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民间宝藏 感受活字魅力”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
  使农村课堂本土化,结合佛堂民间手工木活字,开展以木活字为主题的课堂。
  二、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进,美术资源也在不断的补充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获得,知识来自生活,也用于生活,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开展本土化的课堂教学迫在眉目。各地学校开展特色地域性课程也导致了课堂本土化的趋势。通过不断的探索,我终于找寻到了佛堂这块宝地上保存着的其中一样特色资源——佛堂木活字。在开展教学的初期:我从课堂出发,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按照“找寻目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展示”三大环节的教学。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一同探寻“非遗”之美,开展“寻根”之行,记录“传奇”人生,践行“传承”使命。
  三、教学分析
  课堂以学生为主,美术教学的目地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一改平常的平淡,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不再拘泥与传统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扩展到真实的生活和社会中。本课教授对象为七年级各班。初一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针对这一特点,我向古镇进发,去寻找本地的特色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古镇找寻到了这一传统特色文化——木活字,在课堂教学中我打算通过 “短片欣赏、师生互动、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认真地实践。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是初中的第一学年,根据教学领域,课程以“造型·表现”为中心,视频短片的导入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北京奥运会的视频短片拓展学生的眼球,利用生活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动手实践的时间。
  五、教学背景
  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佛堂木活字;认识木活字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了解木活字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历史寓意。木活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佛堂每年都有十月十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常常会展示佛堂本镇的特色民间手工艺。在佛堂的交流会上,光明村的王益均老艺术家展现了珍藏在家代代相传的古老活化石——木活字,经过课外的了解,发现少部分学生对木活字本身就有基本的了解。
  由于以上这些外在因素,我决定把木活字引入教学中。而作为当地人,除了要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外,还要学会不断发现、学习、发扬我们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木活字的课程开展势在必行。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导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视觉短片,让学生了解活字。通过对佛堂木活字的理论学习,初步地了解有关佛堂木活字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制作活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就地取材,让学生利用学校工地上废弃的泥块尝试制作泥块,制作简单的泥活字,并尝试阴刻法和阳刻法,体验感受不同的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佛堂木活字的学习,活字的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家乡传统文化,更加热爱家乡。开拓学生的眼界,学会用新的角度去发现周围的美。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关活字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相关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活字的历史
  教学难点:亲身感受活字的制作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木活字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以视频短片导入,打开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导入,让学生重新感受奥运会当天的盛大开幕式。教师提问:“今天的课堂内容与我们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有关,在开幕式中有一项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寻找,举手回答:“老师,我们通过讨论发现了这项重大发明,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哦,原来今天要上活字印刷。”教师引导学生小组探讨活字的用途,感受活字在生活中的魅力。通过熟悉的视频导入,可以使教学的核心内容与学生拉近了距离。以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为核心,让学生感受生活,调节课堂氛围。
  2、讲授新课:详细地讲解有关木活字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佛堂木活字
  老师:“在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字的造型设计,那么在这节课上,我们要一起走进活字的世界。”
  教师提问:“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有见过会动的字吗?在哪里见到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图片展示佛堂文化节上王益均老爷爷印刷的照片以及生活中活字的衍生品(例如:巨型象棋,活字印制的服装,活字展览,天书等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播放以木活字为主题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自主学习木活字的发明者、出现年代、作用以及木活字的制作方法,并告诉学生,木活字已经被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佛堂的木活字是金华市里独一无二的。
  教师通过幻灯片对木活字的历史进行总结:发明人是北宋时期的毕昇,把木活字发扬光大的却是北宋时期的王帧,木活字曾是古代的先进科技,主要材料为木头等等。
  在教学中,通过08年奥运会的视频导入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可以发现学生对木活字的了解程度。学生在观看奥运会视频的时候会对木活字有初步的视觉上的了解。再加上活字的图片展示,由浅至深的向学生讲解佛堂木活字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木活字在当社会上的地位。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知识,巩固木活字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3、深入教学:小组总结,课后尝试制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举手回答有关木活字的内容,答对的小组通过记分或者小礼品等方式进行鼓励。提问的方向可以是木活字最早时候的用途、制作的工具、木活字的特点(例如:阴刻阳刻等)有哪些等基础性的内容。
  除了学习木活字的理论教学,动手实践也是一个关键。由于木材具有有纹理,比较硬等特点,在经过基本的理论知识授课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用简单的材料例如泥块、橡皮等这些相对较软的材料进行尝试。
  在课堂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有不愿主动回答、不积极举手,安于听教师口头授课的现象。我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好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课后实践,一方面为下一课时做准备、打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事先学习刻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后学习能力,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民间艺人的不容易。
  4、作业内容
  对于一堂以欣赏了解为主的课,主要让学生从视觉感官上面进行感受,课堂中教师带入木活字的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真真正正的看见木活字的本身。作业形式以课外作业为主,观察生活,自主学习了解佛堂其他民间手工艺。
  其实民间的资源还有很多,让学生了解其他的民间手工艺,让学生更深入的去认识我们的家乡。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会发现我们废人家乡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学生与家乡之间的联系。
  5、板书设计
  本堂课上,板书形式为:
  一、标题
  木活字的历史
  (1)发明者及发扬者
  (2)木活字的工具材料
  (3)木活字的主要特点
  6、课后反思
  在本堂课上,我认为视频的导入是把木活字介绍给学生的开端,那么怎样让木活字闪亮登场是很关键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学生对木活字感兴趣,开头怎么吸引人还是很重要的。我用奥运会的视频进行导入虽然能很好的拉近学生与木活字之间的距离,但是熟悉的东西有时候会减弱学生的敏感度,所以我觉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我金华要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再者课堂中开展团队合作的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课时
  1、导入:展示部分学生上交的刻字作品
  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制作完成,学生的认真态度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让这些课后比较认真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其他学生学习这些学生认真的态度,也为后面的深入教学进行铺垫。教师向学生询问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联系上一堂课的内容能更好的连接下一堂课的教学。对学生的作业教师首先要持肯定的态度,在肯定的基础上耐心调整学生所犯的其他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改正错误。)
  2、深入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的活字创作过程
  第一次的创作往往是相对较难的,这时教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刻字材料分发给学生。
  教师:“现在每一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块软软的泥块,由于木头比较硬,刻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今天先要用这些软软泥块制作泥活字,感受活字的制作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一小块泥,自己来亲手制作一个活字。”
  要想刻字,首先要先制作好刻字的泥块,介于每位学生的个人喜好,每位学生制作的泥块有大有小。在学生制作泥块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学生可以相互合作,这样一起制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制作效率。
  在打好刻字的基础的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刻字的过程。刻字,这是活字制作的关键,字在泥块上的大小比例直接影响一个活字的整体美观性。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会在泥块上书写正常的字体,那么这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在学生刻字前要进行书写的授课:例如字要写成空心字,这样的字看起来才会美观、实用;而且书写在泥块上的字要反着写,只有反着写的字印出来才会是正确的字体。当然在刻字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选择简单的阴刻即把整个字用刻刀清除,形成凹槽,所以教师在学生之作的时候要不停地引导学生。在刻字的初期先学会正确的刻法。
  在刻字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时刻小心运刀的方法,每把刻刀都有自己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刻刀时,尝试用不同的刻刀刻不同的地方。除了口头教授外,教师要进行手把手地教学,及时的纠正学生错误的握刀姿势。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刻刀方法的运用。教师对学生在刻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1)、刻刀与材料之间的距离角度很关键,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90°时,你很难使用刻刀,弄不好还会扭伤手,刻刀和木料之间的最佳角度为30°过高会不舒服,过低则不容易使用;
  (2)、提醒学生用刻刀的时候可以用食指抵住刀柄防止刻刀划伤手指,也可以像拿铅笔那样握刻刀;
  (3)、在刻字的时候要注意力度的大小,太轻刀过无痕,太重刻得深还浪费力气;
  (4)、注意不拿刻刀的手要放在旁边,不能对着刀口。
  (5)、刻字的时候分两种类型:阴刻:即在刻字的时候把字的笔画用刻刀清除,让字往里面凹;阳刻:即把字周围的用刻刀进行清楚,让字凸出来。
  结合总结,教师让学生寻找关键词进行简单的概括,方面学生记忆。通过简单的练习,一些简单的字已经初步刻好,让学生展示已经完成的作品,相互学习并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从刻字的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我认为通过亲身实践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制作活字的不易,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指导其他不会的同学,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外,还为学生增添了不少的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刻刀的使用方法,木活字的制作方法等等,这些知识有的对人们来说已经鲜为人知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肯定,也弘扬了这些即将失传的宝贵文化。   3、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归纳有关制作活字的制作过程:首先,制作简单的泥块;其次,书写字体,注意是反着写的哦;再次用刻刀工具进行活字的制作。
  在完成了总结后,多媒体展示国内外优秀字体设计的作品,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对字的造型进行再创造,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活字。在这第二次创作中,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学生会放大胆子,在对字体的造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运用了添加、变形、结合等方式,对字体的整体造型进行了创新。并让学生尝试制作木活字。
  其实木活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运用方法,在古代木活字主要作为印刷的工具所以字以宋体字为主,木活字主要以字为载体,所以字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活字。让学生对字体进行字体设计,这样就不会使学生觉得木活字呆板,反而为木活字增添了一份活力,也不至于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
  4、作品展示:请学生将刻好的字进行现场印制、并进行展示。
  5、课后拓展:木活字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对于这即将要消失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把它用于我们的社会,减缓它消失的时间增强它的生命力。学生思考:木活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它又能如何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呢,请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拓展作业并上交。
  如何让活字制作出更多的衍生品,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结合各种学过的知识,回报我们的社会。
  6、板书设计
  本堂课上,板书形式为:
  一、标题
  木活字的制作过程,其他主要以多媒体进行展示。
  7、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以实践为主的课,在这堂课中,我更多的是要向学生演示制作方法,教师的指导工作很关键,如果在制作之前教师不进行系统的讲解,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就无法快速、认真的完成。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在这堂课的拓展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拓展中还了解到本土教材要与课本进行结合,进行结合后的课堂能更好的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总结
  1.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
  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活字的展示震撼了全世界。在佛堂的文化交流会上,光明村的木活字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纸上的字是不会动的,课堂视频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木活字历史进行了解,让学生进行团体合作,课上相互讨论有关木活字的知识,课后通过上网、翻看图书、询问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经过团队之间的讨论,自己课间查资料的了解,学生对木活字会有一定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可能会在自己的橡皮上尝试。这就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材施教整合知识链
  活动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那么每个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随着学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根据部分学生的个性特点,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老师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团结学生,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沟通。
  3.结合事件性特点,结合各学科知识,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
  这门课主要以欣赏、设计的形式开展,是课程也是一个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木活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急需人们的保护,那么如此重要的文化,人们对其的认识力又如何呢?学生一旦对其产生兴趣,面对这样一件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学生会尝试自己主动学习。在学生从课堂走进社会,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学生胆子比较小,可以建议学生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
  当然,这次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对于今后教学如何更好的开展我还要继续努力、探索。
  对于这次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指点,多多评价,帮助我更好的改进、完善教学,谢谢!
  (义乌市佛堂镇中 浙江金华)
其他文献
指导老师:朱焱凤?高星薇?陆静?谢吉琴  李凯峰?沈薇薇?董力明?王莹
期刊
目前,针对大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交不上理想的作业这样的现状,我就“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中,经常有学生忘带美术材料,有时离上一节美术课时间长一点,可能会有一半多的学生忘带工具,那么这节课教师上得再精彩,学生的美术作业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学生不带美术材料成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最头痛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后来我发现学生有一本每天记语数英作业
期刊
指导老师:戴莉?沈利杰?裘凯
期刊
指导老师:周乃威
期刊
陈桥宇?今年14岁,现就读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任副班长一职。我是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对于学习中的困难我逐一克服,对于学习收获的快乐我会与同学们分享。我喜欢与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某一个话题或某一件时事,一起解决难题,周末会爬山、弹口风琴和练习书法。我的书法之路始于幼儿园的毛笔字学习。我学习毛笔字四年,后来在三年级暑假我开始学习铅笔字。在五年级时我开始学习钢笔字至
期刊
张贝易?1977年7月生于乐清,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并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协会会员、温州美术家协会理事、瑞安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551人才工程奖获得者。
期刊
摘 要:到了初中段,学生进入绘画创作写实期,由此产生畏惧、抵触心理等使其无法将自己的目标顺利地实现。本文就《徒手画校园》为引,如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的具体实施来让学生对线描进行细节描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线描细节 教学创作  在第十三册第二课《徒手画校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线描写生仍有畏难情绪,而难以“精细”的描写等问题仍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
期刊
王少求艺术展今天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将在此品尝一次精神的美餐。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你会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的女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和才情。  这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毫不畏惧境遇的艰困,而是优雅地、知性地品味生活,并且不止息地从中吮吸艺术的养分;一个从小就对艺术有着不一般敏感和领悟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踏上了从艺之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小女人般极为细腻的洞察力但却在风格上如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特点,采用故事性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合适的故事情境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畅游在视觉艺术的课堂里,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美术 运用  新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其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民间。作为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工艺品,它无不显示着人们欣赏美的情趣和想像力。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偏向适合于城市学校适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的教师仅凭一本教材,一张嘴,几支粉笔,是很难达到《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因此,怎样巧妙地整合贴画教学与学科教学资源,使农村学校遵循学校现代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创造性地建构新型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