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特点,采用故事性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合适的故事情境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畅游在视觉艺术的课堂里,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美术 运用
  新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都以学生为中心。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实践的同时,借鉴其他专家对情境故事教育的研究方法,真正把故事性情境教学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一、故事性情境教学在美术课堂中魅力的特点
  在美术教学中故事性情境教学不仅魅力指数很高,而且课堂效果最好。但是,在课堂中更好地开展故事性情境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童趣。情景故事型教学以故事为整堂课的框架,讲好故事关系到一堂课的整体印象。教师如果能让故事锦上添花,拓宽学生思维,再加上教师很有童趣,能理解孩子的快乐,那么故事趣味性会更胜一筹,教师能吸引学生听觉和视觉双重效果的故事就构成了课堂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感染力。课堂中故事情节需要教师去呈现,当课堂开始时,教师应该是最快投入课堂的人,进而全身心地融入,教师的投入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美术课堂中。
  第三,故事的呈现要体现丰富性。不管是民间故事的还是童话故事,还是国内故事和国外故事,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相关教具来呈现,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让故事的真实性呈现出来,启发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思维。
  第四,能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灵动性。通过多媒体可以充分展现相关图片和数据描述,能够把真实情境在多媒体上展现的更真实。如图片,快捷的呈现途径,节省教学时间;多媒体,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故事的呈现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二、故事性情境教学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的分析
  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听视嗅觉能力逐渐加强,具有好新、好动、好胜和好学的特点。对未知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好学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的特性,把趣味性故事带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故事性情境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附表:故事引入教学(案例一)
  (二)故事性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等多为语言优美、意寓深刻、诙谐风趣等特征,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在课堂中通过教授故事能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美术教学案例中,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教学形式进行(附案例二、三)。
  (三)故事性情境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存。为了能够更吸引学生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注意力,笔者巧用图片故事串接教学过程,并以配音乐来渲染情景,通过音乐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并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想象的故事。
  (1)巧用图片故事串接教学过程,诱发学生去想象
  [案例]:故事描述:主线——大公鸡拉拉有三兄弟,他们要比谁最神气(具体见图1)。
  ①课堂中,多媒体播放大兄弟公鸡啼叫的声音(a),通过那种洪亮的声音让学生讨论很爱唱歌的大兄弟样子:“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儿花外衣,要比漂亮我第一”,讨论完了再在屏幕上弹出大师兄公鸡的图片。同时在二师兄和三师兄讲解过程中也播放它们的声音添加氛围。
  ②同样通过多媒体播放二兄弟公鸡啼叫的声音(b),让学生想象二兄弟是捉虫大王,夸自己最神气。火焰鸡冠,风车尾,老鹰爪子尖尖嘴,还有一手高本领,你说神气不神气。
  ③三兄弟的出现也是一样(c),把它的调皮性展现出来,它大声说道:五彩外衣我也有,捉虫本领我也会,关键是我能学老鹰飞翔,你看张开翅膀多神气!
  ④老师又继续说:“拉拉可急坏了,我不漂亮又不神气,怎么办?谁能帮帮我吗?”,借此,老师给学生一个很大的想象舞台,学生就开始会自主的参与进来,开始为拉拉想很多点子了,已经在想象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神气公鸡形象了,为学生在最后的创作中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知不觉也解决了本课堂的最难点。
  (2)融入故事情境,唤起学生去创作
  [案例]:在右图a中,该学生在平时每次画中总少不了太阳和白云,对于主体经常是缺乏想象。但是这次他在画大公鸡表现中比较突出,虽然画面中太阳白云也没有少,但是没有抢占主体;线条不流畅但是流露出一种童拙的美;锋利的爪子和叼虫的姿势无不体现出他的想象力。
  (四)故事性情境教学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故事性的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故事性的表达将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样在故事氛围里,学生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创作速度等)都能积极配合。
  (1)在《神气的大公鸡》教学案例中,首先提出创作要求:教师在创作前给学生继续以说故事的形式提创作要求:大公鸡拉拉说了,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好他的忙,表现出神气的样子,那你就是今天的小冠军了!
  积极性表现:简短的要求,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猛涨,达到了极限,每个学生的状态都是全力以赴。连平时课堂上是有名的小乌鸦或者是小多动王现在都是最认真的。
  (2)在《造猫画虎》教学案例中,同学们已经都会表现凶猛的大老虎,老虎的家族很欢迎你们过来逛一逛他们的美丽家园,里面的风景可好了,你们看!(出示自制的背景)。但是他们可是有要求的,一要画出老虎的特征,否则他们可欢迎不同族的人来光顾。二要有速度,否则来得太晚,好地盘会被占光。   积极性表现:学生几乎都能在课堂中表现出比较有明显特征的老虎。
  三、创设故事性情境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基本策略
  (一)通过音画故事渲染情境
  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作了精彩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比如上文案例二《神气的大公鸡》中介绍公鸡拉拉三兄弟要比谁最神气,就可以充分运用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
  (二)通过故事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形式多样,如游戏、魔术表演、舞蹈表演等等。在故事性情境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这种表演可以是教师亲自表演,也可以是通过口头叙述学生来表演,让学生同课堂形成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适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对关键情节和内容作出形象化的解说和模仿,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形象性和生动性融为一体,让学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和认识。
  (三)通过故事板书营造情境
  在故事性情境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学会筛选故事。其次,选取的故事要具有特殊性。故事要穿插到教学中去,在讲故事的时候能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如在《造猫画虎》导入时,为使的故事更加深动,把猫妈妈的出现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板画。在深授部分,猫被改动老虎(图2)。
  在《神气的大公鸡》深授时,授课前要充分准备好道具,以突出故事的形象性,从而表现出公鸡拉拉的大兄弟、二兄弟、三兄弟都以最漂亮的神奇姿势出现在黑板上(图3)。
  (四)通过多媒体与故事结合丰富情境
  现在大部分教学中都具备运用多媒体的条件,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情境故事教学中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多媒体图片声音播报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全方位的多角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产生听课欲望,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情境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导入艺术,一节课中可能运用多种创设情境的手段,每种情境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不一样,但强调的是教师感情的真实性,这也是顺利开展情境教学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华荣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 《江西教育》 2004/7
  [2]李吉林 《小学语言情境教学》[C]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小学 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浮雕·塔》是在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塔》的基础上改编的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主要由欣赏塔、探究塔和表现塔三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古塔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塔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接着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塔的造型特点;最后用牛奶包装袋剪出塔,巧妙利用锡纸的可塑性,表现出具有浅浮雕效果的宝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塔的结构,感受塔的造型特点。  2.尝试用牛奶袋表现
期刊
“玄一书道论坛”暨崔学路先生作品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8日在北京惠尔再旦画院举行。  崔学路先生是《青少年书法报》社创始人,首任社长、总编。欧阳中石先生赞为“中国青少年書法发展里程碑”,刘海粟先生赞其“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沈鹏先生引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崔先生办报、书赛、书法创作和著述可谓引领和影响了一代人。但先生从没有为自己举办过展览和研讨会。本次论坛由中国书
期刊
指导老师:朱焱凤?高星薇?陆静?谢吉琴  李凯峰?沈薇薇?董力明?王莹
期刊
目前,针对大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交不上理想的作业这样的现状,我就“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中,经常有学生忘带美术材料,有时离上一节美术课时间长一点,可能会有一半多的学生忘带工具,那么这节课教师上得再精彩,学生的美术作业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学生不带美术材料成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最头痛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后来我发现学生有一本每天记语数英作业
期刊
指导老师:戴莉?沈利杰?裘凯
期刊
指导老师:周乃威
期刊
陈桥宇?今年14岁,现就读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任副班长一职。我是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对于学习中的困难我逐一克服,对于学习收获的快乐我会与同学们分享。我喜欢与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某一个话题或某一件时事,一起解决难题,周末会爬山、弹口风琴和练习书法。我的书法之路始于幼儿园的毛笔字学习。我学习毛笔字四年,后来在三年级暑假我开始学习铅笔字。在五年级时我开始学习钢笔字至
期刊
张贝易?1977年7月生于乐清,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并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协会会员、温州美术家协会理事、瑞安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551人才工程奖获得者。
期刊
摘 要:到了初中段,学生进入绘画创作写实期,由此产生畏惧、抵触心理等使其无法将自己的目标顺利地实现。本文就《徒手画校园》为引,如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的具体实施来让学生对线描进行细节描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线描细节 教学创作  在第十三册第二课《徒手画校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线描写生仍有畏难情绪,而难以“精细”的描写等问题仍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
期刊
王少求艺术展今天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将在此品尝一次精神的美餐。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你会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的女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和才情。  这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毫不畏惧境遇的艰困,而是优雅地、知性地品味生活,并且不止息地从中吮吸艺术的养分;一个从小就对艺术有着不一般敏感和领悟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踏上了从艺之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小女人般极为细腻的洞察力但却在风格上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