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全身18F-FDG PET显像在相同采集时间下采用步进式和连续式进床技术的成像质量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模型和临床研究,比较在大致相同的采集持续时间下采用步进式进床(SS)技术和连续进床(CBM)技术所获全身PET图像的质量。

方法

2种技术均应用相同的体模,即填充18F-脱氧葡萄糖(FDG)溶液的10~37 mm球体,球体与背景放射性比为4∶1。根据日本肿瘤学FDG PET/CT指南,通过视觉评估、对比度百分比(%QH)和背景变异性(%N)来评估重建图像。为评价标准摄取值(SUV)的变异性,对最大SUV和峰值SUV的CV进行检验。将这2个SUV与30 min采集的标准图像的值进行比较,用"%Diff"来评价它们的准确性。在临床研究中,比较2种方法采集的60例患者全身18F-FDG PET/CT图像的肝脏信噪比(SNRliver)、端面CV和两种SUV。

结果

在体模研究中,2种技术的视觉评估和%QH值没有差异,但CBM的%N值明显高于SS,且2个SUV的CV和%Diff略高于SS技术。在临床研究中,尽管CBM图像的端面CV明显低于SS图像,但其SNRliver明显低于SS图像。用Bland-Altman法分析2个SUV,平均差异接近于0,且大多数病灶的SUV在允许的范围内。

结论

CBM的中心平面一致性略低于SS。另外,在体模研究中,CBM的CV和%Diff略高于SS。这些微小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患者的疾病谱、发病率、病死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 426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资料,从中筛选出合并CNS感染患者499例。计算CNS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分析不同CNS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关系及影响住院结局的相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自噬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hydroxy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预处理(hypoxia preconditioning,HPC)对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
目的探讨氯胺酮通过诱导B103细胞自噬产生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B103细胞为实验模型,分别以不同浓度氯胺酮(0、100、200、400 μmol/L)及400 μmol/L氯胺酮+5 mmol/L 3-methyladenine(3-MA)处理后,采用噻唑蓝[3-(4,5-dimenthyl-2-thiazolyl)-2,5-diph
目的在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治疗中,采取反应适应性治疗策略来减少不良反应非常重要,然而关于充分或不充分治疗反应的定义仍存在争议。为确定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PET)预测疾病结局的最佳方法,拟对3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修订的国际协调项目标准(IHP)和Deauville标准对72例HL患儿治疗前基线、治疗中期、治疗结束后的PET显像结果进行解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
目的探讨复发性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显像的关系。方法纳入10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48~89岁),所有患者均为根治手术和(或)激素治疗和(或)放疗后PSA复发的患者。记录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盆腔、腹部和(或)膈上]、骨转移(单处转移、多处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肺、肝、脑等)。结
目的找出可反映宫颈癌亚型不同组织结构的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纹理特征,并对宫颈癌中18F-FDG PET纹理特征的关联性进行视觉评估。方法纳入83例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宫颈癌患者,其中62例鳞状细胞癌(SCC)、21例非鳞状细胞癌(NSCC)。对PET/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从中提取出18个PET放射组学特征,包括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代谢体积(MT
亲碘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典型表现,可用放射性碘对该肿瘤进行有效治疗。在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常采用放射性碘来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对于这类患者主张用最小有效剂量。辅助治疗可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风险,但相关患者的最佳纳入标准及具体治疗剂量尚不清楚。进展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能从最大放射性碘耐受剂量的治疗中获益。筛选适合清甲的患者及其治疗剂量是近期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研发出一些用于治疗碘
目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显像剂在许多正常结构、解剖变异和非前列腺癌组织中有摄取。该研究探讨PSMA靶向显像剂18F-DCFPyL在外周神经节PET显像的摄取频次和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18F-DCFPyL PET/CT显像的患者,包括76例前列腺癌(PCa)男性患者和22名肾细胞癌(RCC)患者(男13例、女9例)。评估颈、星状、腹腔、腰、骶神经节的摄取。记录所有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