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合作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中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品性。(1)专题一《向青春举杯》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2)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3)专题三《月是故乡明》安排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4)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搜集文章,同地理组联手组织“爱我校园”的活动。
  关键词:必修一 人文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05-01
  当代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即鲁迅说的“立人”。下面我就《苏教版必修一》来谈一点拙见。
  必修一的专题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融合现代人文主义学说,对相关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整合。故而,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美的思想。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协同合作,从新的文化视角对一些传统课文做独到的解读。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等方面,也应进行积极的探索。
  下面我结合《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四个专题来具体品析。
  1 专题一《向青春举杯》分为三个板块“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
  我设计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
  在学习“吟诵青春”时,我们举办了一场“唱响青春”的诗歌朗诵大赛。
  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围绕“青春”话题,感受到了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激情,如《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同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风发。学生们不光是朗诵名诗名篇,还满怀激情地自创了不少优秀诗歌来吟颂青春,如有的学生模仿《相信未来》创作了《翘望未来》“当我看到落叶纷飞时,我不伤心。因为我知道大树依然会抽出新芽;当我发现乌云密布时,我不焦虑,因为我知道太阳依然会冉冉升起。我用我那明亮的眸翘望未来!”
  在学习“体悟人生”时,我们让学生和家长互相写信给对方,然后进行沟通。
  在信中,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表露无余,平时嘴上不好意思说出的爱意通过书信的形式就自然地表达了出来,彼此都感动得落泪,既加强了理解,又加深了亲情。如,不少父母在信中写到:“你好,我的孩子,不知不觉你已长得比我们还要高大,不再是当年那个依偎在我们怀抱中的小娃娃了,面对现在的你,我们百感交集。也许正是由于这份复杂的情感,我们平日里对你的唠叨就不由自主得多了,甚至有时还粗暴地命令你做一些你不愿做的事,也许你对此感到很不耐烦,甚至深感厌恶。在此,我们向你说声‘对不起’,今后我们一定加以改进。”学生们在寫给父母的信中则这样写到:“爸爸妈妈好,离家短短几天,我却象度过了好长的时间,因为缺少了您们的嘘寒问暖与呵护,我终于体会到您们的深切情意,想起从前的不懂事,我很是惭愧,在此,我向你们说声‘对不起’,今后我一定珍惜你们的爱。”
  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人类最深沉的情感,尤其是我校不少学生初次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以前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在学习“设计未来”时,我们模仿毕淑敏《我的五样》,让学生写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然后依次舍弃,并谈谈理由。
  大部分学生一开始选择的是有关物质享受方面的事物,但经过层层过滤后发现人生的意义不仅是物质享受,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心灵主宰。学生还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不能总是被动地接受家长、学校、社会的安排,应该尝试根据个人不同个性、兴趣来进行人生之旅,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终生。
  2 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分为两个板块“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
  我设计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文本阅读中,借助教科书预设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同时结合课堂生成问题,深入研讨。
  在学习“求学之道”时,我们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探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组织班级演讲活动。学生们认真阅读原文,积极思考自己在学习时是否明确目标,然后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识到语文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在学习“经典的力量”时,学生研讨过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后,便结合自己读过的经典作品写了读后感,都深刻认识到了经典的力量,明确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在于“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真正实现读书的价值。
  3 专题三《月是故乡明》的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第二板块进行拓展,家园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
  我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我的家园”的小型演讲比赛;二是制作小报或板报和网页。
  在活动中,学生们结合自己当前离家的实际情况,由“小家”联想到“大家”,由“真实的家园”联想到“精神的家园”,在情感和思想两方面都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既激发出对家庭、家乡、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又进一步了解了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4 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旨在加强关于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学习“谛听天籁”时,我们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搜集有关介绍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然后结合学生的游历,进行一次“我是小小导游”的活动。学生们都感慨地说“不看不知道,自然真奇妙”,还说今后一定多到户外活动,课余时间不再趴在电脑前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要去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有一个健康活跃的成长环境。
  在学习“感悟自然”时,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学生们在苏轼和柳宗元遭遇沉重打击的困顿处境中超脱而旷达的熏陶下,认识到人生的道路难免会遭遇挫折,尤其高中生活是很辛苦的,面对学业等方面的不如意时,应该学会坦然面对,学会从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最终能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学习“湖山沉思”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学生们结合所学过的地理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意识到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高昂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于是,我们同地理组联手组织了“爱我校园”的活动,学生们积极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校园的环境保护好,从而推广到校外,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尽一点绵薄之力。
  我们的学生在开放和合作的人文化教学中,怎能不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的有个性的人才呢?
  参考文献
  [1] 丁帆.苏教版语文必修一[Z].
  [2] 丁帆.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Z].
  [3] 丁帆.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读本[Z].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德育是一项细雨润无声的系统工程,呼唤感恩的回归,让感恩引起社会、家长的关注,是我们小学德育领域中最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创设氛围 利用教材 参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142-01  现象一:超市里,母女俩一起购物,女儿手上的购物篮已经装满了零食,由于母亲不同意再购买昂贵的巧克力,恶狠狠地把购物篮一扔,跑出了超市
期刊
摘 要:国家、省政府及各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支持体系已相对完善,但仍无法完全覆盖大学生困难群体的多重需求。可可爱心助学基金,作为班级层面的助学平台,通过学校辅导员动员各方社会力量,以一种多方互动的方式协助大学生困难群体树立自强不息的人格信仰和生活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群体 辅导员角色 多重需求 助学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
期刊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优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大众艺术教育的需求。而音乐教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未来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特殊性,继而对高校音乐教育系声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19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所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是从学习思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任务的主要二维就是:一是任务本身是从语言形式及意义的渐进体;二是任务引导学习思考的参与度。如何让学生在渐进中参与,在参与中渐进呢?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改革 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06-01  本学期我教高一新生,学校试行“英语走班分层教学”,即学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和培养质疑习惯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14-01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对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立足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进行课内外教学与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探究。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生命健康的提高,我们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一些环境问题,让人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如何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问题
期刊
摘 要:为了促进石家庄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通过对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访谈,查找影响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因素。提出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实施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策略,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的真正有效实施提供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常态化 机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背景下,导学案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而与传统教案相区别。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在教学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将以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为例,探讨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制及在编制过程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凤城初中“生本课堂”理念放手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从作品主人公名字入手,透彻解释词语“过继”和“渴慕”,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作者的语言,达到多角度理解人物的效果。  关键词:目标 多角度 释词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86-01  1 快乐学习始于制定目标  贯彻我凤城初中“生本课堂”理念,本着“先学后教,以学
期刊
摘 要:在江苏省《经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二零零四年初审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蕴涵了大量的庄子思想:(1)生与死(生死观);(2)人与物(外物观);(3)人与天(自然观)。  关键词:庄子思想 教师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84-01  人们承受古代文化而发展为现代文化,又将现代文化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