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活 创意无限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画出精彩的作品?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多一些灵动的创意,多一些贴心的赏识,学生会在情感的支配下,到多彩的生活中去细致地观察,积极地构思,个性地表现,学生的创作就会不断得到新生,他们的绘画作品就会创意无限。
  关键词:小学生?绘画?创意
  一、描绘生活百态,丰富情感体验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生活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们应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用画作反映个体对生活情境的真实感受,丰富个性化情感体验。
  1、采自然之斑斓多姿
  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敞开心灵的窗口,我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中,使学生获取灵感,开阔视野,并指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然,关注周围自然景观的细微变化,用探究的目光重新审视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去感受,去发现四季更替……即时描绘眼中的风景,定格属于自己的美景。见(图1)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喜好出发,展示着自己发现的美景。
  2、品家庭之酸甜苦辣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平凡而又独特的家庭生活中撷取素材,画下家庭生活与众不同的动人场景。为了让学生的作品更具个性色彩,我和学生一起聊聊家常,聊聊家庭生活的一些小事,再指导学生画下只属于他的家庭生活专作,其风格自然生动而独特。见(图2、3)
  这些信手拈来的场景虽然不怎么优美,形象也不够生动,但却洋溢着孩子特有的本色、稚气、可爱的情感特点。看着看着,会被那发自内心的真实生活深深打动。在这样日积月累的即兴画作中,学生会感受到家庭的魅力,记录下的一幕幕家庭生活散发着个性的芬芳。在对这一个个家庭生活小镜头的捕捉中,如何将作品画生动,如何画出真情实感,他们也慢慢摸出了门道。
  3、描社会之别样色彩
  生活中的每样事物,成人有成人的审视角度,孩子有孩子的观察视角。我们要做的,是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去观察和创作。繁华街道的车水马龙,市井的普通人物,耳闻目睹的家长里短,在孩童的眼中是别样的色彩。随时随地的现场“写生”,见(图4)触动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有积极的表现和创作欲望,逐渐敏锐地捕捉事件、刻画人物,积累着社会生活的创作素材,画出他们眼中的多彩社会。
  社会生活的多彩多姿,满足了学生个性观察、个性创作的欲望。
  4、撷成长之喜怒哀乐
  小学生创作,要鼓励他们亦苦亦甜绘真情。在具体实践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画自己所画,随时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记录自己心情的画作。一张张画作,让孩子们聆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无拘无束地展示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见(图5)
  确实,生活体验是绘画创作的基础,而绘画创作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的一种手段。开发学生的成长经历作为绘画创作素材,能使我们的美术教学也能真情涌动!
  二、徜徉多元文化,张扬个性思维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切身感受到世界各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作为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丰富各种表象,同时,激发其兴趣,轻松愉悦地在关注、搜集、思考中主动地进行表现、提炼、创作等训练,超越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1、浏览新闻时事,创意无限
  生活中每天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新闻事件发生,我们的学生不应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无论是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还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等,凡是学生们关注到的,我都让他们即时创作,并调动自己的经验和积累,进行思考、提炼,在此期间,多尝试换个角度换个层次去看,再梳理头绪,整理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独特创意。见(图6)
  2、关注科技生活,创意未来
  每个人都对未来生活、未来科技有所憧憬与追求,孩子们更是这样。作为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孩子把充满童趣的创意展现在画面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己平日的生活中大胆发挥创造力,给自己的画作寻找到一个符合自己个性的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美好的创作意图。见(图7)
  三、创建超级秀场,品尝成功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渴望将自己经过辛勤努力所得的成果展示在众人面前,得到他人的赞誉。因为成功总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基于此,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1、创作成果要展示
  学校书画展览室、校园网站、各媒体报刊、校园的各个不起眼的角落等,凡是能开发利用的,都成为了我们创作成果的超级秀场,如:学校书画展览室定期展出;校园宣传窗每月更换画作;校内外宣传窗展示成果;校园内走廊中展出精彩画作;多次去吴杰故居、天一阁等展出画作;校园围墙展示作品;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现场展示我们的成果;积极帮学生投稿,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努力寻找更多的展示机会……我创作,我快乐!学生充分享受着展示成果的喜悦。见(图8)
  2、个人成果要“储蓄”
  每次学生创作完成,我都会把作品拍摄下来,稍加整理,储存在自己的电脑中,并备份。因为很多孩子的作品尺寸比较大,不方便保存;或者有些作品送去比赛,没有保存等。况且,笔者认为电子档案更环保、更便捷。我会定期通过QQ或电子邮箱的方式,把作品发给学生或者家长,让学生在欣赏自己的电子档案时,感受收获的喜悦,品尝成功的乐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尝试,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多一些灵动的创意,多一些贴心的赏识,学生会在情感的支配下,到多彩的生活中去细致地观察,积极地构思,个性地表现,学生的创作生命就会不断得到新生,他们的绘画作品就会创意无限!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章文熙编著?《美术创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目前,针对大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交不上理想的作业这样的现状,我就“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中,经常有学生忘带美术材料,有时离上一节美术课时间长一点,可能会有一半多的学生忘带工具,那么这节课教师上得再精彩,学生的美术作业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学生不带美术材料成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最头痛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后来我发现学生有一本每天记语数英作业
期刊
指导老师:戴莉?沈利杰?裘凯
期刊
指导老师:周乃威
期刊
陈桥宇?今年14岁,现就读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任副班长一职。我是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对于学习中的困难我逐一克服,对于学习收获的快乐我会与同学们分享。我喜欢与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某一个话题或某一件时事,一起解决难题,周末会爬山、弹口风琴和练习书法。我的书法之路始于幼儿园的毛笔字学习。我学习毛笔字四年,后来在三年级暑假我开始学习铅笔字。在五年级时我开始学习钢笔字至
期刊
张贝易?1977年7月生于乐清,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并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协会会员、温州美术家协会理事、瑞安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551人才工程奖获得者。
期刊
摘 要:到了初中段,学生进入绘画创作写实期,由此产生畏惧、抵触心理等使其无法将自己的目标顺利地实现。本文就《徒手画校园》为引,如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的具体实施来让学生对线描进行细节描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线描细节 教学创作  在第十三册第二课《徒手画校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线描写生仍有畏难情绪,而难以“精细”的描写等问题仍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
期刊
王少求艺术展今天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将在此品尝一次精神的美餐。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你会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的女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和才情。  这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毫不畏惧境遇的艰困,而是优雅地、知性地品味生活,并且不止息地从中吮吸艺术的养分;一个从小就对艺术有着不一般敏感和领悟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踏上了从艺之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小女人般极为细腻的洞察力但却在风格上如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特点,采用故事性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合适的故事情境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畅游在视觉艺术的课堂里,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美术 运用  新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其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民间。作为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工艺品,它无不显示着人们欣赏美的情趣和想像力。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偏向适合于城市学校适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的教师仅凭一本教材,一张嘴,几支粉笔,是很难达到《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因此,怎样巧妙地整合贴画教学与学科教学资源,使农村学校遵循学校现代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创造性地建构新型办
期刊
一、教学内容  使农村课堂本土化,结合佛堂民间手工木活字,开展以木活字为主题的课堂。  二、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进,美术资源也在不断的补充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获得,知识来自生活,也用于生活,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开展本土化的课堂教学迫在眉目。各地学校开展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