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中学:创新教育,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学校的创新教育科技作品展览室、科技实践活动室、益智乐园里,陈列着学校师生众多充满灵动和智慧的科技作品以及学校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全国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等。这些正是学校开展“学会创新”校本课程、持续坚持十二年创新教育的成果。
  一、创新教育理念科学内涵丰富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年来的创新教育实践,让我们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科学家”,也在我校形成了“以科技教育为主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创新教育模式。
  我校的创新教育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开设《学会创新》校本课程,创设一种新的教与学模式,通过对同学们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指导同学们对创造技法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创新发明、团队合作和超越自我的能力。我们希望孩子们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未来能更多地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二、创新教育校本课程精彩纷呈
  “如何用刀把一个生鸡蛋切开成四瓣,并且蛋黄和蛋清不会流出来?”“如何设计一个防滑的轮子,轮子材料、形状、大小都没有限制,从斜面落下来,看谁的轮子转得最慢?”这些都是我校校本课程《学会创新》里学生思维力训练的小游戏。每堂创新课都能看到学生们积极动脑的专注表情,都能听到学生们为自己的创造和成功带来的欢声笑语。
  我校于2001年开设了《学会创新》校本课程。授课形式采用“1 2”模式,即一节必修创新课辅以两节活动选修课。必修课时间为一学年,每周一学时,安排在初一年级。活动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学会创新》校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色:(1)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和“有挑战性”。“学会创新”课程分为思维力训练、创造力训练、合作力训练及大挑战活动训练四个模块。在创新课学习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的训练口诀,使同学们能够简单、快捷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和思维的方法;在创新课辅导读物里我们编写了许多寓言和故事,让同学们通过阅读与感悟,解读科学思维、发明创造、团队合作的智慧;在创新课学习手册中还有详细的学习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记录项目,让同学们能记录下个人和团队在训练活动中成功与失败感受和体验,记录训练中的思维过程、个人和融入团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2)教学形式以活动为载体,将个人思维训练与团队协作学习结合起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的是快乐,收获的是终生受益的创新思维。(3)肯定再肯定的“无否定评价”原则的运用,其特点是善于倾听、平等对话、珍视失败、尊重缺陷、甄别差异、鼓励标新立异、欣赏自我表现等。
  一堂创新课究竟该怎么上?我校创新课程的带头人吴庆元老师写了一篇很精辟的教学心得,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在这篇教学心得里,有这么一段内容:“在创新教学思路上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既思维训练、发明创造和创新活动。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来改善、改良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明创造主要通过发明技法介绍和开展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活动主要是通过头脑奥林匹克即兴题、师生共创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题以及开展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在创新课教学的思维训练、发明创造和创新活动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思维训练,它是创新课教学的核心。对于初中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求异性、推理性、持久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良好思维品质的七个方面),那么对于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发明技法的运用、创新活动的参与、个人潜能的发挥都是有益的。”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创新课堂里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勇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得到了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获得激发,训练了思维能力,形成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创新的精神。一些在其他学科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这里都找到自信,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深圳地区,有不少教育界同行慕名来到我校学习取经。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所学校采用了我校《学会创新》这一校本课程辅导读物。
  三、创新教育特色品牌影响广泛
  一是“创新大挑战”活动。2010年开始,“景秀杯青少年创新能力大挑战”活动成为福田区科技节的主打品牌,同时它也成为深圳市科协举办的“全国科技周”的一项重要科普活动内容。“大挑战”活动曾获得广东省优秀实践活动一等奖,全国优秀实践活动二等奖。2013年大挑战题目灵感来自于地震救灾,在震区的堰塞湖边一栋震坏的高楼里,有一个人制作了一个装置,顺着倒靠在楼顶的电线杆把伤员送到地面,并用船将其送到湖对面的医院。大挑战题目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个保护装置,把鸡蛋完好的顺着杆子滑落到地面,取下装置,用自制的橡皮筋动力船把鸡蛋送到水槽的对岸。这个题目不但考验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由于这项活动集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实践动手能力于一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2013年深圳市共有32所学校的的71个代表队参加了“大挑战”比赛,参加人数达280多人。我校还把创新大挑战项目带到对口帮扶的广东省龙川县黎嘴中学,让粤北的孩子体验全新的比赛方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创新思维,锻炼了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是《青少年发明创造网上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科教工作,我校率先在全国创设了《青少年发明创造网上教学平台》,版面活泼新颖,图文并茂、动漫音画结合,具有易懂、易学、可参与、能互动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了。《青少年发明创造网上教学平台》把青少年科普学习活动和思维力与创造力的学习训练课堂延伸到互联网上,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学习的资源。
  三是开展科技环保夏令营。为了把科学教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环保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红树林湿地考察和鸟类保护、莲花山植物与环境调查、“科技扶贫支教手拉手”活动等,我们还受邀组织学生到香港米埔开展环境考察,赴日本与日本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交流等。
  除上述三大特色之外,我校的日常科技教育活动还包括科技制作,电脑动画、网页制作、科幻画、电脑机器人、观鸟活动、天文观测,小实验家、综合实践活动等三十项。学校每年还定期举办校科技节。校科技节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参与的热情十分高,几乎涵盖全体学生。
其他文献
为更好开展好安全诚信活动,本文针对协庄矿安全诚信现状、危害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找出对策,从而推动矿井安全诚信活动健康发展。
监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对公司的正常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徐矿集团子公司监事会职能处于一种虚化的状态中,有必要对其进行强化。本文简要阐述了子公司监事会职能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背景与目的: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M)为成年人眼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病主要见于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而国内临床资料显示相
见到晨亮时,他刚从厦门拍完MTV 回来,尽管饱受了近5年的病魔侵袭,年已53岁的他依然那么活力四射,如同一位击节而行的歌者,演绎着一曲高亢的命运交响曲。晨亮,本名陈良,中国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开发和实施中,我区的整体思路是:大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常规化,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为载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学科整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发挥科学和历社综合学科的优势,努力拓延研究性学习,形成了“科普教学课程化、
利用河塘泥作育秧床土,并以垫盖膜与沟水调节膜内湿度和控制床土水份,构建成育秧环境,育成的早稻秧苗素质好、成本低、化工少、增产作用显著,是一项新的育秧的实用技术。其秧本比
近年来,中石化集团公司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南化报,在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营运资金短缺的形势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扭亏脱困和发展鼓与呼,在企业两个文
办公室虽然只是一个小环境,却是一个大的生态场,足以让你窥一斑而知全豹,洞明世事,参透人情。 Although only a small office environment, but it is a big ecological fie
我校秉承“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实践“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谱写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倡导“乐学致用、学用相长”的科技教育理念,以科技教育为
▲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我校秉承“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的理念,以“激励探索欲望,走近科学殿堂,体验科技魅力”为科技教育目标,以每年一届的的科技节为平台,以“小学校大科学馆”为目标建设,打造多个特色项目,让全校师生从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走近科技、了解科技、熟悉科技、参与科技。几年来,学校分别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拥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