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要想达到实验教学的优化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改革,以达到实验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优化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达到实验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新课程下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1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摸索,教师决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只能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适时地给予学生点拨和启发。
2 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兴趣的事才会乐意去做,主动去做。学生本来对物理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实验就是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
3 要鼓励“百花齐放”
对一些探究实验,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千万不能凭着老经验,一味地给予否定,给出唯一的一个答案,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比如:教材中关于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常用的实验是用小木桌和细沙来完成这个实验。而课本上给的器材很多,学生可以想到的方法也很多:学生可以把小木桌直接放在海绵块上,也可以把砖块放在海绵上或细沙上……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掌握也比较牢固。
4 要注意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对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其中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它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不可缺或的一环,这一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十分关键的一步。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处理草率,没有达到科学探究的真正效果。主要表现在猜想与假设结论的提出,不是让学生去猜想和假设,而是教师直接给出,结果使原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变成了验证实验,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水的重,通过两者相等,从而得出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的结论。那么,我们怎样想到去比较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的呢?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也就失去了科学探究的价值。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作为物理教师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并能多注意积累素材,选取新颖的、先进的实验补充到自己的教学教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南京市2007年中考题34题:一两端开口.的塑料软管,用橡皮膜将下端开口扎紧(密封),将塑料软管竖直放置时,从上端开口处倒人一定量的水,可以发现橡皮膜向下凸起,此时若将软管下部某处适当弯曲,你认为橡皮膜凸起的程度比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液体压强规律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去,除了可以演示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外,还可说明液体压强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教学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它和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的整合,以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1)现在有些学校的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是以前配备的,和现在用的教材不配套,操作复杂,对学生思维的形成没有利,因而实验室的利用率极低,甚至有的学校的实验室形同虚设。(2)近年来,随着“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一些学校配备了精良的教学仪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精良的教学仪器,其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离生活越来越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
所以要搞好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实验。著名物理教育专家朱正元先生提出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还有很现实的意义。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矿泉水瓶,可以用它设计很多的小实验:在瓶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用锥子扎几个小孔,可以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在瓶底扎几个小孔,在瓶中装上水,旋紧瓶盖时,水流不出来,旋松瓶盖时,水会从小孔中流出,可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瓶中装满水,分别正放在海绵上和倒置在海绵上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装不同质量的水,正放在海绵上则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
总之,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思想,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坛坛罐罐”和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优化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达到实验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新课程下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1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摸索,教师决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只能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适时地给予学生点拨和启发。
2 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兴趣的事才会乐意去做,主动去做。学生本来对物理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实验就是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
3 要鼓励“百花齐放”
对一些探究实验,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千万不能凭着老经验,一味地给予否定,给出唯一的一个答案,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比如:教材中关于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常用的实验是用小木桌和细沙来完成这个实验。而课本上给的器材很多,学生可以想到的方法也很多:学生可以把小木桌直接放在海绵块上,也可以把砖块放在海绵上或细沙上……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掌握也比较牢固。
4 要注意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对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其中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它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不可缺或的一环,这一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十分关键的一步。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处理草率,没有达到科学探究的真正效果。主要表现在猜想与假设结论的提出,不是让学生去猜想和假设,而是教师直接给出,结果使原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变成了验证实验,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水的重,通过两者相等,从而得出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的结论。那么,我们怎样想到去比较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的呢?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也就失去了科学探究的价值。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作为物理教师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并能多注意积累素材,选取新颖的、先进的实验补充到自己的教学教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南京市2007年中考题34题:一两端开口.的塑料软管,用橡皮膜将下端开口扎紧(密封),将塑料软管竖直放置时,从上端开口处倒人一定量的水,可以发现橡皮膜向下凸起,此时若将软管下部某处适当弯曲,你认为橡皮膜凸起的程度比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液体压强规律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去,除了可以演示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外,还可说明液体压强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教学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它和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的整合,以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1)现在有些学校的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是以前配备的,和现在用的教材不配套,操作复杂,对学生思维的形成没有利,因而实验室的利用率极低,甚至有的学校的实验室形同虚设。(2)近年来,随着“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一些学校配备了精良的教学仪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精良的教学仪器,其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离生活越来越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
所以要搞好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实验。著名物理教育专家朱正元先生提出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还有很现实的意义。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矿泉水瓶,可以用它设计很多的小实验:在瓶的侧壁上不同高度用锥子扎几个小孔,可以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在瓶底扎几个小孔,在瓶中装上水,旋紧瓶盖时,水流不出来,旋松瓶盖时,水会从小孔中流出,可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瓶中装满水,分别正放在海绵上和倒置在海绵上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装不同质量的水,正放在海绵上则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
总之,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思想,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坛坛罐罐”和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