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点创新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何等重要。数学学科蕴含创造力和创新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功能,就要注重引领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该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发展他们自主学习、操作实践的能力。下面结合自身教学,浅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创新
  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分数”和“升学”而教的做法,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有一次,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某校准备组织1900名学生看电影,电影院有1100个双人座位,如何安排才能使所有学生既能看到电影,又不让座位浪费呢?这道题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策略。结果,不大一会儿,学生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
  1.邀请低年级学生家长陪学生一道去看电影,把空位坐完。
  2.和生源少的学校合包一场电影。
  3.与电影院协商,适当降低票价,学校和电影院各承担一些损失。
  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新时代,适当设计类似实际生活中的经常碰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节约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乐趣所在。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显然,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直观、灵活、快捷。可见,有些题目能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教学中不但要启发学生按照常规思路进行计算,而且还要相机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探索,突破一般习惯的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期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计算效率。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生生、师生多向合作、交流,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大胆尝试动手操作、付诸实践等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基于此,我在教学“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后,安排了“师生对出题”的练习。
  师:我们刚刚学过乘法分配率,现在请你们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来和老师一起对出题。你们先出一道乘法算式,然后我再出一道乘法算式,最后把两道乘法算式加起来后,你们必须能进行简便计算,立即口算并且告诉结果。
  师生对出成功后,我趁热打铁,让同桌的两个学生相对出题,互说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异常活跃,积极踊跃,一种充分发扬民主,师生交流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得以凸显。这样的教学方法、过程,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制作带有视听效果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付诸实践,攻坚克难,不断创新。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两组训练,其间一组是一个虚拟化的文具店,启发学生利用手中的电子货币去购买学习用品。一提到电子购物,学生个个眉飞色舞。于是,他们就各自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纷纷争着在网上进行自主购物。每每遇到疑难,还主动请求同学、老师,最后,他们都“买”到了各自心怡的“用品”。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他们个个都能在异常兴奋、热情的氛围中学习。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增强了从小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磨砺了他们的自主适应和自我甄别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它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在现实中不断地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创新,才能更加完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生命意识内容,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生命意识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要从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上入手,让学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基于工匠精神开展教育工作时,理想信念教育是其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理想信
随着教育部对小学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语文科目成了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而小学教师想要提升小学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教学思想,适当的在小学语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科技产品.信息技术也被融入到了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而如何有效的将两者合理结合,就成为了当今教学的研究重点.信息技术的加入对学生的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评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东莞市电子科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