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比传统的教育有所进步的教育思想。可是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的“捕鱼”方法时,还经常是被动地去完成老师的一个又一个指令。这样虽然表面上他们也是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却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生将来只能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标兵”,而很难成为新产品的创造者。所以我提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的观点与同行切磋。这里所说的“授之以渔场”就是指根据新课标理念要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思考的空间,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渔场”里能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在“渔场”里真正掌握“捕鱼”的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带着这个问题我收集了一些案例,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案例探讨分析
  [案例一]在教学“通分”时,传统的教法是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然后教师就暗示学生利
  用刚复习的旧知识来比较 和 的大小,从而引出通分的概念。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的“通分”这一课,颇有感触,现提供一小片断,仅借此抛砖引玉。
  一开始上课,教师就开门见山地出示例题:比较 和 的大小。
  师:同学们,这两个分数你会比较出谁大谁小吗?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欢迎提出来!
  学生跃跃欲试,但似乎又有点无从下手。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后,有的已在纸上涂涂写写,过了一会,就有一些学生陆陆续续举手了。
  生1:我是利用线段图来证明 < 。
  生2:我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变成 和 ,
  再进行比较发现 < 。
  生3:我也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但我化的分数是 和 ,
  我认为比生2更简便。
  生4:妈妈已教给我分数化小数的知识了,所以我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就是0.75和0.833。
  生5:我也是用图来比较大小,但不是线段图,而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生9:老师,我是发现 的分子分母都比 大,所以我感觉
   < ,但我也说不出这是为什么。
  生10: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比较分数的大小,这在生活中有用吗?
  教师始料不及学生竟有这么多的答案,更没想到个别学生竟认为比较分数的大小没什么意义和价值。为了要讲解通分的概念,他只好赶紧收网:“刚才老师发现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来比较大小的同学有20多个,我们这节课先来研究这部分同学所用的方法,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叫做通分……”到此为止,费时将近30分钟。
  [案例二]在学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有这么一道组合图形的习题:计算下图的面积。
  以往的教学,教师一般是提醒学生用分割图形的方法来求面积,答案一般只有三种:
  有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各拿一套七巧板,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这个组合图形,结果学生又多了以下几种拼法:
  二、反 思
  1.过多的铺垫只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电影常用蒙太奇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这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大脑容易把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画面不自觉地联系在一起的现象。数学课在新授前一般都安排了复习环节,正是应用了蒙太奇手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自然而然地应用到刚复习的旧知。这种铺垫对于有些课来说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却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案例一的“复习”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学生刚复习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
  知识,所以即使没有教师的暗示,在学生比较 和 的大小时,
  90%的学生还是应用了这两个部分的知识来解答。而当教师把复习部分去掉时,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和求两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
  解答的学生只占了40%,利用图解的占20%,用分数化小数方法的占5%,用剩余量进行比较的占8%……总之,方法多了7、8种,甚至还出现凭直觉来解题的。其实,数学不正是需要这种灵感的火花吗?其中有一些学生对这道题无从下手,老师也给了他们提问题的机会。生10的问题“为什么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它在生活中有用吗?”不正是反映了当前数学教学急需转变的一个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案例二中的授课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七巧板,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竟多了六种分割法,其中第六种的分割法,如果没有七巧板,你会想到吗?
  看来,只要有可能,就尽量不要给学生铺垫,而是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往往出乎意料,让你大吃一惊,甚至自愧不如。
  2.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印象更深刻。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自己发现。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自己去学,启迪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而不是“指导者”。
  案例一若由教师“授之以渔”,所得到的捕鱼方法肯定不过
  两三种,而由于授课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一个“渔场”——比较
  和 的大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结果竟有十几种
  “捕鱼方法”出现。更为可贵的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自觉判断出用什么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更简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优化,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更具有说服力。但遗憾的是,教师最终还是难以摆脱教材的束缚,硬生生把学生扯回到“通分”这个概念上来。
  实际上,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了分析、比较,学会了评价,不断促进自我发展,其间所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是教师讲授能得来的,对他们亦是受益终身。
  三、困 惑
  1.案例一由于授课教师的开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甚至在教师讲解“通分”概念时,有些同学还在小声讨论前面的方法。假如教师继续让学生发表意见,对比较大小的十几种方法进行评价,“通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完成不了。如此,教师在一节课内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节课是失败还是成功?
  2.是否所有的知识都必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什么样的知识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案例一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有了可喜的创造,但授课教师不得不一定程度地限制这种创造,这究竟是教材安排不当,还是这种类型的知识无须让学生亲身体验?案例二虽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其中5种的分割法相对比较复杂,这好像是舍简从繁,那么这样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吗?
其他文献
没有太多的理由,“特点突出、使用方便、时尚流行”就因为这几条简简单单的要素,2002年,不起眼的小小“数码”一眨眼就烘托起了一个持续膨胀中的大市场。赚到了钱的心里高兴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对高考试卷的讲解、剖析、拓展、延伸,使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培养
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保护装置上故障,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就会给变压器造成严的损坏甚至是烧毁,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
《求是学刊》150期大事记 “Seeking academic journals” 150 memorabilia
期刊
新疆众和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暨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开工10月30日,新疆众和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甘泉堡高新区工业园举行。该项目是
【摘要】由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属于地震高发区,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抗震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抗震支吊架的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而且还能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本文将通过对建筑抗震支吊架应用进行分析,进而对建筑工程抗震支吊架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支吊架;施工技术;应用  社会的发展,推动建筑
“九一一”事件爆发后 ,世界局势越来越不安宁。因而 ,为世界和平而奔走的著名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他的和平思想也就备受人们青睐。一、池田大作其人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变化莫测.面对困难和挑战,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作为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骨干力量,积极整合企业资源,提高经济运
高中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活动的,虽然数学思想方法已经引起教师们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系统的进行过思想方法的
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相应的施工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和规范做好事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