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课堂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篮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组合技术。可以说组合技术不高,篮球技术就难以达到高水平。在篮球比赛中大多数技术动作多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有人曾统计,在一场高水平比赛中运用组合技术的次数达330次之多,种数在90种左右。组合技术和组合技术运用效果的好坏是由多因素决定的。就运动员本身而言,有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篮球意识等因素。
  一.现代篮球组合技术运用的定义
  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运用技术动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将两个以上的技术动作组合运用,形成完整的技术动作整体。组合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决于该系统的良性运行。但是也难免出现偏差,造成掌握技术动作的周期延长,技术环节上脱节,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组合技术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现象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靠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篮球教学的特殊性和训练的定向性,对技术动作进行优化配置组合。教师通过合理的组合与有效的运用,来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周期长,运用能力差,技术脱节的缺陷,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较多的技术动作,为通过技术动作的综合运用创造有利条件。
  三.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应用
  篮球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以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为基础的运动条件反射。生理学中的“应激学说”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成“应激—应答—适应”的过程,认为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有“警觉—抵抗—恢复”三个阶段,根据这原理,篮球组合技术应根据“初步掌握阶段—泛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这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
  1为了个人掌握篮球组合技术的教学。
  根据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把简单的动作加以组合,形成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如学生在底线持球向中线运球到二分之一处作转身运球,换手运球到中场,作跨下运球,然后加速运球到罚球线附近作急停跳投。通过这种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的反复练习,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简单的技术动作,为以后学习掌握复杂的、难度高的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场地,把篮球的基本技术科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动作。
  2为了某种战术而进行的篮球组合技术教学。
  篮球运动的魅力在于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NBA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球迷,不仅仅是因为明星们的出色表演,更在于他们心有灵犀的绝妙配合。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当有重点地加强对于学生之间某种固定战术配合的组合技术教学。例如,两个前锋或者两个后卫之间的配合;两个学生一组在底线持球,双手胸前传球到中场,然后一个学生采用侧身跑的技术跑向篮下,另一个学生在接球急停(跳步或跨步)后采用长传球的技术动作将球传给篮下的同学,接球的同学三步上篮,传球的同学跟进抢篮板球。又例如,前锋和中锋之间的配合:前锋在外围拿球准备突破,中锋上前做后掩护或侧掩护,前锋做假动作后向内线突破,这时对方中锋如果过来换防,前锋可以把球传给完成掩护后,后转身向篮下切入的中锋;如果对方没有换防,前锋可以果断地突破上篮。
  四.运用组合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对抗性、多变性、欣赏性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一切攻防技术的运用都是在高速、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对抗,反映着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反映着运动员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时,教师要考虑上述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1提高篮球悟性,形成整体技术观。
  提高悟性,就是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悟性高,就会合理运用技术,临场或课堂和学习应变性强,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运用组合技术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全面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篮球理论水平,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理解篮球运动,使学生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感性认识,来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组合技术形成一种整体观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使学生明白,组合技术的运用,不是单个技术动作简单相加,而是技术动作练合运用的体现。这有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注重教学与训练的双重效应。
  教学与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组合技术运用于训练中,运动员能顺利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运用于教学中,学生基本功相对较差,动作技能学习的顺利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既要考虑教学因素的特殊性和主导性,又要考虑训练的定向性。
  总之,篮球组合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运用篮球组合技术,要考虑篮球技术运用的标准,技术运用的时机,组合技术所在的层次、位置,才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在组合技术训练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结合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训练课程的质量,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更好地控制训练,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尚显不足。因此,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其语文教学的生命线。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小学语文涉及到语文的一些最为基本和简单的知识点,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
【摘要】翻转课堂也称颠到课堂,作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有着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独特优势。近年来,迅速被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认知为又一个重大课堂教学改革的象征性符号受到热捧。然而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中国的热土上能否“开花结果”?唯有冷静的看待、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和理智的选择。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国;问题;理性思考  一、思考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产生于美国的新的教学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培训学生掌握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在WORD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谈谈项目教学法在WORD教学实践过程的体验与反思。  【关键词】计算机 word教学 项目教学法 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大环境的变化,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有些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愈加成熟。项目教学法近些年在教学领域逐渐得到推广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元素。所谓问题感知能力,就是指学生在面对学习材料时,能够从中敏锐地察觉、发现或者提出一些隐含性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前提。学生如果缺乏对问题的实际感知能力,也就无所谓更高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什么实践与创新。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生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要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形成富于变化,活泼有趣、难度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层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成功地创设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学生就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谈谈看法。  一、创设导入新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实践是教学发展的源泉之一,体现教学过程应当从
解读教材文本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但是教材的编写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难免会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让教学陷