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阅读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卫星比武》是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课文介绍这几种人造地球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通过“读、说、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關键词:阅读教学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08-01
  1 我能读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卫星比武,卫星们大显身手,竞相为人类做贡献,你还记得都是哪些卫星展示自己的本领吗?
  生1: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师:对,这些卫星外形千姿百态,本领高强,比武难分高低。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颗卫星呢?能把课文中介绍这颗卫星的段落读一读吗?
  生1:(银幕上首先登场的是身插双翅……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师:你把“身插双翅、形似大鹏”这两个词读得坚定有力,很好,老师从你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威武的侦察卫星。侦察卫星是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呢?
  生1:它十分得意地说:“我能看到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师:侦查卫星的本领真高,难怪它那么得意,谁能配上一些动作,把侦查卫星得意洋洋的神态、语言表演出来吗?
  生2:(配上自己的动作朗读描写侦查卫星的这部分课文。)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这样的朗读,把我们再一次带到了卫星比武的场面,谁还愿意把对其他卫星的描写片断朗读一下,与同学们分享?
  生3:朗读(刹那间,地球上空云层起伏……水灾所造成的损失。)
  生4:朗读(第三个登场的是导航卫星……就按它所指引的航向,准确地开往目的地。)
  师: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作者给我们介绍这些卫星时,先描述了 ,再介绍卫星的,最后是卫星的。(出示课件)
  生5:作者给我们介绍这些卫星时,先描述了卫星的外形,再介绍卫星的功能,最后是卫星自述自己的本领。
  2 我能说
  师:对呀,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科学家还们发明了许多卫星,例如环境卫星、天文卫星等,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出示的课件:(教师展示课件),谁能用课文介绍卫星的方法给我们介绍其中一颗卫星呢?为了让同学们介绍得生动准确,老师将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展示给同学们,你们可以借鉴这些信息进行描述。
  生:(学生先同桌互相说,再汇报)
  生1:我介绍的是环境卫星:卫星比武开始了,一个身穿盔甲,头戴钢帽的环境卫星急速飞来了,它拿出望远镜,快速、准确、大范围观察海洋里的海藻和地面上的沙尘暴以及工厂发生的污染事故。它挥挥自己手里的望远镜说:“是环保忠诚的卫士,保护地球是我的责任!”
  师:多了不起的环境卫星,谁能给这位同学描述的卫星做个评价?
  生2:这位同学能按照先介绍卫星的外形,然后介绍卫星的特性,最好通过卫星的语言描写介绍了卫星的特点。我觉得他介绍得很具体。
  师:描述得很精彩,评价得很准确。你们口才太棒了。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描述另外一颗卫星,好吗?谁来?
  生3:我描述的是天文卫星:天文卫星身着古装,身上挂满了各种仪器想海里的章鱼一样,这些仪器能接收来自天体的无线电波段、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等电磁波辐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像。它大摇大摆地来到众多卫星面前,一边摆弄着这些仪器,一边说:“我的身上长满了眼睛,有了这些眼睛,我就能对宇宙天体和其他空间物质进行科学观测。把我观测到的结果报告给地面上的科学家,让他们根据我的信息进行分析。”
  3 我能写
  师:是啊,这些卫星无所不能,神奇无比,这都是科学的力量,我们应该学科学、爱科学,在科学领域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同学们,你长大了是不是也想发明一颗卫星为人类服务?接下来呀,老师想请同学们大胆地想一想:
  (1)你发明的卫星是什么样子?(2)有何功能?(3)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可以运用作者介绍卫星的方法,也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你想发明的卫星写下来,然后展示给我们看看,好吗?
  生:(把自己想象中喜欢、发明的卫星写下了)
  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喜欢的卫星描述出来了。同学们,科学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信将来同学们笔下所描述的卫星一定能在太空中遨游!
  教学评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卫星比武》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激励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注重培养综合实践的能力。
  课文在介绍这几种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读、说、写”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三分文章七分读”,首先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描写卫星的特点和功能的片断进行朗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能力、陶冶情感。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归纳作者的表达方法:先写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功能,最后用拟人手法写卫星自述。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课件,运用课文介绍卫星的方法给大家介绍“环境卫星、天文卫星”,通过“说”这个环节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考虑到学生知识面的局限,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给学生提供了这些卫星的功能,其目的是降低学生说话的难度,为学生能够说、乐于说、说得好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环节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自己想象发明的一种卫星介绍给大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在掌握作者描述卫星的方法以后,可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方法描写自己想发明的卫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作品展示中,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关注学生评价,大家相互了解和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省政府及各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支持体系已相对完善,但仍无法完全覆盖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多重需求。可可爱心助学基金,作为班级层面的助学平台,通过学校辅导员动员各方社会力量,以一种多方互动的方式协助大学生困难群体树立自强不息的人格信仰和生活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群体 辅导员角色 多重需求 助学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
期刊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优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大众艺术教育的需求。而音乐教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未来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特殊性,继而对高校音乐教育系声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19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所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是从学习思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任务的主要二维就是:一是任务本身是从语言形式及意义的渐进体;二是任务引导学习思考的参与度。如何让学生在渐进中参与,在参与中渐进呢?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改革 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06-01  本学期我教高一新生,学校试行“英语走班分层教学”,即学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和培养质疑习惯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14-01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对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立足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进行课内外教学与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探究。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生命健康的提高,我们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一些环境问题,让人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如何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问题
期刊
摘 要:为了促进石家庄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通过对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访谈,查找影响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因素。提出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实施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策略,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真正有效实施提供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常态化 机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背景下,导学案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而与传统教案相区别。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在教学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将以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为例,探讨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制及在编制过程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凤城初中“生本课堂”理念放手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从作品主人公名字入手,透彻解释词语“过继”和“渴慕”,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作者的语言,达到多角度理解人物的效果。  关键词:目标 多角度 释词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86-01  1 快乐学习始于制定目标  贯彻我凤城初中“生本课堂”理念,本着“先学后教,以学
期刊
摘 要:在江苏省《经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二零零四年初审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蕴涵了大量的庄子思想:(1)生与死(生死观);(2)人与物(外物观);(3)人与天(自然观)。  关键词:庄子思想 教师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84-01  人们承受古代文化而发展为现代文化,又将现代文化传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中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品性。(1)专题一《向青春举杯》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2)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3)专题三《月是故乡明》安排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4)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搜集文章,同地理组联手组织“爱我校园”的活动。  关键词:必修一 人文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