了校园里的宣传栏、展板、红领巾广播站、电教室、电子板、教室里的黑板报等方面的宣传,及时的把学校的科学、科技成绩在为同学们进行及时的报道;每当国家有重大的科学成就或科普宣传都搞相对应的活动;每年的全国的科技活动月和科技活动周,都进行国旗下演讲。从多层面、多层次的提升学校的科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建设。
  二、体现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性
  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探究,就是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改变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这就是发明创造之一。在我们的小发明创造活动中,创意(灵感)的出现往往都是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思想的火花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教师在辅导学生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明方法以外,要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把一些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麻烦专门记录在一个本子上,然后进行对生活的探究。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把自己想到的创意(灵感)对老师提出后,教师就跟学生探究创意(灵感)的价值性,跟学生理性分析创意(灵感)的可行性,从而一个发明作品就从中挖掘出来。
  案例一 生活化的发明
  我校在2010年的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防挡红绿灯”的发明人温昕同学。她在家长接送回家的路上看到大车挡住爸爸驾驶小车的视线导致闯红灯了,向老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草图),在老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后,确定此创意(灵感)是可行的,然后设计、制作了这个发明作品,荣获广东省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发明项目金奖。
  我校在2010年的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作品“快速移植花盆”的发明人乔奕同学。他与妈妈移植小花盆里的茉莉花,因为茉莉花长时间种植在小花盆里,它的根须完全与花盆粘在一起,很难掰开,妈妈只好将花盆打烂,这样才将茉莉花取出来。他心里想:“如果花盆能自由地打开,妈妈喜欢的花盆又不打烂那该多好啊!”然后他和另一个同学进行探究,最后经过努力完成了该作品的制作。
  三、重视科学探究合作的协调性
  交流与合作是科学学习是重要途径。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不同的探究者贡献出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单个探究者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只有协调的合作行为,才能真正达成科学探究的目的。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比如有:(1)讨论式:通过组内同学的讨论形式解决存在异议的问题;(2)实验式:对一些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内容采用实验式,组内同学合作实验;(3)对抗式:此类合作学习是指组间就一些探究问题进行比赛;(4)交互式:是指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加入交流的过程,对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等。
  案例二 科技小社团活动
  科技小社团是我校科技特色教育的亮点之一,也是学生探究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根据学校多年积淀的校园环境特点、科技教师的自身特长以及科学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特色内容,我们学校构架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小社团,如:小小气象站、小小爱迪生科技社、机器人工作室等等。让每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都能找到聚会的场所,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几年来通过开展各种科技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培养,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四、寻求科学探究角度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学习,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方法指导。在设计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如在探究《物体的热胀冷缩》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液体进行探究,在学生研究得出一种液体热胀冷缩之后,通过探究后的交流环节,他可以举一反三地理解同学所获得结果,并内化、建构成自己的知识。
  案例三 多个角度探究
  《蚂蚁》一课中教师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进行观察,学生会有很多研究的内容,有的研究蚂蚁喜欢的食物,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爬行速度。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生活环境等。通过研究记录、交流,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去认识某一事物。
  五、强化科学探究活动的探索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式学习就是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是使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它使学生勇于开拓,具有创造冲动,有丰富的直觉和想象力。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应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这样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但是要注意猜想与假设是建立在思维的考虑过程,而不是乱想。
  案例四 鼓励奇思妙想
  三年级下册中的《混合身边的物质(一)》中,当豆子和沙子的混合,学生进行猜想,他们会发生变化吗?学生有两种答案,有或没有,但是老师一定要他们说一说自己根据什么来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不然的话就变成乱说了。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再加上自己丰富的语言,给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的提升,如当豆子和沙子的混合后,会出现豆腐?豆浆?等等,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教师再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猜想空间,鼓励奇思妙想,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足够发散,个性得以更加张扬,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六、加强科学探究评价的激励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且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全程性和多元性评价。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随时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甑别和选拔、而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性评价运用的时机、方式都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内容。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既关注探究的过程,探究的习惯、更关注探究的结果,有效运用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开发和实施中,我区的整体思路是:大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常规化,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为载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学科整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发挥科学和历社综合学科的优势,努力拓延研究性学习,形成了“科普教学课程化、
利用河塘泥作育秧床土,并以垫盖膜与沟水调节膜内湿度和控制床土水份,构建成育秧环境,育成的早稻秧苗素质好、成本低、化工少、增产作用显著,是一项新的育秧的实用技术。其秧本比
近年来,中石化集团公司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南化报,在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营运资金短缺的形势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扭亏脱困和发展鼓与呼,在企业两个文
办公室虽然只是一个小环境,却是一个大的生态场,足以让你窥一斑而知全豹,洞明世事,参透人情。 Although only a small office environment, but it is a big ecological fie
我校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谱写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倡导“乐学致用、学用相长”的科技教育理念,以科技教育为
▲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我校秉承“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的理念,以“激励探索欲望,走近科学殿堂,体验科技魅力”为科技教育目标,以每年一届的的科技节为平台,以“小学校大科学馆”为目标建设,打造多个特色项目,让全校师生从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走近科技、了解科技、熟悉科技、参与科技。几年来,学校分别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拥有国家
在我们学校的创新教育科技作品展览室、科技实践活动室、益智乐园里,陈列着学校师生众多充满灵动和智慧的科技作品以及学校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全国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等。这些正是学校开展“学会创新”校本课程、持续坚持十二年创新教育的成果。  一、创新教育理念科学内涵丰富  培养学生的创
我校是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龙岗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993年,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三模兴趣班的启动,标志着我校科技教育探索的开始。2010、2011、2012连续三年,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郑永春、戚发轫、腾吉文、魏成阶等院士、教授的高度评价,并为我校学生、学校亲笔题词勉励。  一、科技教育理念:品味科技,提升品味。  我校秉承“德才兼备,关注成长”的办学理念,旨在回答“培
2013年,是中国RTB市场的“青春期”之年,RTB广告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整个DSP生态链也更加细分和完善,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广告主对DSP的理解也更加成熟。品友互动2013年新增了
水稻抛秧具有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秧田、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只要严格操作,可增产5%~10%。因而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近几年推广很快。但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